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选修三 原子结构 PPT

化学选修三 原子结构 PPT


若某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
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该元素基态原子中共有3个电子 B、该元素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 C、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3个电子 D、该元素原子M能层共有8个电子
当镁原子由1s22s22p63s2变为1s22s22p63p2时,
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 )
A、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吸 收能量
写出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1)29Cu —————— (2)16S —————— (3)34Se —————— (4) 20Ca —————— (5)24Cr —————— (6) 30Zn ——————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104s1;(2) 1s22s22p63s23p4 (3) 1s22s22p63s23p63d104s24p4;(4) 1s22s22p63s23p64s2 (5) 1s22s22p63s23p63d54s1;(6) 1s22s22p63s23p63d104s2
能 层K L
M
N
能级: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2 最多电子数 2 6 2 6 10 2 6 10 14
⑴同一能层里,能级的能量按s、 p、d、f的顺序升高,即E(s) ﹤E(p) ﹤E(d) ﹤E(f)
⑵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 始,而且能级数等于该能层序数。 如第一层只有一个能级(1s),第二 层有两个能级(2s和2p),依次类推。
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式子叫做电
子排布式,如钠的电子排布式为
(1) 1s22s22p63s1。
(2)
[ Ne ]3s1
书写电子排布式时,可以把内 层电子已达到稀有气体结构以 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 号表示。
试写出铁的电子排布式。
注意:在书写电子排布式时,能 层低的能级要写在左边,不能按 照填充顺序写。因此,铁的电子 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
下列能级符号正确的是:( A、D ) A、5s B、2d C、3f D、6p
构造原理和电子排布式
1、构造原理
构造原理: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绝大多数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 的排布都遵循下列顺序:1s、2s、 2p、3s、3p、4s、3d、4p、5s、 4d、5p、6s、4f…(如图所示)。构造 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 布。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有关屏蔽 效应和钻穿效应的内容了解产生 “能级交错”的原因。
比较多电子原子能级的能量大小关系
(1)2s﹤ 4s; (2)3p﹤ 3d; (3)3d﹥ 4s;
(4)4d﹤ 5d; (5)2p﹤ 3s; (6)4d﹤ 5f。
2、电子排布式
概念:在能级符号右上角用数字表
示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种表
B、镁原子由激发态 转化成基态,这一过程中释 放能量
C、转化后位于p能级上的电子的能量与转化前相 比能量降低
D、转化后镁原子与硅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化 学性质相似
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 吸收(基态→激发态)或释放(激发 态→基态)能量,光是电子释放的能 量的重要形式之一。不同元素的原子 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 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 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为原子光 谱。
电子排布图
和电子排布式一样,都是用来表示 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的。而且,更加 直观。
表示方法:用方框表示原子轨道,用箭 头表示电子。如11Na的电子排布图为
化学选修三 原子结构
能层和能级
1、能层
根据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不 同,按能量的差异将核外电子分成不 同的能层(n表示能层)。能层用符 号K、L、M、N、O、P、Q…表示。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2n2
想一想:能层和电子层是什么关系?
2、能级
在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的电子, 能量也可能不同。不同能量的电子 分成不同的能级,就好比能层是楼 层,能级是楼梯的阶级。能级的符 号和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够使 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
能量最低原理。
注意: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能层 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4s) ﹤E(3d)、E(5s) ﹤E(4d)、 E(6s) ﹤E(5d)、 E(7s) ﹤E(6d)、 E(5p) ﹤E(4f)、 E(6s) ﹤E(4f) …
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
1、泡利不相容原理原理
内容:每个原子轨道组多只能容纳两个 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用“↑↓”表示), 即每个原子轨道里不能同时存在两个完 全相同的电子。
2、洪特规则
内容: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 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 原子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这样整个 原子的能量最低。
s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
z
xpxzy源自xpyzy
y
x
pz
由图象可知:
1、s电子的原子轨道是球形的,p 电子的原子轨道是纺锤形的。 2、能层序数n越大,原子轨道的半 径越大。
3、不同能层的同种能级的原子轨 道形状相似,只是半径不同。
此外,你还能获得什么信息?
我们已经知道:ns能级最多能容纳2 个电子,np能级最多能容纳6个电子。 从图中我们了解到ns能级有一个原子 轨道;np能级有三个原子轨道。两者 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
基态与激发态、光谱
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 态的电子称为基态原子。如基态钠原子 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1
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 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 至较高能级成为激发态原子。例如:钠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若为1s22s22p53s2, 则说明2p能级上的电子吸收了能量跃迁 到3s能级上,此时钠原子处于激发态。
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1、电子云
概念:电子在原子核外的运动可以用电 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概率的大小来描述。 通常用小点的疏密程度来表示电子在原 子核外出现概率的大小。这种形象地描 述电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大小的图形称 为电子云图。
1s轨道的电子云示意图
2、原子轨道
概念: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出现概 率约为90%的电子云空间轮廓图 称为原子轨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