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上海高二地理等级考模拟试卷1.pdf
上海高二地理等级考模拟试卷1.pdf
一、选择题(共 40 分,每小题 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依据月相变化规律,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农历二十一(或二十二)晴朗的晚上,可观察到 的月相大致为
A. A
B. B
C. C
D. D
2.2016 年 10 月 19 日长征二号 F 遥十一运载火箭与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天宫
二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交会对接时,最可能干扰“天宫二号”实验室与地面指挥
成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水平
B.文化传承
C.城市职能
D.平原地形
12.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学海无涯
A.人均资源消费水平
B.科学技术水平
C.自然资源与环境状况
D.地区开放程度
13. 郊区城市化产生的交通“潮汐现象”是指每天早晨进城方向交通流量大,反向流量小,
傍晚则反之。为此,交通部门设置了“潮汐车道”,以分解交通流量,缓解城市的交通
6. 旧金山(约 37°N)是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的海港城市。旧金山政府严格规定:所有楼房外
面都要有救生梯,以连接不同楼层的阳台,方便居民逃生。这种救生梯最主要应对的自
然灾害是
A.地震
B.飓风
C.洪涝
D.雪灾
7. 与正常年份相比夏季风强的年份,我国东部季风区容易出现的现象是
A.南方雨季开始晚
B.北方雨季开始晚
15.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全境多山,畜牧业是其经济支柱,其牧场畜牧业的形成主要
得益于该国
①气候温和
②平原广阔 ③人口众多
④优质牧草广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6. 山西省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采取的提升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发展铝土冶炼。
铝土冶炼工型 D.劳动力主导型
D.③④
二、综合分析题(共 60 分)
(一)“万里茶道”是历史上继丝绸之路衰落之后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的国际商道, 目前处于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计划之中。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 分) “万里茶道”从我国福建武夷山出发,穿越了中国、蒙古和俄罗斯三个国家,沿途经历的各 段路程环境气候差异极大,地理特征各异。
A.青藏高原文化
B.云贵高原文化
C.华南妈祖文化
D.四川盆地文化
19.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最能体现下图所示的 区域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的地区是 A.长江三角洲
学海无涯
B.珠江三角洲 C.江南丘陵 D.青藏高原
20. 依据“1984 年—2009 年新疆某县人口、牲畜增长及草场退化情况”表,分析导致该县草 场退化的原因主要是
C.南方降水增多
D.北方降水增多
8.科学家们多年前就已经发现了尘土从撒哈拉沙漠向亚马孙流域转移的现象,非洲撒哈拉
沙漠尘埃被搬运到亚马孙雨林地区主要借助于
A.东北信风带
B.东南信风带
C.北赤道暖流
D.南赤道暖流
9.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与降雨量的季节变化
基本一致,且河流的枯水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段是
A.珠江中下游
B. 长江中下游
C.北非尼罗河下游
D. 南美亚马孙河河口
10.一个地区的气候类型可以根据经纬度位置、地形、该地气温和降水量季节变化特征等进 行判断。下图中里约热内卢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11.内环、中环、外环、郊环……上海城市空间不断向四周扩展。影响这种城市空间形态形
压力。“潮汐车道”大多设置在
A.市区中心
B.商业区附近
C.机场附近
D.郊区进城干道
14.“南果北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南方的火龙果、香蕉、荔枝、杨桃、木
瓜等水果不断在京、津、鲁、新疆等地种植。“南果北种”得以成功实施主要依赖于
A.全球气候变暖
B.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
C.国家政策的支持
D.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17. 微商是基于微信的一种社会化移动社交电商模式。与传统商业区位相比,对微商影响较
小的区位因素是
①交通
②市场
③集聚
④地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 中法合拍的电影《夜莺》主题之一是展示广西桂林、三江、阳朔好风光,其山清水秀的
喀斯特美景、壮族等少数民族风情让人印象深刻。该电影反映的地域文化区是
平滑,又十分陡峭,被当地人称“神钟山”的花岗岩景观。该景观岩体表面无气孔,矿
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①岩浆冷却较慢 ②岩浆冷却较快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
学海无涯
A. 海岭和海沟
B. 岛弧和海沟
C. 海岭和裂谷
D. 岛弧和裂谷
系统之间通信联系的是
A.云雾
B.太阳活动
C.流星
D.太阳辐射
3. 根据“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图”中某地两分日的
正午太阳高度及两至日的昼长时间,可以判断观测者所在城
市可能是
A. 上海(31°N)
B. 南非开普敦(34°S)
C. 北京(40°N)
D. 阿根廷别德马(40°S)
4. 额尔齐斯河上游峡谷处,有一种山体表面形态既圆润
蒙古国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学海无涯
21. 茶商从福建出发到蒙古国,沿途所见的自然景观变化主要表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说 明其形成原因。(4 分)
22. 茶商在穿越蒙古国到达恰克图边境过程中,发现从南向北自然景观差异较大,依次写出 这种变化,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4 分)
23. 茶商在沿途看到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现象。判断甲地所属的地域文化名称,并从饮食 文化方面描述其特点。(4 分)
学海无涯
高二(高三)地理
考生注意: 1、试卷满 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选择题和综合分析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学校、考场和座位号、班级。作答必须涂或写
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选择题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综合 分析题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牧民人口(万
人)
1984 2009
年
年
牲畜存栏量(万
头)
1984 2009
年
年
可利用草 场面积(万
亩)
与 80 年代相比 亩产草量下降
率(%)
草地退化 面积(万
亩)
草地退 化率
(%)
1.4
3.1 19.4
65
1800
25〜47
774
43
①人口增加 A.①②
②过度放牧
③全球变暖
④降水量增加
B.①③
C.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