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7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中考】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7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中考】
考点:眼睛的矫正;信息的传递 38. 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
cm.
、分度值及零刻度线在哪里.如图所示,被测木块的长度为
【答案】量程 1.70
【解析】
试题分析:刻度尺在使用之前要观察其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刻度尺读数要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图
中刻度尺分度值为 1mm,始端对准零刻度线,末端对准 1cm 后第 7 格,故物体长度为 1.70cm。
B.木头受到的浮力大于它自身的重力 D.石头受到的浮力等于它自身的重力
考点:物体的浮沉
23. 汽车已成为我们主要的交通工具,关于汽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汽车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B.汽车的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
C.汽车的广泛使用,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D.为了行驶的安全性,汽车要限速行驶
考点:刻度尺
39.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的压缩冲程,此过程中通过
方式使汽缸内燃料混合物的内
能
(选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做功 增大
【解析】
试题分析 :内燃机有四个冲程,分别为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在四个冲程中有两次内能与机械能
的转化,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压缩冲程通过做功方式使汽缸
等 运动状态将改变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中当左右两端同时个挂两个钩码时,小车静止,此时 F1、F2 的方向相反,因拉力大小等于钩 码重力大小,故大小相等;当左右两端同时取下一个钩码时,钩码重力仍相等,故此时 F3 等于 F4;当右端 再挂上一个钩码时,因两个钩码重力大于一个钩码重力,故此时 F5 小于 F6.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将小车
考点:安全用电
21.在物理实验中,往往要进行多次实验,有的是为了减小误差,有的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下列
四个实验中,为了减小误差的是( )
A.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B.电阻的大小与什 么因素有关
C.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D.测量未知的定值电阻的阻值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实 验时,多次实验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在探究电阻的
内燃料混合物的内能增大。
考点:内燃机
40.将硫酸铜溶液注入水的下方,可以看到清 水与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如图甲.静置 20 日后,
如图乙,这是
现象,说明液体分子
.
【答案】扩散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
试题分析:将硫酸铜溶液注入水的下方,可以看到清水与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静置 20 天后界面
考点:物态变化 19. 图甲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装置,图乙所示的设备中利用此原理工作的是( )
【答案】B
A.电磁铁
B.发电机
C.电动机
D.扬声器
考点:电磁感应 20.下列图中符合安全用电与保护原则的是( )
A.在落地高压线附近行走
B.多个大功率用电器 同时使用一个插座
C.开关接零线
D.电水壶接三孔插座
42. 如图所示,杠杆水平放置且自重忽略不计,O 是支点,左侧挂一重物,动力 F1 大小为 3N,整个装置处
于静止状态,则物体的重力为
N.此时杠杆属于
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
【答案】6 省力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 F1 的力臂是重物 G 力臂的二倍,故物重是 F1 的二倍即 G=2F1=2×3N=6N;因
A.放大镜 仪 【答案】C
B.自制照相机
C.昆虫观察箱
D.投影
考点:光现象 18. 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A.松花江里冰雪消融的过程 C.植物园内清晨轻盈的雾的形成
B.太阳岛湿地中荷叶上露珠的形成 D.冰雪大世界中雪的形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松花江里冰雪消融的过程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熔化;太阳岛湿地中荷叶上露珠 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植物园内清晨轻盈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 珠悬浮在空中现象;冰雪大世界中雪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属于熔化的是选项 A。
扭转一个角度,此时两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松手后,可以探究同时作用在小车上,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 力,能否平衡。对比甲、乙、丙三次实验,当小车静止时,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当小车受 到大小不等两个力时,即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考点:探究二力平衡实验 50.某小组研究小灯泡电功率,小灯泡额定电压为 2.5V,电源电压恒定不变,有规格为“10Ω 2A”和“20 Ω 2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
产生的;鼓声通过
【答案】振动 空气
【解析】
试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龙舟上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日常生活中我们
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
考点:声现象
37. 小明由于经常玩手机,经检查眼睛有些近视,应利用
透镜矫正;手机之间利用
பைடு நூலகம்
传递
信息(选填“电磁波”或“声波”).
