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面试之自我介绍(二)【真题呈现】自我介绍,简要说明一下自己对“英语角”等英语课外活动的看法。
你可能用上的词汇有:english corner,helpful, useful, interesting.【广州某外国语学校的某一年面试题目】【真题解析】自我介绍历年都置于外国语学校面试的首位,有特色的回答会很快的抓住老师的注意力。
比如结合这个题目,重点是介绍英语类的课外活动,考生如何将个人特色融入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中去呢?思考自己一些不同寻常的经历,或是这些活动给自己带来的深刻、特殊的体会,切记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这样才能给考官留下深刻印象。
其次,尽量使用短句,如果句子再长,也可以拆分成短句控制在5句话左右,或者准备十句话,分成两部分。
如果老师给的时间长,就十句话都说了,给的时间短,就直说重要的5句。
最后,考生们记住四个字:特色,简短。
【范文】参考句型:i’m glad to be here for my introduction. english corner is good for …it’s not only useful for our… but also helpful for our…i learned a lot …i like it very much .【举一反三】请根据自身情况,写出一篇自我介绍,结合自己对该所外国语学校的见解以及为何要选择这所外国语学校。
撰稿人:广州新东方小升初研究中心梁老师教师简介:广州新东方泡泡少儿教育小升初、走名高资深教师,英国剑桥大学颁发的tkt证书获得者。
课堂教学风格严谨却又不乏幽默风趣,曾指导学生考入广外、六中课改、广雅、二中、中大附中等初中名校。
篇二:一分钟自我介绍一分钟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梁镇森。
因为我姓梁,长得也比较高大,所以,朋友们都叫我大良。
我是一名来自广东顺之旅国际旅行社的导游,在入行2年的时间里,我去了很多的地方。
广东像韶关、肇庆、阳江、惠州,中国国内的像海南、广西、湖南、湖北、华东、北京、西藏和新疆等,这些都去过。
国外的像美国、加拿大、南美洲、欧洲、非洲等没有去过外,大部分的国家都常去。
旅游是我的职责,同样是我的兴趣,我希望能让您在我的语言里领略到旅游的乐趣,享受生活,谢谢,请记得我,我是梁镇森。
顺德概况:位于广东的南部,珠江三角洲的中部,有一个河网交织,土地肥沃,人才辈出,有着600年历史的文明都市——顺德。
顺德正北方是广州,西北方是佛山市中心,东邻番禺、北接南海、西邻新会、南界中山。
距广州32公里,香港127公里,澳门80公里,总面积806平方公里,2005年的户籍人口115万,旅外华侨以及港澳同胞超过40万。
公元1452年,顺德正式建县,到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广东的大都市,中国家电之都,涂料之都,家具之都等都是顺德现代发展起来的名片。
辖下的大良、容桂、勒流、伦教、北滘、陈村、乐从、龙江、杏坛、均安十个镇区各有特点。
容桂与北滘的家电产业全国首屈一指,乐从家具城国内外驰名,陈村有着中国花卉第一镇的美誉,均安牛仔闻名远近,其他镇区在党中央的正确指导下,靠着顺德人勇敢的开拓精神也在其他不断地发展起来。
顺德除了在经济上腾飞,顺德的文化也不断地走向世界。
顺德美食享誉全球,中国厨师第一乡的美誉名不虚传,顺德龙舟健儿经常在国际的舞台上展露身手、李小龙为全世界展示顺德人的气概。
还有像清晖园、碧江金楼、杏坛水乡、长鹿农庄、花卉世界等等旅游景点为游客们提供体验顺德文化的平台。
顺德,虽然只是一片小小的土地,但是这里有你需要的一切,谢谢。
顺德文化在谈到岭南精神的时候,论者们的意见莫衷一是,而开拓进取,求实兼容这几个字则是众皆认同。
这所谓的顺德精神,窃以为在顺德人身上有着再鲜明不过的体现。
在河网交织的水乡中长大的顺德人,将岭南精神延而伸之,撰写了自己的历史,主导了自己的命运,创造了难以估量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不妨举一些信手拈来的例子:明末清初时,岩野先生陈邦彦毕生以反清复明为职志,最后兵败,慷慨就义,他唯一生存的长子与屈大均、梁佩兰并称为岭南三大家的陈恭尹,也是一位义无反顾的反清斗士。
辛亥革命、农民运动、抗日战争就不乏顺德男儿们的热血。
没有比顺德华侨的历史更能显示顺德人那种不畏艰险的性格了。
广东侨乡众多,潮汕、兴梅、五邑、顺德都是著名的侨乡。
从华侨的分布来看,潮汕、兴梅地区的华侨以赴东南亚的居多;五邑华侨则大都侨居美洲;而顺德华侨则大部分以非洲为侨居地。
非洲从来十分落后的地方,从非洲目前的落后状况,可以推想我们祖辈登临那片陌生的土地时需要面对何等的艰深、何等的艰难、需要付出何等的代价。
顺德人用自己的勇气以及意志力,生存下来并为当地的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就是顺德精神淋漓尽致的展现。
谢谢。
顺德美食鱼米之乡的顺德河网交织,鱼虾可谓随手可得。
人们鱼虾吃多了,自然讲究起来。
于是,顺德人便将“鲜”字看得尤为重要。
酒楼食肆中,处处大书“生猛海鲜”四字便是明证。
当然,一个鲜字内涵极丰。
它不仅指货鲜,更指味鲜。
顺德人做菜,特别是蒸鱼,酱汁放得很少他们至多在鱼煮熟时放些姜丝,葱段,然后再洒点油花就大功告成。
蒸出来的味道还真别样鲜美。
顺德人不仅饮食求鲜,更求其精。
食品中,糕点最讲究厨师的手艺,而顺德人每每做得得心应手。
无论是伦教糕、陈村粉、还是大良双皮奶、龙江煎堆这些民间小食品之所以能远近驰名,跟顺德讲究的精是离不开的:精湛的技艺,精细的心思,精益求精的质量,当然还有精致的外表。
顺德人做菜,不仅味道鲜,制作精,更是秀色可餐。
就说白灼河虾,一盘熟透的河虾,随便端出来吃个青光就大功告成了。
而顺德人偏偏就将河虾整整齐齐地拜个圆圈,并在中间放几根碧绿的香菜,红绿相间地摆在洁白的碟子上,让一股田园气息扑面而来,顺德吃精致到这个份上你才算服了。
篇三:课堂幽默自我介绍在一些公开课上,我们常见到,课前老师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特别是借班上课的,老师与学生彼此都不熟悉,又是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如大会堂),心理难免有些紧张、恐惧或不安。
那么作为教师又如何在短短的几分钟里,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消除紧张情绪,使学生马上进入学习状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呢?这个学期,笔者赴温州等地听了30余节公开课,各个名师在这个问题上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现将其中的教学片断摘录如下,略加评析。
