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与信息的基本特征

信息与信息的基本特征

当时,欧洲兰德公司也围绕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就在美国政府 发动侵朝战争前8天,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以500万美元的价格 (相当于当时一架战斗机的钱)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 7个字。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 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 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美国才以300万美元买下兰德公司 的研究成果一看,追悔莫急。美军侵朝司令麦克阿瑟谈起这件事时 大为感慨地说:“我们最大的失策是,舍得几百亿美元和数十万军 人的生命,却吝惜一架战斗机的代价。”
时效性
❖ 李小姐看到一个海报,说是百货大楼服装八折销 售,于是兴高采烈的去大楼购物,可是到了大楼, 李小姐却很失望,原来大楼是为庆祝建店二十周 年而搞的三天打折销售活动,现在活动已经结束 了。
❖ 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或长或 短)。
❖ 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
❖ 因为信息如果不被人们利用就不会体现出它的价 值,那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说信息 的时效性是通过价值性来体现的。
感觉剥夺实验
❖ 1954年,美国做了一项实验。该实验以每天20美元的报酬 (在当时是很高的金额)雇用了一批学生作为被测者。
❖ 实验内容是这样的:实验要求被测试的人安静地躺在实验室 的一张舒适的床上。实验室内一片漆黑,非常安静,被试者 看不见任何东西,也听不到一点声音。被试者两只手戴上手 套,并用纸卡住,吃的喝的都事先安排好了,用不着被试者 移动手脚。总之,尽量剥夺被试的所有感觉信息。
❖ 信息的载体称为媒体。
信息的传播过程
载体:文字、图像、图形、声音、符号、动画、
视频等。





