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装配式箱型构件预制施工方案

装配式箱型构件预制施工方案

装配式箱型构件预制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5.滁淮高速定长段小构预制标工程招投标文件;6.滁淮高速定长段小构预制标施工设计图纸及其他相关文件。

二、编制原则及目的1.合理配置资源,确保满足工程需要。

以优质,高效,快速施工为目的,进行机械设备配置,合理配置施工队伍,组织工程材料供应。

2.以“突出重点,统筹安排”的原则。

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组织连续均衡施工,做好工序衔接,确保提前完成工程建设。

3.突出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以提高施工水平为原则。

积极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提高施工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做到优质,快速,安全,高效的完成标段工程。

4.坚持遵循ISO2000标准,优质、高效、重信、守诚,严格执行国家和交通部现行的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全线整体创优规范要求。

5.坚持施工过程严格管理的原则。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指令。

6.突出综合管理和专业化施工相结合的原则,以专业化作业队作为实施主体,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机器设备的优势利用综合管理手段,达到优质、高效地完成本施工项目。

三、工程概况本标段装配式箱型涵洞、通道共计210道,其中装配式箱型涵洞9道、箱型通道201道。

合同工期为18个月:其中装配式箱型涵洞及通道预制工期为9个月。

工程数量明细表四、施工部署1.施工安排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我项目部箱涵预制计划施工日期为:2015年10月20日至2016年7月20日,总工期:270天。

2.施工组织机构为保证本工程的顺利实施,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按照职能明确、精干实效、运转灵活、指挥有力的原则,组建本标段施工组织机构,全面负责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工作。

见下图《施工组织机构框图》:施工组织机构框图3.人员配置及安排主要管理人员配备及分工班组配置计划4.施工机械情况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5.施工场地安排及布置装配式箱型构件直接在规划的预制场地上集中制作,以满足集中预制要求。

整个预制场地全部进行砼硬化,硬化结构层为全部采用40cm山皮石+20cm碎石+20cmC25砼硬化。

每个构件施工前按照布置图在实地放出大样,用墨线标记,模板安装时即可根据放出的大样进行安装,场地硬化按照招标文件要求采用灰土处理,铺设碎石及砼硬化。

装配式箱型涵洞、通道预制区全长280m*宽22m,北侧130m 为预制生产区,南侧150m为成品存放区,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箱涵预制区钢模摆放布置图》。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页脚内容箱涵预制区钢模摆放布置图页脚内容关于国家级工法五、 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1.施工工艺流程模板組拼、外模安装、涂刷脱模剂→钢筋制作→龙门吊安装钢筋笼(含预埋件安设、保护层安装)→内侧模板安装→砼运输→龙门吊吊砼入模→砼浇筑→抹面、蒸汽养生→脱模、标记→拆除内模、外模→构件用龙门吊运至存放区→喷淋养护→出场。

箱型预制构件施工工艺流程图废弃2.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要点 2.1 模板安装与拆卸2.1.1模板的制作要求1)模板采用工厂加工定型钢模板,在现场拼装,每一面均是一块整体钢模,表面进行特殊处理,满足光洁度要求;整体安装后带线调整线型,满足构件几何尺寸;模板拼缝进行特殊处理,模板拼缝用软泡沫止水,防止漏浆,并保证接缝平整度;2)本工程全部采用大型钢模板,模板要平直,转角要光滑,焊缝要平顺,为此模板应采用满焊,焊缝应打光磨平;模板螺栓孔的配合要准确,在组装模板时,相对位置要准确,焊缝要平顺;拐角模板、底模要平整,预留孔的位置要准确;3)各种模板应根据结构特点和荷载进行模板设计,分别验算强度、刚度及稳定性;2.1.2模板的安装1)模板的安装与钢筋工作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

一般是在底模平整,钢筋骨架安装后,安装内模和外模,也可先安装内模后安装外模,另外,要谨防人工操作引起的模板变形。

2)模板安装的精度要高于预制构件精度要求。

每次模板安装完成后需通过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

模板的精度要求,须满足施工规范及图纸说明中的有关规定。

为了保护模板方便拆模,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整体移动内模及外模与混凝土接触面,在使用前要涂抹色拉油或使用其他措施处理。

3)模板安装的基本要求:板面之间平整,接线严密、不漏浆,保证结构物外露面美观,线条流畅,部分板缝采用泡沫剂处理;4)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平面位置、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2.1.3模板的拆除拆模好坏涉及到预制构件的质量和模板周转使用。

非承重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一般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时方可拆除侧模板。

吊移存放。

模板离开构件后,仍需多移出一定的空隙再起吊,以免起吊时构件和模板碰撞,然后吊运到存放处,清洗、维修、涂油保养供下次使用。

2.2钢筋加工制作构件的主要钢筋骨架全部采用先制模后批量加工的方法,根据图纸给出的尺寸用钢料焊接拼装出钢筋骨架的胎模,骨架半成品的加工直接在胎模上完成,骨架纵横筋、箍筋、架立筋之间的连接采用点焊连接。

钢筋的加工工艺符合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各项要求。

1)钢筋规格、等级、钢种符合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2)钢筋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将表面油渍、漆皮等清除干净;3)钢筋使用前调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采用调直机调直;4)钢筋存放、下料和加工场地进行硬化,钢筋存放时用砖墙垫高30cm,以防污染。

