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机械设计-机械传动部分习题答案

(完整版)机械设计-机械传动部分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机械传动部分习题答案一、填空:1、齿轮齿面失效形式有 齿面点蚀、齿面磨损、齿面胶合、塑性变形;2、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其两传动轴的位置相互 平行 。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其两传动轴的位置相互 垂直 。

3、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模数相等 、 压力角相等 。

4、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小齿数为 17 。

5、带传动正常工作时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是因为___弹性滑动____。

6、带传动的型号是根据 计算功率和小带轮转速 选定的。

7、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一般按 齿面接触疲劳 强度进行设计计算,确定的参数是 分度圆直径 ;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一般按 齿根弯曲 强度进行设计计算,确定的参数是 模数 。

8、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连续传动条件是 重合度大于1 。

9、渐开线齿轮的五个基本参数是齿数、 模数 、 压力角 、 齿顶高 系数和顶隙系数。

10、我国规定齿轮标准压力角为 20 度;模数的单位是 mm 。

11、在相同张紧力条件下,V 带传动的承载能力比平带传动的承载能力 大 。

12、普通V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带在 小带轮 上打滑和带发生 疲劳断裂 破坏。

13、V 带传动工作时,传动带受有 拉 应力、离心应力和 弯曲 应力、三种应力叠加后,最大应力发生在紧边绕入 小带轮 处。

14当带有打滑趋势时,带传动的有效拉力达到 最大值,而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决定于 包角 、 摩擦因数 、 张紧力和 带速 四个因素。

15. 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随预紧力的增大而 增大 ,随包角的增大而 增大,随摩擦因数的增大而 增大 ,随带速的增加而 减小 。

16. 带内产生的瞬时最大应力由 紧边拉应力 和 小带轮处弯曲应力两种应力组成。

17. 在正常情况下,弹性滑动只发生在带 离开 主、从动轮时的那一部分接触弧上。

18. 在设计V 带传动时,为了提高V 带的寿命,宜选取 较大 的小带轮直径。

19. 常见的带传动的张紧装置有定期张紧装置;自动张紧装置;采用张紧轮的张紧装置等几种。

20. 在带传动中,弹性滑动是 不可 避免的,打滑是 可以 避免的。

21. 带传动工作时,若主动轮的圆周速度为1v ,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为2v ,带的线速度为v ,则它们的关系为1v v ,2v v 。

22. V 带传动是靠带与带轮接触面间的 摩擦 力工作的。

V 带的工作面是 两侧 面。

23. 当中心距不能调节时,可采用张紧轮将带张紧,张紧轮一般应放在 松边 的内侧,这样可以使带只受 单向 弯曲。

为避免过分影响 小 带轮上的包角,张紧轮应尽量靠近 大 带轮。

24. V 带传动比不恒定主要是由于存在 弹性滑动 。

25. V 带传动限制带速v <25~30 m /s 的目的是为了 避免v 过大,使离心力过大,而v 过小,使受力增大,造成带根数过多 ;限制带在小带轮上的包角 1>120°的目的是 增大摩擦力,提高承载能力 。

26. 为了使V 带与带轮轮槽更好地接触,轮槽楔角应 小 于带截面的楔角,随着带轮直径减小,角度的差值越 大 。

27. 在传动比不变的条件下,V 带传动的中心距增大,则小轮的包角 增大 ,因而承载能力 可提高 。

28. 带传动限制小带轮直径不能太小,是为了 防止弯曲应力过大 。

若小带轮直径太大,则 导致整体结构尺寸过大 。

29. 闭式软齿面(硬度≤350 HBS )齿轮传动中,齿面疲劳点蚀通常出现在 齿面节线附近的齿根部分,其原因是该处: 单对齿啮合时σH 大 ; 相对滑动速度低,不易形成油膜 ; 油挤入裂纹使裂纹受力扩张.49. 高速重载齿轮传动,当润滑不良时最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是 齿面胶合 。

30在直齿圆柱齿轮强度计算中,当齿面接触强度已足够,而齿根弯曲强度不足时,可采用下列措施:①中心距不变,增大模数,减小齿数;②增大压力角;③采用正变位 来提高弯曲强度。

31. 在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中,通常首先发生 齿面疲劳点蚀 破坏,故应按 接触疲劳 强度进行设计。

但当齿面硬度>350HBS 时,则易出现 轮齿弯曲疲劳折断 破坏,应按 弯曲疲劳 强度进行设计。

32. 在斜齿圆柱齿轮设计中,应取 法面 模数为标准值;而直齿锥齿轮设计中,应取 大端 模数为标准值。

33闭式蜗杆传动的功率损耗,一般包括: 、 和 三部分。

34. 阿基米德蜗杆和蜗轮在中间平面相当于 与 相啮合。

因此蜗杆的 模数应与蜗轮的 模数相等。

35为了提高蜗杆传动的效率,应选用 头蜗杆;为了满足自锁要求,应选1z = 36为了蜗杆传动能自锁,应选用 头蜗杆;为了提高蜗杆的刚度,应采用 的直径系数q 。

37有一普通圆柱蜗杆传动,已知蜗杆头数1z =2,蜗杆直径系数q =8,蜗轮齿数2z =37,模数m =8mm ,则蜗杆分度圆直径1d = mm ;蜗轮分度圆直径2d = mm ;传动中心距a mm ;传动比i = ;蜗轮分度圆上螺旋角2 = 。

38在进行蜗杆传动设计时,通常蜗轮齿数2z >26是为了 ;2z <80(100)是为了 。

二、选择:1. 带传动是依靠 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A.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B.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C. 带的紧边拉力D. 带的松边拉力2. 带张紧的目的是 。

