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探讨
开发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的举措,是实践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的一个崭新阵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终身教育的需要。
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数学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地尝试。
那么如何在新的教改形式下实施小学数学数学校本课程呢?经过近三年的大胆探索,我对开发校本课程思路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充分利用校园、班级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
首先注意充分挖掘校园文化资源,营造生机盎然的课程生态环境。
因为人的心理是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体验,人的心理变化、情感变化是直接受到周围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影响的。
因此,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以丰富多彩的育人形式,让学生耳濡目染,体验净化,及时引导他们解惑、明理、进取,对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能力,促进思想道德与心理素质、科研文化、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如我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时,给学生上的第一堂课数学课就是开展活动“走进我们的校园”,我带领他们参观我们的校园,启发学生发现校园的一些数学问题,初步感知分类、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等一些数学知识,同时还对他们进行热爱红旗、热爱校园、爱护花草树木等思想品质的教育。
其次我还充分利用班级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
如利用学习园地展示趣味数学、数字谜语、数学家的故事,利用读书角激发学生的
数学阅读兴趣。
历史上许多数学家都曾在青少年时代受到一些优秀数学书籍的重要影响,不仅从中得到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的熏陶,而且在他们的一生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向学生提供好的课外读物,帮助和鼓励他们积极地阅读,可以使他们开阔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如利用我校编写的数学童话故事《布布岛奇遇记》,该书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将学生的数学题目内容融合进去,使学生有了一定的兴趣和阅读的渴望,还顺利地完成了四年级的发展题教学。
二、充分利用活动课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
数学校本课程的开设要善于吸收活动课、选修课以及兴趣小组活动的经验,同时注意体现学校为本的基本思想,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课程也要酌情增加实践活动,以此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活动能力,扩展学生的视野。
数学活动课,是常规课堂外的课堂,一是让要学生喜欢,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主动、积极地学习;二是要活跃思维,让学生通过活动涉及更多的知识,展开数学思维的翅膀,发展智能并培养创造力;三是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通过感受、实践获得直接经验。
可以通过数学竞赛、快乐数学等形式进行。
三、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多元化的数学校本活动中,我们倡导的动手实践主要是指课外的一些实践活动。
它以调查实践活动、数学园地活动为主,并以此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活动能力,扩展学生的视野。
如:三年级(下)在学习了一些统计知识后我安排了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调查研究有哪些因素对环境会造成污染?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去了解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污染情况,引起学生情感上的震撼,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体现数学课程的人文价值。
四、开发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
1、图书馆。
图书馆作为一种重要的社区文化资源,在开发形式上可以考虑采取学校和图书馆建立联系的做法,实现二者的资源共享;也可以在学校内建立与图书馆的网络联系,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和便捷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2、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的开发在于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在相当程度上突破时空的局限。
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或实验的模拟情境和操作平台,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时、开放,所以可以重复利用网络这一巨大的信息载体,进行小学数学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内容重组。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使学生以独特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也可以在适合自己的时间、地点获得有关学习资料。
3、乡土资源。
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
这些资源可以有选择地进入小学数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成为师生共同建构数学知识的平台。
五、把生活中的游戏带入数学课堂
心理学研究表明:促进人的素质和个性发展的最重要途径是实践活动。
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校本活动中可以把课本的知识转化成“玩”的活动,也可以把日常生活或是科普读物中的游戏和学生一起玩,体会其中数学的奥妙,在适应和满足儿童的天性的同时获得了数学知识和方法。
魏书生有句名言:每件事都有一百种做法,只要我们不断思考,大胆尝试,总能够想出好方法的。
数学课堂教学主要是学习课本知识,我们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创设情景。
其实游戏未尝不可以成为课本知识的载体,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智慧。
如:我在上小学三年级(下)《解决问题》一课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活动“学当家”虚拟的活动场所是当地出名的一个超市,这个活动十分突出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每一位学生都经历用规定的金额选购物品的活动过程从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也从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总之,通过小学数学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的利用,我们老师课程资源意识增强了,学生们更是在数学校本活动中学习,在互动中交流,让学生从课堂教学向学习生活、社会生活、自我生活延伸。
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