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源县人民政府关于城市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2012年4月20日)尊敬的张主席、各位政协常委、委员: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涞源县人民政府对各位政协常委、委员对我县城市管理工作给予的关注表示衷心的感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助推旅游城市建设,以“洁、亮、绿、畅”的城市形象迎接白石山景区“五一”开园,不仅是县政府从城市建设的战略高度提出的任务目标,也是各位政协常委、委员鼎力支持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具体期望。
几年来,我县紧紧围绕“畅通、靓丽、文明、和谐”的城市管理目标,牢固树立“建管并重、重在管理”的城市管理理念,抓住影响城市形象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效能,努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具体情况如下:一、创造性成立城市管理机构为加强城市管理,县政府出资3000万元设立“城市管理专项资金”,于2011年4月1日从住建、国土、工商、交通、电力、交警、市场建设服务中心等部门抽调16名工作人员,成立了“涞源县城市综合管理督查办公室”,在城区国土资源所集中办公,重点对城区范围内主要道路、沿街商铺、小街小巷和国省干道两侧影响市容的现象及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等不法行为进行不定期督查,全面整治城市中不文明现象。
自办公室成立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执法车辆70余台次,共清除野广告500 处,牌匾270块,查扣违章停车200余起,清理占道经营150余户,市容市貌得到了有效整治;深入开展“利剑”行动,共拆除房屋70余间,房台子476处,约5万平方米;2012年4月18日,针对2011年卫拍整改工作进行督察,拆除滨湖新区范围内违法建筑5处、神山新区及周边范围内违法建筑12处、石李湾河道内违法建筑7处,这些活动的开展,对违法行为进行了有力打击和有效遏制。
二、扎实开展城市管理重点工作(一)大力实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脏、乱、差”现象是影响我县城市形象和品位提升的重要因素。
为净化城市环境,我们出重拳、用狠招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着力改善城市面貌。
一是集中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县上下齐动员,深入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大力开展了城区环境卫生整治、河道治理、背街小巷治理、城乡结合部治脏、市容市貌整治、交通秩序整治等工程,共计出动车辆90多辆次,清理河道1400余米,治理垃圾池120余处,清理垃圾5200立方,清扫道路40余公里,新购进高标准垃圾箱4个,更换果皮箱32个,美化垃圾箱、果皮箱111个,清理野广告1000余处,清理法轮功非法张贴物368处,清理不规范牌匾228处,拆除违章临建17处,治理店外经营和占道摆摊设点306处,并对县城28处建筑工地围挡2400米,对县城两个转盘进行了维修粉刷。
通过整治城市环境卫生得到了极大改观,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城市形象得到了极大提升。
二是探索建立环境卫生长效机制。
通过开展整治活动,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任务,重点区域做到16小时以上保洁;对环卫队伍实行目标量化管理,分片包段责任到人。
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纳入考核范围,狠抓落实,积极探索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改变城市街道脏乱差的现象,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树立良好城市形象。
(二)大力开展城市交通秩序治理针对影响交通秩序的突出问题,以“疏堵结合、标本兼治”为原则,多措并举,向城市交通不文明现象“亮剑”。
一是突出一个“治”字,混乱现象明显改善。
采取路面执法与暗查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对县城不文明行车行为进行了集中治理,共查处无牌无证19起,乱停乱放642起,酒后驾驶30起,超员载客、农用车载人66起,闯红灯58起。
通过集中整治活动,取得了事故下降、道路畅通、交通有序的阶段性成果,城区交通秩序得到明显改观。
二是突出一个“育”字,交通意识明显增强。
整治是手段,教育为目的。
通过组织违章司机参加交通安全培训,以提高其职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同时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规范行车的强大声势,在全县营造“顺畅交通、和谐交通、文明交通”的良好氛围。
三是突出一个“管”字,长效机制逐步完善。
为实现出租汽车和城市公交的和谐运营,交运局完善《涞源县出租汽车和城市公交管理办法》,把在整治中解决城市交通环境问题行之有效的做法,固化为长期坚持的管理制度,建立一套行业依法监管、企业主体责任、工作落实到位、管理有章可循的长效运行机制。
(三)大力实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一是实施县城亮化工程。
以提升城市亮化档次为目标,以加快城区主要街路、区域、节点、设施景观亮化建设步伐为重点,聘请有资质的亮化设计单位,确定了以“两街两路”(广昌大街、百泉路、广平大街、开源路)为中心的亮化实施方案,根据商业楼、办公楼、住宅楼等不同楼体的实际应用性质,采用金黄色为主色调,暖白色、淡蓝色、外控七彩为辅,打造外勾轮廓,内秀楼顶的涞源特色。
目前已完成广平大街31座楼体亮化任务,共安装各样式彩灯、轮廓灯、射灯、装饰灯46300座。
预计“五一”前其它亮化任务全部完成,届时县城主要道路将呈现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以绚丽多彩的城市夜景,迎接八方游客的到来。
二是实施县城绿化工程。
为全面完成创建省级园林县城的目标,制定了《涞源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实施方案》,确定实施“一公园、两游园、两广场、两街口、五绿地”的街景绿点园林绿化工程。
在绿化上聘请有资质的园林绿化单位,实行设计、栽植、养护,一包三年的绿化工作机制,本周开始对广平大街、百泉路、泉坊转盘、高速路口、烟墩山公园、拒马源广场等重点部位实施绿化,确保达到省级园林城市创建验收标准。
