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常常为学生的内容空洞、贫乏无味、词不达意、思维混乱而伤透脑筋;学生则为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或无处着手感到头痛,这些问题的存在,促使老师们必须不断地探索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消除小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因素。
我觉得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有以下一些基本途径: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一旦对作文产生兴趣,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写作文,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成功的向导。
如何激发兴趣呢?
(一)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
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
如根据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写一篇作文,我们可以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
游戏后组织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
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
(二)以成功的喜悦,激发欲望。
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
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在实践中具体做好以下:首先用肯定给与自信心。
小作者的作文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小作者的眼睛一亮,神情高兴。
哪怕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差生的作文兴趣。
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
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目标。
二、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的积累丰富了,话语就会如不绝的清水从他们的心泉中哗哗流淌,充满灵性的语言就会像朵朵闪亮的浪花不断掀起,作文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学会观察,养成习惯。
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不计其数的新鲜事,但许多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要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时调动一切感官,充分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进行细致的观察,对观察现象,多想、多问、多分析,觉得有收获的就记下来,从而使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积累写作素材。
1、媒体再现情境。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的形象性、可控性和再现性的特点,将实物、录音、图片、投影、电脑、录象等多媒体组合运用,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和分析。
这样,利用媒体再现情境,有助于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吸取营养,积累素材,更
有助于克服传统作文训练单调、枯燥的弊端。
2、组织学生多参加活动。
对于没有什么可写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相对单调乏味。
比如星期天的生活或是补习功课,或是看电视,很少有别的内容。
自然当他们面对《我的星期天》一类的作文时便觉得很头疼,即使写下来也是一本流水帐。
这个时候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好活动的特点,要有目的的、有计划、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参观居民区、自选商店。
参加田径运动会、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等等等,让学生在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中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更多的吸收感性信息,从而为作文训练好作铺垫。
(二)在课堂上让学生即兴发言。
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不拘一格。
如:今天早上来到学校的路上遇见什么或昨天晚上家里发生什么事等等。
当然说话训练必须遵循从易到难,由潜入深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引导学生多练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要写好作文,秘诀就是多练。
现在,很多孩子都有一种惰性,这种惰性是练好作文的致命伤。
所以要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多练。
新大纲对习作的总要求是:“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的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的标点符号。
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
”如何引导“练”呢?
首先,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新鲜事,对此我们要善于做生活笔记。
茅盾告诉我们:“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枝笔跟一本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士兵似的警觉,把你的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
”在训练时,要积极引导捕捉所看、所见、所做、所感,如四季的景色、田间的庄稼、使用的家具、参与的农活、山中的花草树木、自然中的鸟兽鱼虫、来往的亲戚朋友...身边的人、事、景、物无处不有,关键是要观察分析,也要多练。
作文说的就是真人真事,写的就是真实情感,但平时在文中,有时为了完成任务胡编乱造,或抄袭他人,或无病呻吟,这些都成了作文的一纸谎言。
所以在练中要养成说真话,写真实的习惯,要踏踏实实的写。
(一)摘抄。
教师应倡导学生将课外读物中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内容摘抄下来。
长期坚持,写作技巧也会日益丰富,作文就能灵活运用,把别人的东西灵活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二)写日记。
写日记有助于提高学会的写作水平。
孩子们观察多了,如果把自己感兴趣的事记到日记里,那就会为以后的作文积累素材。
因为最感兴趣的事是孩子观察最细、思考最多、体验最丰富的事。
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坚持写日记,不要敷衍了事。
我们要引导他们写出有价值的日记,杜绝平平浅浅的流水帐式的日记。
不少学生借助日记的帮助,作文能力明显提高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以寻求更适合学
生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