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图表与文字转换图文转换既有图表,又有漫画,图示的考查范围、设题方式与近几年基本相同。
湖南卷将图画与大作文联系起来考查,也是一种新颖的方式。
选材上特别重视时事热点,最新数字统计类。
要提醒的问题是:对于试题题型、分值基本稳定,而考点却不固定,实行轮考这一点,要求在复习时要全面系统,对于表格中未考的考点应给予足够重视,因为这些考点可能成为2017年高考的特殊关注点。
由于语言运用题的实用性、通用性的特点,备考中要采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法,可借鉴其他省份试卷中优秀的语言运用试题。
一、解题指津(一)表文转换类解题技巧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
2.仔细读图,捕捉信息。
仔细地认读图表,全面准确地捕捉信息。
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含的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
具体而言,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
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遗漏信息。
3.整体了解,重视变化。
应当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把握住它的大主题,同时要特别重视数据的变化,数据变化往往说明这可能正是该材料的重要之处,可能就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4.细节提示,留心注意。
图表中的一些细节,往往有提示作用。
一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表达方式转换题,题干中往往有“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出来”等标志性词语。
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内容,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包含的信息。
二要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通常是句式表达的要求(单句还是复句)和字数的限制。
三要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如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
5.简明扼要,归纳概括。
解答这类问题的共同点是简明扼要地归纳概括,解答前通过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关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
例如:今年4月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就全球粮食价格飙升可能引发的后果发出预警。
阅读下面图表,请你就我国粮食问题写一条宣传标语。
(16字以内)【答案】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
保护耕地,珍惜粮食。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杜绝耕地抛荒,禁止滥占土地。
粮食安全问题应当警钟长鸣。
(二)图文转换类解题技巧1.漫画类漫画一般由标题、画面、寓意三部分组成,标题和画面是显性的信息,而寓意则是隐性的信息。
漫画类解题技巧有:(1)看漫画中的人、物、行为、关系、方式等。
(2)要看产生了什么结果、结论或状态。
(3)思考产生的原因及揣摩人物的心理。
(4)能预示结果,概括时注意不遗漏。
在概括寓意时要注意:漫画的目的主要是讽喻现实问题,所以很可能要选用讽刺、批判、告诫等含义的词语。
例如: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写一段文字。
雷锋难当概括说明画面主要内容。
揭示漫画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答案】画面中一人想学雷锋,说“我来帮你提行李”,另一个带着许多行李包的人心里有阴影(云):“好心人?坏人?”画题为《雷锋难当》。
反映了社会上可能有坏人行骗导致助人为乐者常被受助者怀疑(受助者不相信助人为乐者)的现象。
2.徽标类(1)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
(2)说明(介绍)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
(3)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想象。
例如:下图是第八届中国艺术节节徽。
该图案以编钟为主体,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又体现了举办地湖北深厚的文化底蕴。
下方的波浪既是象征湖北云梦水泽地域特色的传统云水纹饰,又是象征吉祥如意的祥云,形似一个横着的阿拉伯数字“8”。
中间的圆形图案是中国艺术节节徽,是每一届艺术节设计节徽时必须采用的。
请结合节徽图案的含义,为“八艺节”主会场拟一副对联。
平仄不作要求,不超过30字。
【答案】示例:祥云朵朵,楚韵荆风迎宾客;编钟声声,高山流水觅知音。
二、易错提示(一)信息归结多余、遗漏或无中生有。
例如:给下面这组漫画配上一个恰当的标题,并分别解说每幅画面。
要求:标题不得为“无题”,画面解说应符合情境,每幅画面的解说不得超过12字。
有的考生做出了这样的【答案】:“①一个人向倒放的钉耙走来;②他被踩翻的钉耙柄打了一下;③他舞动铁锤将耙柄钉在地面;④他继续前行,钉耙仍倒放在地。
”【答案】没有拟出标题。
从大的方面来说,这样写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仔细想想,它之所以没有写出标题,问题出在还有一些信息没有归纳到,而本应省略的信息又出现在【答案】里。
即图中的第一幅图的那个人是把铁锤拿在手上的,也就是说,他原本是想去解决这个问题的,但是中途却出现了意外,他一气之下,就用钉子把钉耙钉在地上,以为这样就把问题解决了。
其实问题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因为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正因为信息归纳的多余或信息的遗漏,所以归纳不出标题,也就是没有看懂漫画的真实讽喻意义。
【答案】题目:钉耙。
画面①:路上遭遇一钉耙。