5)钢筋骨架安装,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保护层垫块采用梅花形高强度砂浆垫块;6)在砼浇筑之前,钢筋作为隐蔽工程,必须按隐蔽工程的检查报验要求,进行验收。

2.3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振捣及养护措施根据构件施工工程量及施工特点,配备一套HZSS75型拌和站。

1)砼拌和之前,对拌和楼及各种计量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及标定,以确保计量准确;2)测量各种骨料含水量,调整施工配合比;3)保证砼拌和有足够的时间,确保砼拌和物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4)砼运输采用砼罐车运输,运输能力适应砼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混凝土运送到预制现场后暂用汽车吊入模,正常生产后用龙门吊将储料料斗起吊放料进行浇筑;5)砼浇筑的工艺要求:①砼浇筑之前检查砼的均匀性和坍落度等性能指标;②由高处倾倒砼时,防止砼离析;③按30cm厚度、顺方向进行分层浇筑;④浇筑构件时,以采用直径30#及50#插入振捣;⑤插入振捣时,振捣棒插入间距应为30cm,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要插到下层混凝土中5~10cm,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的均匀,注意振捣时振捣棒离模板不小于5cm,不要损伤模板。

6)砼浇筑后,气温较低时,砼浇筑结束后立即蒸汽养护7~8h 方可拆模、吊装移运。

蒸汽养生设备主要有工业锅炉(2T),并采用篷布进行覆盖,由锅炉房生产蒸汽,通过在预制场门吊内侧预先埋设的蒸汽管道输送到预制构件处。

充入蒸气养护时,控制蒸气温度,由低温到高温逐步升温,温度提升后保持恒温6h。

按照规范规定,升温速度控制在10度/小时,降温速度控制在5度/小时,最高温度控制在85度。

蒸养时砼试块要做同条件养护,按照同类构件养生的时间确定:5h一组、6h一组、7h一组、8h一组分别测定其蒸养强度,供构件起吊使用且按照规范要求留取7d和28d标养试件,同时测定其蒸气养生的温度,按照每30分钟测定一次,并做好记录。

7)复检保护层垫块是否满足预设要求,并牢固可靠。

检查预埋件位置是否正确等。

2.4成品构件的堆放与养生成品构件由吊装龙门吊运至构件存放区,箱式成品构件采用双层堆放,上下两层用木方隔开,构件水平间距0.5m,整体预制的构件单体排列,分成两半预制的构件间隔0.3m对面咬合排列。

六、构件质量控制标准允许偏差及实测项目七、预制构件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一)管理通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1.质量责任制不明确、落实不到位1)原因分析①质量责任划分未覆盖到所有施工内容;②部分关键工序质量责任人未落实;③质量责任奖惩不落实;④部分人员缺乏培训,质量责任意识薄弱。

2)预防措施①实行质量责任制,将质量责任层层落实到位;②建立质量责任奖惩制度,实行奖罚分明;③定期开展混凝土工程质量专题培训。

2.设计管理不到位1)原因分析①施工图审查不够细致;②设计及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不到位;③设计变更手续办理不及时。

2)预防措施①在施工图发放以后,认真审查图纸,并多人进行复核,确保不遗漏、不出错。

汇总有问题的项目,上报设计院进行答疑;②在工程开展时,及时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③及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3.试验检测及管理工作不规范1)原因分析①原材料和实体质量技术指标内容未检、漏检或检测频率不足;②检测设备或仪器不满足试验要求;③试验检测适用标准错误;④试验台帐建立不完善或台帐不能与报告相符;⑤标养室设施、试块养护不能满足规范要求;⑥委托试验管理不规范;⑦试验人员数量、资质不能满足规定要求;⑧试验检测原始资料记录、签认不规范。

2)预防措施①原材料和实体质量技术指标必须认真检查,凡未检、漏检或检测频率不足的,必须进行经济处罚。

定期抽查原材料的检测频率;②检测设备或仪器按项目投标进行配置,所增加的项目及时配置设备或仪器,达到满足试验要求为止;③试验检测适用标准要配备完善,有新标准时及时更换并同时作废旧标准,防止错用或漏用;④及时建立试验台帐并完善,台帐要与报告相符;⑤标养室设施、试块养护要按双标要求进行标准化建设,并满足规范要求;⑥委托试验管理要规范,送检到具有CMA证章,并有其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检测;⑦试验人员的配备一定要满足试验需求,试验资质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要委托有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检测;⑧试验检测原始资料记录、签认要规范,由专人制定统一格式,规范签认标准用语。

4.合同有关质量条款履约不到位1)原因分析①主要管理、技术人员变更手续不完善;②变更后的人员数量、资质、职称低于合同规定;③主要管理、技术人员不能保持相对稳定。

2)预防措施①主要管理、技术人员不得随意变更,要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变更手续要建立完善;②变更后的人员数量、资质、职称不得低于合同规定,根据施工情况有必要时还需增加人员;③主要管理、技术人员一定要保持相对稳定,不能保持相对稳定找公司协调处理。

5.质量隐患或质量问题处理不规范1)原因分析①对质量隐患或质量问题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到位;②整改结果不够明确,未附相应证明材料;③出现质量事故未及时按规定报告和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