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故宫景观分析

故宫景观分析


故宫的三大殿分别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均建筑在8米 宽的巨大 平台上,总面积约85000平方米。其中的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它宽60.1 米,深33.33米,高35.05米。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要在这 里举行盛大仪式,其时数千人山呼“万岁”,数百种礼器钟鼓齐鸣,极尽人间气派。 太和殿后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 和殿则是皇帝赐宴和殿试的场所。
端门,是走进故宫的第一道门。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明 清两代皇帝出巡、祭祀等活动时、离开皇宫出午门以后,一定要先登上端门,寓意着一个吉祥 美好的开端,待天安门外百官迎候,黄土洒水铺路等仪式完毕、敲响端门大殿内的铜钟,才浩 浩荡荡离开端门。皇帝回宫时,端门鸣钟,午门敲钟,寓意者一个历程有圆满终端。
“世界遗产” --北京故宫
班级:景观二班 姓名:蒋龙 学号:201114190821
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 地点位于北京城中心。开始建造与明永 乐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现在说的1406 年至1420年,后来经过多个朝代的劳动 人民细心修改,变的非常的富丽堂皇, 但仍保持着原来的布局和规模,是世界 上保存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木构 架宫殿建筑群。
公元1406年,明代永乐帝开始
修建故宫。《明史》上说,修建这 座世所罕见的巨大皇宫役使了10万 最优秀的工匠和100万普通劳工,历 时15年才最后完成。此后的明清皇 帝又多次重建和扩建,但整体面貌 并无多少改动。
俯瞰故宫全景
从全景来看故宫设四个门, 南门正中面是午门、北边是 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 西华门,四门个建有重檐庑 殿顶门楼。这座城的四个角 都还布有一些结构精巧、外 观秀丽的角楼。外面的墙有 10多米高。护城河宽52米, 长3800米,整个建筑群按南 北中间的轴线为对称布局, 层次分明,主次有序。
古代中国人对数字的认识
有关。古代人认为“9”字是 数字中最大的,皇帝是人间 最大的,所以必须用对应的 “9”。“9”的谐音为“久” 为“永久”,所以又寓意为
江山天长地久,永不变色。
故宫内的文华殿,收藏了明清两朝500余年的中央机关和地方机关档案, 共74个卷宗,1000余万件,这是中国数量最大、价值最高的历史资 料 。文渊阁里则藏有完整的《四库全书》,囊括了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学 术著作,共有3503种,6304册。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柱, 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内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宁三宫以及东西 两侧的东六宫和西六宫,这是皇帝及其嫔 妃居住的地方,一般称为 三宫六院”。 在 居住区以北还有一个小巧别致的御花园, 是皇室人员游玩之所。
紫禁城内现有10余个藏馆,包括历代艺术馆、 工艺美术馆、绘画馆、清宫玩具馆、青铜器馆、 陶瓷馆、钟表馆、珍宝馆、铭刻馆和明清家俱馆, 共有珍贵藏品约100万件,其中一部分是孤品,惟 在故宫方能看到。
谢谢观看, 再 见!
明朝和清初的皇帝均住在乾清宫, 皇后住坤宁宫,交泰殿则是皇后 的活动场所。清朝中后期,皇帝 和皇后都搬至西六宫等地去了, 最著名的是养心殿,从雍正皇帝 起,这里就成为帝王理政和寝居 之所,慈禧太后也在此垂帘听政, 时间长达40余年。
故宫房屋有9999间,每个 门上的铜门钉也是横竖9颗 。这种奇特的数字现 象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