三、存在问题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县城市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城市管理的长效化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二是执法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三是城市管理的社会参与程度和认知度不高。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一)完善机制。
一是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使之更具操作性;二是开展执法队员轮训制度,提高执法队伍的业务水平;三是完善考核制度,激发工作活力;四是完善监督机制,切实提高执法意识。
(二)协调联动。
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树立“一盘棋”思想,既要完成好各自承担的任务,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协同作战,形成合力。
(三)全民参与。
以提升市民素质为重点,有针对地开展宣传活动,积极向市民宣传城市管理的法规政策,教育引导群众提高城市意识、市民意识和文明意识,形成城市管理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
张主席、各位政协常委、委员,我们将以此次视察活动为契机,认真听取各位的意见和建议,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改进,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以全新的理念和超强的举措,努力把涞源的城市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以上报告,不妥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篇二:红山区城管局2011年汇报材料(左旗) 红山区城管局汇报材料红山区城市市容环境管理局(简称红山区城管局)成立于2006年4月,是区委、政府基于城市管理工作“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为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按照“建管分离”的原则,将具有公共事务管理与行政执法职能的原城建监察管理处和环境卫生管理处从建设局中分离出来,合并组建的正科级一级事业局。
城管局的成立,初步构建了“大城管”的城市管理格局,对于整合行政管理资源、规范城区市容卫生秩序、改善城市整体形象、打造整洁有序的城区环境、促进城区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建局以来,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树立新城管、新形象和创造和谐城管环境为重点,以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为目标,充分发扬“团结求实、敬业奉献、作风顽强、争创一流”的红山城管精神,无论是城管执法还是环卫作业,无论是社会层面还是队伍内部,无论是工作质量还是工作效率均有了初步的可喜的变化。
现将本局基本情况及工作脉络汇报如下:一、自然情况(一)现有人员城管局系统现有人员共1948人。
其中:正式职工397人(执法岗163人)、临时工1381人,离退休人员170人。
现有领导6人(局长1人、书记兼副局长1人、副局长3人、总工程师1人)。
(二)机构设臵城管局内设9个股室: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财务审计股、工会、人事股、督察管理股、设施设备股、法制室、城管110监控指挥中心,现有机关干部29人。
下设机构13个:城管监察大队(内设4个中队、1个工业园区中队)、环卫清洁一大队、环卫清洁二大队、环卫清洁三大队、环卫清洁四大队、自行车管理所、垃圾处理中心、渣土管理站、环卫科研所、生活垃圾有偿服务收费办公室、南山粪便处理厂、牌匾中队、“牛皮癣“治理中队。
相关部门派驻机构2个:红山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城管治安中队,现有干警4人,协警2人;红山工商分局驻城管工商所,现有工商执法人员6人。
(三)管理范围和工作职责按照赤红党发[2007]12号《关于进一步明确有关部门城市管理职责的通知》和赤红党发[2007]13号《关于进一步强化镇(办)街道办事处城市管理职责的通知》两份文件精神。
城管局的管理范围是红山城区主街路、部分次街路及文化广场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及监察。
其它次街路、小街、小巷、小区内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及监察由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或物业公司负责。
依据国家、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有关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规定,城管局日常管理职责:1、市容管理(1)对户外牌匾、标识的设臵进行审查、监督和管理。
(2)清理职责范围内的乱写、乱画、乱贴、乱挂、乱堆、乱放,查处私设彩虹门、演出台、展示台等宣传设施及私自开展商业宣传活动。
(3)查处职责范围内的违章占道、店外经营、店外加工作业、游商散贩,管理城管局自设的夜市。
(4)负责部分主要街路和重要公共场所门前的自行车摆放秩序管理。
2、环境卫生管理(1)负责主要街路和部分次街路的清扫、保洁;对生活垃圾进行清运、处理;对公厕进行清掏、保洁管理;对建筑垃圾和渣土排放进行审批、消纳处理。
(2)查处沿街乱倒垃圾、运输车辆泄露遗撒等影响环境卫生的行为。
二、设施设备情况1、公共厕所城管局现管理的公共厕所共148座,其中旱厕92座,水厕56座,水冲式公厕占目前现存公厕总数的38%。
2、垃圾转运设施城区内共有垃圾转运设施74处,其中地坑式垃圾转运点36座,垃圾房29座、吊装式垃圾转运站2座,压缩式垃圾转运站7座。
3、环卫作业车辆①从事垃圾转运作业的车辆共计36台,其中垃圾转运车10台、摆臂式垃圾运输车10台、装载机1台、自卸式垃圾运输车8台、垃圾压缩车6台。
其中已经达到报废年限仍然运行使用的13台。
②从事粪便运输作业的车辆共计13台,其中五吨吸粪罐车5台、三吨粪便运输车6台、高压清洗车2台(其中1台超过报废年限)。
③洒水车2台、道路清扫车2台。
④垃圾填埋作业设备有推土机2台、装载机1台、压实机1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