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馆建筑设计

旅馆建筑设计

根据旅馆标准、规模、投资、基地和城市规划 部门规定,考虑地面广场停车、地下及地面多层独 立式车库等停车方式。
职工自行车停车数,按职工人数 20%~40%考虑,面积按1.47平方米计.
旅游旅馆每间客房应配建不小于0.2个小车位,高级宾馆每 间客房应配建不小于0.3个小车值。
小型车停车 位尺寸: 2.5×5(6)M
各餐间出入口要隐蔽,顾客的视线应有遮挡,同时避免厨房气味窜入餐厅。
顾客入座路线和服务员服务路线应尽量避免重叠。服务路线不宜过长(最大不超 过40m),并且尽量避免穿越其它用餐空间。 餐饮空间中桌椅组合形式应多样化,以满足不同顾客的要求 餐饮空间内装修和陈设应统一,菜单、窗帘、桌布和餐具及室内墙面、地面和 顶棚的设计必须互相协调,并且富有鲜明的个性。
六、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各种管道,做好管道综合,并便于 维护和检修。
七、应根据所需停放车辆的车型及辆数在基地内或建筑物内设 置停车空间,或按城市规划部门规定设置公用停车场地。
八、基地内应根据所处地点布置一定的绿化,做好绿化设计。
出入口种类
(1)主要出入口:位置应显著,可供旅客直达门厅。 (2)辅助出入口:用于出席宴会,会议及商场购物的非住宿 旅客出入。适用于规模大、标准高的旅馆。 (3)团体旅馆出入口:为减少主人口人流,方便团体旅客集 中到达而设置。适用于规模大的旅馆。
5、厨房尽量避免位于旅馆中心部位,应位于外墙附近,便于货物进出和通 风排气。厨房与餐厅最好设在同层,如必须分层设置,不宜超过一层, 用垂直升降机运输。
设计要求
1、厨房空间组合和布置要满足工艺流程要求,尽量缩短交通运输和操作路 线,避免往返交错,宜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2、各部分既要互相联系方便,又要避免生食与熟食、干食与湿食、净物与 脏物之间的交错或混杂,满足食品卫生要求。
总平面之建筑物
建筑名称、层数?
一般应表达建筑物的:
总平面之建筑物
一般应表达建筑物的:
建筑阴影在南面?
总平面容易出现的问题
硬地太多
总平面设计
1. 基地定界 道路红线:城市道路用地与建筑用地之间的分界线 建筑红线:建筑用地间分界线或与道路红线共同的分界线 蓝线:河流水体用地界线 绿线:城市绿地用地界线 建筑范围控制线::基地上可建筑的范围界线 高层建筑退界要求:主要道路8米,次要道路5米。
(4) 中庭空间:二层及以上通高,门厅里种植绿 化、布置水池,不受外界气候影响。
大堂门厅平面常见错误 Leabharlann . 2. 3. 4. 5. 6. 7.
内外流线干扰 大门总台电梯三者关系松散 后勤各部分联系不便 大堂空间局促,气氛营造不够 底层防火门外开,下地下室楼梯特殊处理 室内外高差忽略 后勤各出入口缺乏有机组织
餐饮部分规模参考表(座/客房)
旅馆类型 市中心旅馆 胜地旅馆 郊区旅 馆 豪华旅馆 中档旅馆
餐厅 0.75-1.0 1.0-1.75 0.9-1.1 0.3-0.6
酒厅 0.25 0.5-0.75
合计 1.0-1.25 1.5-2.5
0.45-0.55 1.35-1.65 0.2-0.6 0.5-1.2
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布局、功能分区明确、节约 用地、交通组织顺畅
(一)、总平面布局类型
分散式:适用于宽敞基地,各部分按 使用性质进行合理分区,布局需紧凑, 道路及管线不宜太长。
集中式;适用于用地紧张的基地,须 注意停车场的布置、绿地的组织及整 体空间效果。
(二)、总平面之构成要素
一般建筑总平面构成要素:
5、厨房应合理组织排气(排除燃烧废气、蒸汽、油烟气及热气)和补风(补充 人员及燃烧,所需的新鲜空气)。 6、地面以采用易洁不滑的材料面层为宜,墙裙以采用光滑易洁的材料为宜。 厨房内部应尽量避免线脚及外露管道,尤其在炉灶上方不应有管道。 7、在厨房适当位置设置职工洗手间、更衣室及厨师长办公室。 8、客房服务部分应有足够的空间停放服务推车,位置靠近烹饪部分和服务 电梯。 9、厨房与餐厅连接,尽量做到出入口分设,使送菜与收盘分道,并避免气 味窜入餐厅。
40-45
40-50 21 70-100
(四)、厨房
厨房位置的设置:
1、设在底层:当餐厅对外营业或厨房以煤为燃料,又无专用电梯时,厨房 一般设于底层。在可能条件下最好设在主楼下风向的单独辅楼内。当无 此条件时,应单独设置通风井直通屋顶或采用其它排油烟设备。 2、设在上部:当旅馆上部设置观光餐厅,厨房有煤气、蒸汽、水、电及专 用货梯等设备时,厨房可设于上部。为减少运输量,可将粗加工设在底 层。 3、设在中部:当旅馆层数较高,旅客量较大时,可在旅馆中部设置小型餐 厅,但须进行特殊的通风排气处理。 4、设在地下室:当厨房受到空间条件限制时,可设在地下室,但不得使用 液化气燃料,此外,还须进行机械通风排气和补风。
8. 总平面基本容量控制指标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m2 )/总用地面积(A2 ) 建筑覆盖率(%)=建筑总占地面积(m2 ) /总用地面积(m2)X100% 绿化覆盖率(%)=绿化覆盖面积(m2 ) /总用地面积(m2 )X100% 绿地率(%)=各类绿地面积之和(m2) /总用地面积(m2 )X100%