用何载体






传播途径






途径:面对面、书报、电话、广播、电视、计
算机网络等,这其中有部分叫媒体
共享性
❖ 英国作家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 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 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 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甚至多于两 种思想。
A.共享性
B.时效性
C.真伪性
D.价值相对性
❖ 3.请问一下哪一项不能说明信息的价值性()
A.读书以明理
B.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C.书中自有黄金屋
D.春雨贵如油
❖ 4.古代人们点燃的烽火是信息吗?
在古代,烽火的含义是为了报警有外敌入侵。但是点燃 的烽火本身只是信息的载体,它里面包含的意义即有外敌入 侵,这才是信息。
这说明了信息具有载体依附的特性。同时大家要特别注 意信息与信息的载体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但信息和信息的载 体不是同一个概念。
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政府就发动朝鲜战争中国会否出兵的问 题展开了反复的讨论。讨论的结果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 百废待兴,自顾不暇,不会也不敢出兵。
❖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你长时间在那种环境下 会怎样?
实验结果
❖ 实验开始时,被试者还能安静的睡着,但稍后,被试者开始 失眠,焦躁不安,急切地寻找刺激,想唱歌,打口哨,自言 自语,用两只手套相互敲打,或者用它去探索这间小屋。虽 然被试者每天都可以获得丰厚的报酬,但是这也难以让他们 在实验中坚持3天以上。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实验结束后让 他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他也会频频出错,精神也集中不起来了。 据说,实验后得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回到原来的正常状 态。
什么是信息
❖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 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 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 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 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 从信息的本质来看,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 三种资源。从信息的作用来看,信息是用来消除人 们对信息所描述事物的不确定性 。从信息的内容来 看,信息描述了事物的运动状态与方式。
❖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 载体;
❖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
转换特点。
❖ 信息虽反映了事物的状态和运动方式, 但并不是事物的本身,所以它不能单 独存在。而信息的存储、传输必需借 助某种符号,而符号又必需依附某种 载体。
猜猜看
❖ 1、 它通常在学校中大显身手 它可以有各种颜色 它的形状是圆柱形的 它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 它通常可以在其它物体上留下痕迹。
❖ 2、 小小绒毛轻又轻, 随风飞舞象伞兵。 飞到东来飞到西, 到处安家把根生。
❖ 同学们根据粉笔和蒲公英的用途、形状、颜 色、成份特征信息猜出了答案,也就是说我 们根据事物所表现出来的信息达到了对这个 事物的认识,从而消除了对事物的不确定性。
❖ ① 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 量的生产和使用;
❖ 信息是有价值的,但是要以积极开拓的心态去使用信息,才 能发挥信息的价值。信息可以增值;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 才有价值。
❖ 对于我们人生也是一样的,你要实现人生的价值,必须以积 极上进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载体依附性
❖ 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 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 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
问题:为什么同样的信息,三个人利用的程 度不一样,结局也不一样?
重点、难点
• 重点:信息的定义;信息的基本特征。
• 难点:信息的本质;信息与载体的关系。
❖ 理想的答案:钢刀、火石、指南针
❖ 钢刀能获取猎物;火石可以取火;指南针可以指明 方向。
❖ 人类要在世界上生存与发展,物质、能量、信息三 大要素缺一不可。对于物质跟能量大家比较好理解, 对于但是对于信息与人类的关系,大家就比较难解 了。
❖ 上面例子中的指南针就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一种工具, 有了它,陆战队员们就可以用它获取走出原始森林 的方向,没有它,可能一辈子都走出原始森林。而 指南针向指的方向就是一种信息,即方向信息和方 位信息。
❖ 2、信息的主要特征 ◇ 普遍性◇ 依附性◇ 共享性◇ 价值性 ◇ 时效性◇ 真伪性◇价值相对性
❖ 1.“一千个读者,一千个莎士比亚。”说明了信息的哪一特 征?
A.共享性
B.传递性
C.价值性
D.价值相对性
❖ 2.《三国演义》中有关“蒋干盗书”的故事说:在赤壁之战 时,蒋干从周瑜处偷走了人家事前伪造好的蔡瑁、张允的投 降书,交给曹操,结果曹操将二人斩首示众,致使曹操失去 了仅有的水军将领;最后落得“火烧三军命丧尽”的下场。 这说明信息具有( )。
❖ 结论:物品交换后,每个人都有失有得,而 思想交换后,每个人都有了更多的思想,说 明信息是可共享的。
传递性
信息传递的特点
信息与物质、能量的本质差别主要体现在传递过程。
物质、能量:
传递(运输)时,从某点发出物质或能量后, 其自身的数量就减少。传递过程服从质量守恒或能 量守恒定律。
信息:
信源发出后,其自身的信息不减少,而且同一 信息可同时供给多个信宿。(这一特性称为信息共 享性。)
❖ 新闻,通知,天气预报、情报、红绿灯等
真伪性
❖ 空城计 ❖ 增兵减灶 ❖ 手机获奖短信 ❖ QQ信息
小结
❖ 1、什么是信息 信息是客观事物存在的第三种基本形态, 也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信 息可以用来消除客观事物的不确定性,从 而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科学决策,指导人 们的行动。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广饶一中三区 汤占华
❖ 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
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 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 求如下:第一,每个队 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 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 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 斤;第二,队员都是由 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 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 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 内从森林里走出来。问 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 合适?
❖ 问题:什么是信息呢?
信息、物质、能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特别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 质,也不是能量”,它是区别去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 源。
❖ 物质和能量是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保障,难到信息 也是我们生存的保证吗 ?
香农的观点
❖ 1948年,信息论的奠基人之一,香农提出:信息用来消除不 确定的东西。
❖ 可见,信息与物质和能量一样,是我们生存的保障,丰富多 彩的生活是离不开信息的。
信息的主要特征
一 价值相对性 二 载体依附性 三 传递共享性
四 时效性 五 真伪性 七 普遍性
价值性
❖ 有两家鞋厂分别派了一位推销员到一个岛上推销鞋,他们上 岛后发现岛上居民一年四季都光着脚。一家鞋厂的推销员失 望的给公司拍电报:“岛上无人穿鞋,没有市场。”然后他 就回去了。而另一家鞋厂的推销员则心中大喜,他也给公司 拍了一份电报:“岛上无人穿鞋,市场潜力很大,请速寄100 双鞋来。”他把凉鞋送给了岛上的居民,岛上的居民穿上之 后都觉得很舒服,不愿再脱下来,他为公司赢得了市场。
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 中国将出兵朝鲜
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一段情节。许云峰 到沙平书店后,见书店多了一张床铺,问陈松林, 知道书店新收了店员郑克昌,又发现郑表现异常, 经常很晚才归,当晚来电话说11点才能回店,许马 上意识到郑是特务,书店已经暴露,并决定立即撤 离书店。陈松林意识不快,但接收决定,莆志高将 信将疑,不听忠告,结果被捕,最后叛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