一、介绍型(长方体和立方体的练习课潘小明)师:你们认识我吗?生:不认识!师:我姓潘,名字呢,就是我们数学书上频繁出现的那个名字,猜一猜,叫什么?(生开始猜,并猜到叫小明)所以你们叫我——潘小明(生的不经意的回答引发了在座听课老师的大笑)师:我不仅教数学,还教什么,猜一猜?(语文、数学、音乐,学生并没有猜到;然而教师的谜底却出乎大家的意料:我不仅教数学,还教你们怎样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师又说:你们觉得我这个教师的形象如何?(“大方”,“教学方法先进”,“幽默”等,分别有学生回答到)师:好,我上课尽可能的用幽默的方式进行教学,不过我上课有一个特点,我是不教的!(啊!又是一句意外……)评析:“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在初次见面时,就成功的把自己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接纳自己,是成功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与教师有关的信息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不管是老师的姓名,还是教师的形象,他们都有强烈的好奇心。
潘老师在课前,用了两个“猜一猜”和一句“我是不教的”,激发了学生对教师进一步了解的兴趣,巧妙得将自己的信息介绍给学生。
就在学生猜的过程中,他们实际上也就消除了紧张的情绪,拉近了学生与老师沟通的距离。
再加上潘老师那幽默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使学生感到,给我们上课的仿佛是并不陌生的“老朋友”。
使学生一上课就被深深地吸引住,取得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研究者表明,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是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倾向,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对于形成动机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一旦对老师产生“好感”,而被老师的独特魅力所吸引的话,那么老师接下来的教学自然会水到渠成。
二、表扬型(荷花单群群)师:我听说三(3)班的同学是非常勇敢的,那你们真的勇敢吗?学生迟疑了一下,只有少数的学生说:勇敢。
师见状就说:怎么这样没信心,这样胆小,你们勇敢吗?全班齐声:勇敢!师:好!那你们说说,在这堂课上,怎样表现才算勇敢?接着就让学生说说怎样表现才算勇敢。
这课还有另外一个特点:每当学生泄气、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单老师就用一句“勇敢的你在那里”来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中,我们惊奇的发现,这句话果然管用,学生表现果真勇敢。
评析:马克·土温说过:只凭一句表扬,可以让我快乐两个月。
的确,每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表扬与赞赏,尤其是小学生。
单老师抓住了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创造了一个每人都希望自己是勇敢的人的教学情境。
一句表扬,一句激励,寥寥数语,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感染,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和上进心。
就这样,形成了一个平等、和谐、轻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这也为课的开始奠定了基调。
其实,学生在课堂上如果得到表扬,赢得教师的肯定,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我实现的幸福感,自尊心和自信心由此大大增强,为了争取更大的成功,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自然得到提高。
三、交待型(有趣的物体搭配吴正宪)师:往下看,发现什么?(人可真多啊!)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我们该怎么办?生;回答时声音要响亮。
师:对,声音响亮;但现在只有2个话筒,怎么办?生:谁说话时,把话筒传过去。
接着交待:①上课要小组合作的时候,分4人一小组,并征求大家这样是否可行;(是)②小组要有组长、记录员等,你们有吗?(有)③还要每小组有两块橡皮、一把直尺、两支笔都有吗?(有)④并让学生用半分钟的时间商量每人在小组里该做什么。
(学生商量)评析:吴老师在课前不厌其烦的交待了上课时每人该做些什么以及注意点,特别是要学生用“半分钟的时间商量每人在小组里该做什么”更是值得我们学习。
这样的交待,一方面保证保证上课顺利、流畅的进行下去的;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知道在上课时自己该做什么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从而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四、游戏型(数字的学问朱旭芬)师: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好吗?师:这个游戏主要是测一测大家的反应速度如何,规则是——我说“1”男同学起立,我说“2”女同学起立;看谁反应最快!师开始喊口令:1、2、1、2、2、1、3、1……师喊的速度随着加快。
学生很投入,但老师喊的速度加快时就跟不上,于是发出一阵阵笑声,游戏也随着结束……。
师:在刚才的游戏中,数字“1”代表什么?生:代表男同学。
……评析:游戏是孩子们的天生本性,每个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的。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其好玩、好奇、好动、好胜等心理需要,课堂上做一些游戏也是必要。
朱老师在课前选择了与学生进行沟通的特殊方式——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