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1章 大众心理

第11章 大众心理


• 客观因素
– 正常信息渠道受阻,或缺乏信息、信息不清(流言 弥补空白)
– 社会巨变或出现天灾人祸(不知所措时容易接受流 言)
47
(二)流言的传播特点及影响
• 削平(一般化):将获得的信息重新组织 使之更易于向别人传播。
• 磨尖(强调化):断章取义或取舍补充, 使使某部分突出。 • 同化(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进行润色): 添油加醋、添枝加叶。
(一)暗示
4、反暗示:无意反暗示和有意反暗示
7
第二节 暗示
影响暗示效果的因素
受暗示者的年龄与性别 受暗示者的心理状态 团体影响 暗示者的影响力 信息的特点
8
(二)模仿
有意或无意对某种刺激作出类似反应的 行为方式。 ——无意识模仿 ——有意识模仿
9
塔德的模仿律
下降律:下层阶级模仿上层阶级的倾向。
42
(五)时尚的心理机制
– – – 标新立异:求新、好奇、冒险、自我表现 从众与模仿 好奇心的驱使
• 追求时尚的人大多思想开放、活跃、好奇心 和求知欲强,个性独立、有较强的自尊心。
43
三、流言
在社会大众中相互传播的关于人或事
的不确切的无根据的信息。
“流言,无根之言,如水之流自
彼而至此也。”
44
(一)流言的传播条件
39
(三)时尚的特点
1、与社会物质生产水平和文化程度的提高成正比
反传统性与入时性的统一
2、遵循“新奇”原则
开始时以与众不同的新奇形式和方法出现,是立异性与求同性的统一
3、遵循“从众原则”
是人们寻求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安全感的表现
4、遵循“价值原则”
通过对时尚的追求,体现和展示自身的价值,是奢侈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48
(三)如何制止流言
• 对个人的影响:作为一种社会情境,流言对个人发生直 接的刺激作用。经过传播会成为社会心理环境。 • 对群体、社会的影响:经过传播会成为社会心理环境, 不仅成为流言的温床,而且影响人们的判断,造成认识 混乱、行为偏离。影响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影响正常的 社会生活及人们身心健康。
• 其中舆论领袖可以稳定、强化受众的态度,产生的作用
54
(四)舆论的作用
制约与监督作用
方向指引作用
宣传与鼓动作用
55
30
走红原因
• 有心理专家说,“犀利哥”出名,不排除 一部分人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甚至 也有一部分人是带着厌恶和攻击的情绪来炒作 这件事。 • 鲁迅先生很早也说过,中国人爱凑热闹,或许 是这样的民族特性,推动着我们追捧新奇事物, 搞怪人物,低俗文化等等。但是这种猎奇心态, 其实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的存在,让兽兽门事 件,凤姐走红等搞怪,低俗文化大肆传播实际 上,你我,他就是这个现象的推动者。