【答案】凹 电磁波
消失了,这是扩散现象,说明水分子与硫酸铜分子相互混合了,验证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考点:分子动理论
41 一个杯里装有 200mL 牛奶,其中牛奶的质量是 210g,那么牛奶的密度是
g/cm3;小聪喝了半杯,
剩余半杯牛奶的密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1.05 不变
考点:密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汽车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二者大小相等;汽车的倒车 雷达,利用超声波测量距离;热岛效应原因之一是汽车尾气的排放;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动能越大,故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对其要进行限速行驶,以减小事故带来的伤害。故不正确的是 A。 考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24.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W.
A,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1OOOW.当
【答案】4 120 【解析】 试题分析:闭合开关 S1 和 S2,则电阻 R 两端电压为 220V,故通过 R 电流 I=U/R=220V/55Ω=4A;此时电路 总功率为 1000W,R 的功率为 PR=UI=220V×4A=880W;电动机功率为 P’=P 总-PR=1000W-880W=120W;当 只闭合 S2 时,电动机两端电压不变,故功率不变化仍为 120W。 考点:电功率 46. 如图,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O 为它对水平面压力的作用点,请画出压力的示意图.
A.R1、R2 电流之比为 1:2 C.R1、R2 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 1:2
B.R1、R2 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2:1 D.电路消耗总的电功率等于 2.7W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电路为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选项 A 错误;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与电阻成 正比,R1=10Ω,R2=5Ω,故 R1、R2 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2:1;选项 B 正确;R1、R2 消耗的电功率之比等于电压 值比为 2:1;选项 C 错误;电路中功率 P=U2/R 总=(3V)2/15Ω=0.6W.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B。 考点:电路的串并联计算 27.用弹簧测力计两次水平拉同一木块,使它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乙是它运动的路程随 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考点:比热容实验
44.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 4×107J/m3.完全燃烧 0.3m3 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为
J.
用天然气给水加热至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将
.
【答案】1.2×107 不变
考点:燃料燃烧放热
45.如图所示,电阻 R=55Ω,当闭合 S1、S2 时,通过电阻 R 的电流为
只闭合 S2 时,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 为
F6.
(2)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情况,这样做可以探究什么问题?
(3)对比甲、乙、丙三次实验,当小车静止时,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大小关系如何?还能看出小车受非
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怎样?
【答案】相反 相等 等于 小于 同时作用在小车上,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 大小相
(2)一束光沿 EO 射到镜面,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 OF.若沿着 FO 的方向再入射一束光,它的反射光沿 OE 方
向射出, 此现象说明
.
(3)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收集数据如下表:
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得出
的结论.
小聪说,此结论不具有普遍性.请指出实验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答案】反射 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只测量了一组入射角及对应的反射角的大 小 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量并分析比较对应的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得出普遍规律
;故答案选 D。 考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5.如图所示,闭合开关 S,发现灯泡 L1 亮,L2 不亮.调节变阻器滑片 P,L1 变亮,L2 始终不亮,出现这一 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滑动变阻器断路 【答案】C
B.滑动变阻器短路
C.灯泡 L2 短路
D.灯泡 L2 断路
考点:电路故障 26.两定值电阻 R1=10Ω,R2=5Ω,现将 R1、R2 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 3V,当开关 S 闭合时,下 列分析正确的是( )
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寻找最普遍规律;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多次实验
的目的是寻找重力与质量的普遍规律;测量未知的定值电阻的阻值实验时,多次测量是为了减少误差;故
答案选 D。
考点:多次实验的目的
22.在水中,鱼、漂浮的木头、静止在水底的石头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对石头的压强比对木头的小 C.鱼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 【答案】C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