自行 式轿 车停 车方 式与 通道 尺寸 要求
场地道路布局的基本形式
主次分工名确,能适应地形变化,坡度升降处理较为灵活,适用于交通量较
小、货流不大或竖向高差较大、建筑物布局较分散的工矿企业。
线路总长较短,但交通便捷程度不如内环式、环通式。场地内各部分之间的
联系不够方便。
尽端式道路布局单枝线路不宜过长,一般宜,< 120m,并应在尽端或适当位
置设置回车场。回车场应不小于 12x12m。有大型消防车通行要求时,其尺寸 不应小于18mxl8m
机动车道
机动车道宽度
车行道宽度一般为3.5米
双车道宽度6-7.5米 三车道宽度10-11米 四车道宽度13-15米
6. 绿化环境 绿化率要求、绿化环境的整体性、内外空间的有机性、城市景观的系统性
7. 旅馆各出入口 主要出入口、辅助出入口(宴会商场)、团体出入口、员工出入口、货 物出入口、厨房出入口、垃圾污物出入口、消防控制中心出入口、有关 设备安全出入口
建筑 道路 场地 活动场地 停车场地 绿地
总平面设计要求
一、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具体环境,争取良好景 观,提高环境质量。妥善处理与市政设施的关系。 二、主要出入口必须明显,并能引导旅客直接到达门厅。 三、不论采用何种建筑形式,均应合理划分旅馆建筑的功能分 区,组织各种出入口,使人流、货流、车流互不交叉。 四、在综合性建筑中,旅馆部分应有单独分区,并有独立的出 入口;对外营业的商店、餐厅等不应影响旅馆本身的使用功能。 五、总平面布置应处理好主体建筑与辅助建筑的关系。对各种 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和废气应采取措施,避免干扰客房区和邻近 建筑。
二、公共空间设计内容及要求
(一)、旅馆入口(门厅)
门厅的主要用途有:为旅客提供服务、组织水平和垂直交通、提供休息、等候等 公共活动。门厅功能关系图如下:
设计要求
一、旅馆入口处宜设门廊或雨罩,采暖地区和全空调旅馆应设双道门或转门。 二、室内外高差较大时,在采用台阶的同时,宜设置行李搬运坡道和残疾人 轮椅坡道(坡度一般为1:12)。 三、门厅各部分必须满足功能要求,互相既有联系,又不干扰。公共部分和 内部用房须分开,互有独立的通道和卫生间。 四、门厅必须合理组织各种人流路线,缩短主要人流路线,避免人流互相交 叉和干扰(参见门厅人流示意图)。 五、总服务台和电梯厅位置应明显。总服务台应满足旅客登记、结帐和问讯 等基本空间要求。 六、大型或高级宾馆行李房应靠近总服务台和服务电梯,行李房大门应充分 考虑行李搬运和行李车进出宽度要求。 七、门厅设计需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 主入口 机动车坡道、残疾人坡道、踏步、门前停车、大门、门厅
门厅规模的确定
旅馆类型 经济旅馆 中档旅馆
门厅规模
0.3-0.5㎡/间 0.5-0.7㎡/间
豪华旅馆
市中心旅馆 胜地旅馆 郊区旅馆
0.7-0.9㎡/间 0.8-1.0㎡/间 1.0-1.2㎡/间
门厅的布置方式主要有:
(1) 同层空间:与其它公共部分同层并只占一层空间; (2) 夹层空间:门厅空间较高,它与底层其它房间产生高度差,可作为底层与二 层的夹层,夹层层高较低; (3) 错层空间:门厅及公共部分为两层,客房部分利用此高度划分成三层。
旅馆机动车停车位(辆)=0.25(辆)X 客房间数(30 ~40m2 /辆) 自行车停车位(辆)=0.06~0.08(辆)X 客房间数(1.5 m2 /辆)
层数控制<100m
总平面常见错误 1. 2. 3. 4. 5. 6. 7. 基地内无法回车 消防环路及建筑登高暴露面未预留 建筑覆盖率偏大或偏小 主楼标准层面积偏大或偏小 景观处理不当 环境布置无序 地下车库出入口布置不当
(4)职工出入口:宜设在职工工作及生活区域,用于旅馆职 工上下班进出,位置宜隐蔽。
(5)货物出入口:用于旅馆货物出入,位置靠近物品仓库或 堆放场所。应考虑食品与货物分开卸货。 (6)垃圾污物出口:位置要隐蔽,处于下风向。
总平面之建筑物
一般应表达建筑物的:
屋顶投影线——轮廓应加粗 出入口——分主次出入口 ——分基地出入口与建筑出入口 体量及层数——阴影可使表现力增强,阴影宜画在 东北或西北 功能及名称——美观清晰
教学重点:总平面、公共部分、客房部分 教学难点:柱网部分、建筑剖面图
参考
建筑设计资料集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旅馆建筑设计 《ABBS》等网络资源
文献
一、总平面设计内容和基本原则
功能分区——明确 基地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接 基地内道路系统——通畅 基地内停车系统——安全 基地内的绿化、景观、广场布置——合理 建筑的朝向、体量、平面形状、间距——合理 建筑的平面及竖向位置关系——正确 基地内的管线工程——科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