A. 减轻带的弹性滑动B. 提高带的寿命C. 改变带的运动方向D. 使带具有一定的初拉力3. 与链传动相比较,带传动的优点是 。

A. 工作平稳,基本无噪声B. 承载能力大C. 传动效率高D. 使用寿命长4. 与平带传动相比较,V 带传动的优点是 。

A. 传动效率高B. 带的寿命长C. 带的价格便宜D. 承载能力大5. 选取V 带型号,主要取决于 。

A. 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B. 带的线速度C. 带的紧边拉力D. 带的松边拉力6. V 带传动中,小带轮直径的选取取决于 。

A. 传动比B. 带的线速度C. 带的型号D. 带传递的功率7. 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上包角的大小主要由 决定。

A. 小带轮直径B. 大带轮直径C. 两带轮直径之和D. 两带轮直径之差8. 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 。

A.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B. 带传动效率降低C. 带工作噪声增大D. 小带轮上的包角减小9. 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 。

A. 带的寿命缩短B.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C. 带的工作噪声增大D. 带在工作时出现颤动10. 若忽略离心力影响时,刚开始打滑前,带传动传递的极限有效拉力F elim 与初拉力F 0之间的关系为 。

A. F elim )1/(20-=ααv f v f e e FB. F elim )1/()1(20-+=ααv f v f e e FC. F elim )1/()1(20+-=ααv f v f e e FD. F elim ααv f v f e e F /)1(20+=11. 设计V 带传动时,为防止 ,应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

A. 带内的弯曲应力过大B. 小带轮上的包角过小C. 带的离心力过大D. 带的长度过长12. 一定型号V 带内弯曲应力的大小,与 成反比关系。

A. 带的线速度B. 带轮的直径C. 带轮上的包角D. 传动比13. 一定型号V 带中的离心拉应力,与带线速度 。

A. 的平方成正比B. 的平方成反比C. 成正比D. 成反比14. 带传动在工作时,假定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内应力的最大值发生在带 。

A. 进人大带轮处B. 紧边进入小带轮处C. 离开大带轮处D. 离开小带轮处15. 带传动在工作中产生弹性滑动的原因是 。

A. 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因数较小B. 带绕过带轮产生了离心力C. 带的弹性与紧边和松边存在拉力差D. 带传递的中心距大16. 带传动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 。

A. 带容易变形和磨损B. 带在带轮上出现打滑C. 带传动工作时发生弹性滑动D. 带的弹性变形不符合虎克定律17. 一定型号的V 带传动,当小带轮转速一定时,其所能传递的功率增量,取决于 。

A. 小带轮上的包角B. 带的线速度C. 传动比D. 大带轮上的包角18. 与V 带传动相比较,同步带传动的突出优点是 。

A. 传递功率大B. 传动比准确C. 传动效率高D. 带的制造成本低19. 带轮是采用轮辐式、腹板式或实心式,主要取决于 。

A. 带的横截面尺寸B. 传递的功率C. 带轮的线速度D. 带轮的直径20. 当摩擦因数与初拉力一定时,则带传动在打滑前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随 的增大而增大。

A. 带轮的宽度B. 小带轮上的包角C. 大带轮上的包角D. 带的线速度21. 带传动工作时松边带速__________紧边带速。

A.小于B. 大于C. 等于D. 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21一般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A. 齿面胶合B. 齿面疲劳点蚀C. 齿面磨损或轮齿疲劳折断D. 轮齿塑性变形22. 高速重载齿轮传动,当润滑不良时,最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是。

A. 齿面胶合B. 齿面疲劳点蚀C. 齿面磨损D. 轮齿疲劳折断23对于硬度≤350HBS的闭式齿轮传动,设计时一般。

A. 先按接触强度计算B. 先按弯曲强度计算C. 先按磨损条件计算D.先按胶合条件计算24. 设计一对减速软齿面齿轮传动时,从等强度要求出发,大、小齿轮的硬度选择时,应使。

A. 两者硬度相等B. 小齿轮硬度高于大齿轮硬度C. 大齿轮硬度高于小齿轮硬度D. 小齿轮采用硬齿面,大齿轮采用软齿面25. 一对标准渐开线圆柱齿轮要正确啮合,它们的必须相等。

A. 直径dB. 模数mC. 齿宽bD. 齿数z26. 某齿轮箱中一对45钢调质齿轮,经常发生齿面点蚀,修配更换时可用代替。

A. 40Cr调质B. 适当增大模数mC. 仍可用45钢,改为齿面高频淬火D. 改用铸钢ZG310-57027. 设计闭式软齿面直齿轮传动时,选择齿数Z1,的原则是。

A. Z l越多越好B. Z l越少越好C. Z1≥17,不产生根切即可D. 在保证轮齿有足够的抗弯疲劳强度的前提下,齿数选多些有利28. 轮齿的弯曲强度,当,则齿根弯曲强度增大。

A. 模数不变,增多齿数时B. 模数不变,增大中心距时C. 模数不变,增大直径时D. 齿数不变,增大模数时29. 为了提高齿轮传动的接触强度,可采取的方法。

A. 采用闭式传动B. 增大传动中心距C. 减少齿数D. 增大模数30. 圆柱齿轮传动中,当齿轮的直径一定时,减小齿轮的模数、增加齿轮的齿数,则可以。

A. 提高齿轮的弯曲强度B. 提高齿面的接触强度C. 改善齿轮传动的平稳性D. 减少齿轮的塑性变形31. 轮齿弯曲强度计算中的齿形系数Y Fa与无关。

A. 齿数z1B. 变位系数xC. 模数mD. 斜齿轮的螺旋角β32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弯曲疲劳强度计算中,齿形系数Y Fa只取决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