画面②:一不小心挨了砸。
画面③:拿出钉子钉了耙。
画面④:但愿不再把人砸。
(二)信息推断错误。
信息推断的失误,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看懂图表。
如上述的例题所述的提供不出标题,就是因为推断时综合不了图表的所有信息而无法定夺并导致推断错误。
(三)【答案】表述啰嗦。
图表转换题最难最关键的就是怎样选用语言来组织【答案】。
学生往往不注意题目要求,或一五一十地把图表内容全都说明出来,其中夹杂很多数据,语言不简练,思路不清晰;或过于笼统,不得要领甚至不着边际,但前者情况较普遍。
如对坐标曲线图的分析,学生时而以年份为主,时而以产量或发展状况为主,时而把两者交织在一起分析;又如对复杂表格的分析,不能片面就一个角度来展开,要综合分析三个维度:横向角度、纵向角度、斜向角度。
总之,【答案】组织表述要全面准确反映图表信息,符合题干的要求。
(四)表达出现语病。
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
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有“近一半”“大部分”“绝大多数”“所有”“约几成”等。
总之,要根据图表数据变化规律来选用词语表达。
【方法技巧探究】1.表格数据题(1)认真审题,读懂题意。
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注意题干中句式表达和字数的限制。
有的题目还限定了以某个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类似句子的重组题,有的则要求续写,故应注意题目要求。
(2)分析图表,捕捉信息。
对图表考生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包含的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
提取信息要全面而准确。
关注图表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
具体而言,观察表格要兼顾各个要素,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逻辑顺序等。
读图表不能顾此失彼,遗漏信息。
(3)明确要求,规范答题。
采用规范的说明语言,对说明对象进行准确、简明、平实、清晰的说明。
2.徽标题徽标,即徽记、标志,它不是一般的图表,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练,蕴含着丰富的寓意。
因此,解读徽标,一定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才能真正把握其内涵。
解题技巧有:(1)读懂文字,抓住主体。
一般来说,在徽标中总会有一些文字,说明这个徽标是什么组织、什么行业的,或是用于什么活动的。
如果搞不清楚这一点,【答案】往往会离题万里。
(2)仔细观察,领会意图。
新颖的徽标往往通过独特的设计来激发人们的联想,让人会心一笑。
理解这些独特设计的意图,对于解题大有帮助。
(3)善于联想,理解变形。
很多徽标都对汉字、英文字母作了抽象化的变形。
这些变形非常美妙,富有动感,寓意深刻。
扣住徽标主题,通过联想,揣摩活动的名称、内容,就能把握这些汉字、英文字母的变体所包含的寓意。
3.漫画题(1)细读“画中画”。
看清主体、背景及其关系;抓住关键——夸张处的弦外音,细节表达的真正意图。
(2)读懂“画外话”。
①找出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
②类比联想——从画面延伸到生活。
(3)写出“画中意”。
漫画内容往往影射社会生活中的人或现象,应根据现实生活作合理的类比联想,在挖掘画面形象的隐含信息后准确表述,整理成文。
(4)规范表述【答案】注意点。
①描述画面类。
描述画面,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
描述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上的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
画面上有什么就描述什么,不要加入自己的看法,不宜进行想象虚构,只需把漫画内容客观地描述出来。
②概括内容类。
要做到语言简明,要揭示画面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
③归纳寓意类。
表达要简洁明了,像广告词那样,朗朗上口;含义囊括所有画面,不丢三落四;不就事论事,应从人的角度(道德、品质、环保等)进行思考。
语言简明,措辞要讲究,一般可选用“反映”“讽刺”“揭露”“批评”等词语作为概括寓意的谓语中心词。
④拟写标题类。
要紧扣画面内容或寓意拟写。
一般可采用中心事件描述法、引用画中人物语言法、比喻法等拟写标题。
【答题建模】1.答题要领(1)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
如表达方式转换题,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出来”“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
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比较、分析,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所包含的信息;而在信息推断题的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该图表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
(2)要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
一是句式的限制,用单句表达只能含有一组主谓宾成分,用复句要标明句间的逻辑关系;二是字数的限制,在表达时尽量不要超出字数限制范围。
(3)注意表述中不能出现语病。
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如表明增长趋势的,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但其后不能用倍数。
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约50% )”“大部分(比例在55%—70%之间)”“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
总之,要根据图表数据变化规律来选用词语解答。
2.答题步骤(1)明确试题指向。
图文转换类试题一般有三种命题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