2010年2月24日媒体曝,一个很火的乞丐网贴突然在网络上走红,帖内叙述的是一个 被网友誉为“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的乞丐。对犀利哥的经典描述是“那忧郁
的眼神,唏嘘的胡碴子,神乎其技的搭配,还有那杂乱的头发,都深深的迷住了我”。
• “犀利哥”在短短一周内红透网络,同时被纸媒、电视、网络等媒体大肆报道。其后 引起了当地政府层的关注。“犀利哥”事件亦席卷台湾、日本、新加坡。经证实,
1、对某一事件普遍关注(传播的速度、强度与重要性 成正比)
2、信息缺乏或正常渠道受阻(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取)
3、不安和忧虑
4、社会危机 奥尔波特: 流言强度=事情的重要性×情况的模糊程度
45
地震传言 =f(心理不安 · 异常现象 · 认知线索)
46
• 主观因素
– 认识上的偏差、个人情绪的渲染而歪曲或夸大其词 (炫耀自己、随意揣测、故意隐瞒)
14
二、时尚
社会上广为流传或人们一时崇尚和效
仿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包括广泛使
用的语言、时兴式样、装饰、礼仪风格、
生活行为等。
15
16
17
18
19
乳液
20
眉笔 粉饼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犀利哥(Brother Sharp),是指的一位街头乞丐,因为他放荡不羁、不伦不类的感觉以 及那原始版的“混搭”潮流,给人们潮流视觉眼前一亮,被网友开始追捧,并加以 “人肉搜索”。
社 会 心 理 学
第十一章
大众心理
• 大众心理现象是指利用传播媒介所提供 的信息,人们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影响 而形成的心理现象。
• 大众心理现象包括时尚、流言、社会舆 论等。
3
学习目标
• 了解时尚的概念特点,掌握时尚的心理 机制 • 了解舆论、谣言民谣的传播过程 • 掌握流言和舆论的影响作用。
“犀利哥”是流浪在宁波市,余姚,慈溪。繁华街头的一位有精神障碍的乞丐,本名
程国荣,出生日期:1976年10月10日,户籍地:江西鄱阳县。
29
起因
• 2010年2月21日,在香港娱乐网和天涯论坛上出现了一个名为《秒杀 宇内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 帅到刺瞎你的眼睛!求亲们人肉详 细资料》的帖子。帖中发布数张被称为“犀利哥”的乞丐照片,因其 放荡不羁、不伦不类的感觉以及那原始版的“混搭”潮流,给人们潮 流视觉眼前一亮,被网友开始追捧,并加以“人肉搜索”。 • 此后,犀利哥迅速走红网络,有网友评价:“那忧郁的眼神,唏嘘 的胡碴子,那帅到无敌的梵风衣,还有那杂乱的头发,迅速秒杀了观 众”。 • 对此“潮流型乞丐帅哥”,亦有网友对其身份表示质疑。 • 个体有意识行为促使“犀利哥”得以从民间街头进入网络世界, 而网络群体的集体无意识行为又进而引爆“犀利哥”,最终又使其回 归现实。“犀利哥现象”仅是网络文明的一个缩影,网络文明也最终 会促进现代文明的发展。
舆论在定义上的共同点P199
50
(一)社会舆论的特征
1、问题的特殊性:引发舆论的是众人关心而又容易引起 争议的问题。
2、公众性:是公众的意见,非政府意见
3、一致性:舆论是趋于一致的意见 4、合理性:有时是合理的,有时则纯粹是感情的冲动。 有可能是“众望所归”动力,也可能是“众怒难犯” 的精神压力。
51
(二)舆论和流言的区别
社会舆论
趋于一致 合理的内核
流言
不断扩散 不真实的信息
朴素务实
生动离奇
52
(三)舆论的形成要素
1、问题
2、公众
公众
3、传媒
4、政府 问 题
传媒 政府
53
• 舆论的形成过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问题的发展 – 引起议论 – 意见的归纳与综合形成社会的公认
– – – – 加工与解释 扩散与传播 支配与引导 协调或干扰
4
学习活动
• 思考:
– – – – 举例说明你眼中的时尚是什么? 为什么“犀利哥” 那么红? 举例说明社会舆论与流言的区别。 看<与时尚同居>的观后感
• 讨论
– 应用案例1和2P204
5
一、大众心理现象的心理 根源
• 暗示着眼于观念
• 模仿着眼于行为 • 感染着眼于情绪
6
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人们对所接受到的 某种信息迅速无批判地加以接受、并依此作出 行为反应的过程。 1、直接暗示 2、间接暗示 3、自我暗示
38

记者:具体操作流程是什么? 孙建业:我们在网上发帖,雇佣“水军”发表正反两方面 的观点,提高关注度。引起网友跟帖、转帖,形成话题后,会 从论坛转到门户网站。然后想方设法让传统媒体跟进,制造新 的话题。这样凤姐的商业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 记者:这中间谁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孙建业:一开始是“水军”,后来是网民,再后来就是各 种媒体的介入,我们只负责制造话题和事件。 记者:有报道称凤姐代言费达到了10万元,是不是真的? 孙建业:是真的,在上完江苏卫视的节目以后,很多企业 都来找凤姐代言、跑场,就把她的费用给推上去了。这也是推 “网络红人”的最终目的——靠其赚钱。 记者:和凤姐合作期间,你赚了多少钱? 孙建业:这个不好说。她大概给五六个企业代言或者跑过 场。我们五五分成,赚得不多,和她的合作蜜月期只维持了1 个月就结束了。
几何级数律:在没有干扰的理想状态下, 模仿将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 先内后外律:先模仿本土文化与行为方 式,再模仿外来文化与行为方式。
10
超女火爆的报名场面
(三)感染
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 实质上是情绪的传递交流。包括个体间的感染 文艺作品的感染和大型开放人群中的感染。
5、影响人群有年龄与性别的差异 对儿童和老年人影响较小,对年轻人和女性影响较大。
40
(四)时尚的传播规律
1、扩散性:瀑布式传播与喷泉式传播
2、周期性:循环往复的过程
3、偏离性:在传播中与原型发生偏离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 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且匹帛。
41
• 三步炒“红” • 第一步:网上发帖,引发争议第二步: 媒体跟进,跟风报道第三步:发现价值, 投放广告
——社会:社会安定、信息渠道畅通 ——个人:提高成熟度和抗干扰能力。“流言止于智者”
• 一旦流言蔓延,要及时制止,选择权威人物和适当渠道 向公众辟谣。
• 美国纳普提出的7种方法P198
49
四、社会舆论
社会多数成员的共同信念,公众意见
和看法。
舆人,抬轿子的人,指普通民众。
舆论起信息传播和表达公众态度的作用。
34
35
• 我9岁时开始博览群书,20岁的时候到 达顶峰,没有任何人能够超过我。” 2009年底,因一则征婚广告,一个名叫 罗玉凤的女子迅速走红。由于其言行大 胆,雷言囧语层出不穷,征婚条件令人 咋舌,罗玉凤被网友戏称为“宇宙无敌 超级第一自信”,“凤姐”也因此成为 自信的另类代名词,“信凤姐,得自 信”,一举成为网络流行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