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美术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让美术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杨家杖子经济开发区教育
学会2016年交流论文
《让美术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葫芦岛市杨家杖子开发区一中
作者姓名:常爱民
撰写日期:2016.3.29
让美术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葫芦岛市杨家杖子开发区一中常爱民
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发表的一份重要研究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教育应为人的一生幸福作好准备,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这一报告对新世纪教育的使命作了全新的注解,从中不难窥见21世纪教育发展的基本图景。

罗恩菲德说:“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们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目的一项重要目标已达到。

”从这里可以看到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习而是要看到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培养,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品质完善,是否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为了该目标能让学生在学习这种特定活动过程中将知识有机融合,也为新课标更好的实施,本文从(1)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2)将枯燥的知识转变为有趣的游戏(3)与其它学科相结合(4)在教学中关注学生间有交往与合作四方面论述了如何能让美术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的要求。

关键词:美感创造力学习兴趣心理感受交往与合作
一、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其独特的地方,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自己对美的不同追求,就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优点。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美术课上更能体表现出来,每一个学生画出来的想象画都具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

教学过程调动学生一种快乐的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所以我
们在传授知识中特别关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情绪是愉悦的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学习的态度是往积极的一面还是消极的一面,对学习是否充满信心还是垂头丧气,一直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

如:我在上<<情感的记录>>这课时,不急着让学生用什么手段表现自己的情绪,而是先设计有关生活中的兴趣来做抢答问题,调动学生对身边景物的兴趣。

如利用多媒体演示:身边多彩的世界,在用铅笔、钢笔、炭笔、等工具去表现身边的不同物品,也画下他们的色彩,使我们的画面更丰富。

这些景色,让学生回答描绘的是哪些物品。

学生突悟:“平凡”这时又可提出生活中哪些对你最为不能忘怀的。

一时间孩子们兴趣大增;这时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学生在过程中磨练了思维,拓宽了知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爱美术、学美术的热情。

二、知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快乐
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一个欢快的情趣氛围,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引导了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感到快乐中学习快乐中创造,在我们的教学目的得以实现的同时提高情趣。

如:在《花的变化》的教学中,如果用一般的讲解,学生们是很难对知识感受兴趣的投入。

于是我利用花卉装饰变化、丰富变化和构成变化等,花卉装饰变化的目的是是花卉的图形更具装饰的审美性,更适合某种装饰的需要。

实例花卉拿到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再利用多媒体演示花卉的变化美,展示花卉变化的几种手法,夸张变化、丰富变化、多媒体演示孩子们像看魔术演示,兴趣很浓。

这样,学生通过多媒体演示和亲自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如今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使人类的生活越来越丰富,生活中的美也越来越让人们眼花缭乱,学生对这些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该采用何种教学
来完成?高品质课堂指出美术已经不再单一的传统意义上的艺术美,在现实生活中美发现美,寻找美感受来自各个领域的融合。

1、把语文学科与美术的联系
语文学科中的语言环境和理解能力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美术的绘画创作的背景、有很大的帮助。

“文学作品重点诗在画中游,画在诗中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在上<<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时,体会宋代画家崔白的<<双喜图>>时仅就画面内容及意境:描绘的是发生在兔子和鸟儿之间一瞬间的事,如今照相机也不过如此,小鸟和兔子相互呼应的情节生动传神,生于悬崖的梅树倒悬而下,处处都显示萧瑟秋天中由于两个小动物活跃的生机.再有,明代徐渭的《墨葡萄》由画看到、半身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笑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作者以葡萄比喻明珠又把自己比成明珠,除螨激情的水墨葡萄表达自己怀才不遇、身世坎坷的感触。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又可使学生理解画的意境同时又和文学语言有机融合。

2、音乐与美术课堂的联系
音乐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的一种艺术形式,在美术学科中音乐有套多到的融合,古时就有古琴一曲画中游的说法,音乐的情绪感染作用是极其强烈的,它能调动人的情绪反映,在美术课中相应地引用音乐教育将更好地辅助教学。

上欣赏课用到音乐,如在欣赏<<中国花鸟画>>时,一边欣赏画中韵味、境界、情趣,一边欣赏如流水般、私语般、叮咚的琴声;欣赏<<松龄鹤寿图>>时,播放松鹤延年古琴曲,让学生感受古朴的琴韵,同时感受画中意境。

而在我们上其他课是同样可以播放舒缓的乐曲,放松紧张的学习氛围,在愉悦的欢快的情绪中感受绘画带给我们的快乐。

而我们在选择音乐体裁上可以根据我们上课内容选择音乐,技能课上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些欢快的乐曲,在中国画绘画技能训练中我们可以选择古朴的古琴曲,,感受音乐当中的情感。

学生通过音乐的陶冶,把心
中所想、眼中所见都表现出来。

总之,美术课应该尽可能地融合各种艺术形式,充分调动人体的全部感觉器官,从中体会艺术的魅力。

四、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合作与探究
高品质课堂要求我们提供给学生美术活动有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在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感受美,更清楚的明确自己的思想,通过这样的学习,动手性、自主性、不断提炼、锻炼、得到发展。

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发言的机会,使他们都能在群体中各负其责任。

而教师在合作活动中,要深入各个小组,关注学生间的交流状况,鼓励相互间的相互配合加强通过争论形成统一意见,把合作学习应有的价值落在实处。

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在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教学更应该发挥出它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围绕着服务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一重要目标,赋予美术课堂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裴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2、戴立德<“开放式多元角色活动”美术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验>,《中国美术教育》
3、钱初熹<站在21世纪的地平线上>,《中国美术教育》
4、钱初熹<跨越学科界限的美术教育>,《中国美术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