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公司)质量管理制度
(范本)
第1章总则
第1条目的
为保证本公司质量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以确保提高产品质量,使之符合及市场的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质量控制目标
1)实现全年无重大质量事故
第2章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
第3条质量控制标准及检验规程的范围
1、原物料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
2、半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
3、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
第4条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的制定
1、各项质量标准
质量技术部会同生产部、销售部及有关人员并参考①国家标准②行业标准③国外标准④客户需求⑤本身制造能力⑥原物料供应商水准,制定原物料、在制品、成品质量标准,呈总经理批准后交有关单位凭此执行。
2、质量检验规程
质量技术部会同生产部、销售部及有关人员并参考原物料、半成品、成品质量标准,制定其检验规程,并制定检验记录表,呈总经理批准后交有关单位凭此执行。
第5条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的修订
1、各项质量标准、检验规程若因①机械设备更新②技术改进③制程改善④市场需要⑤加工条件变更等因素变化,可以予以修订。
2、质量技术部每年年底前至少重新校正一次,并参照以往质量情况会同有关单位检查各料号(规格)各项标准及规程的合理性,予以修订。
3、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修订时,予以修订应填写《质量标准及检验规范制修订表》,说明修订原因,并交有关部门会签意见,呈总经理批示后,始可凭此执行。
第三章仪器管理
第6条仪器校正、维护计划
1、周期制定
仪器使用部门应依仪器购入时的设备资料、操作说明书等资料,填制《仪器校正、维护基准表》设定定期校正维护周期,作为仪器年度校正、维护计划的拟订及执行的依据。
2、年度校正计划及维护计划
仪器使用部门应于每年年底依据所设定的校正、维护周期,填制《年度校正计划》、《年度维护计划》做为年度校正
及维护计划实施的依据。
第7条校正计划的实施
1、仪器校正人员应依据《年度校正计划》执行日常校证,精度校正作业,并将校正结果记录于《仪器校正记录表》内。
2、仪器外协校正:有关精密仪器每年应定期由使用单位通过质量技术部申请委托校正,并填写《委托校正单》以确保仪器的精确度。
第8条仪器使用与保养
1、仪器使用人进行各项检验时,应依《检验规程》内的操作步骤操作,使用后应妥善保管与保养。
2、特殊精密仪器,使用部门主管应指定专人操作与负责管理,非指定操作人员不得任意使用(经主管核准者例外)。
3、使用部门主管应负责检核各使用者操作正确性,日常保养与维护,如有不当的使用与操作应予以纠正教导。
4、各生产单位使用的仪器设备(如电子称)由使用部门自行校正与保养,由质量技术部不定期抽检。
5、仪器保养
1)仪器保养人员应依据《年度维护计划》执行保养作业并将结果记录于《仪器维护记录表》内。
2)仪器外协修造:仪器保养人员基于设备、技术能力
不足时,保养人员应填立《外协修造申请单》并呈主管核准后送采购办理外协修造。
第四章原物料质量管理
第9条原物料在采购进厂入库前须通知质量技术部门进行常规检查,本着随时进厂随时检验的原则,不得延误。
第10条质量检验员要严格按照有关质量检验标准及检验规程进行检验。
第11条检验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不得马虎粗心,防止漏检和错检,更不能弄虚作假。
第12条检验人员对每次的检验结果,应如实填写检验记录单上,并签署本人姓名作为责任依据。
第13条进料检验时,若判定原物料不合格,需填制《质量异常处理单》,报主管审批核准后,做出处理,必要时应通知采购部门联络客户处理。
第14条检验人员可在必要时对所检材料向相关部门提出改善意见和建议。
第15条回馈进料检验情况,及时把进料检验结果记录于《供应商质量记录表》,并每月根据原物料品名规格类别的结果统计于《供应商质量统计表》,提供给物资部作为选择供应商的参考资料。
第五章制程质量管理
第16条生产部门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质量做到四不:不合格的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制品不转序,不合格的成品不包装,不合格的成品不入库。
要及时发现异常,迅速处理,防止损失扩大。
第17条为保证产品质量,生产车间和质量技术部门应加强工艺管理,要不断地提高工艺质量,强化工艺纪律,做好工艺文件的控制、工艺更改的控制、特殊工序的控制、不合格品的控制和工艺状态的验证工作,使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的控制状态,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不合格品。
第18条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把关要实行三检制:自检、互检和总检。
1)自检:由各工段班组内部按照质量标准在生产过程中对自己生产加工对象进行控制把关。
2)互检:车间内部各工段班组之间的实行下道工序接到上道工序时应检查上一工序的制品质量是否合格方能继续作业。
3)总检:由质量技术部进行总体把关进行检查。
第19条质量技术部制程检验员对各在制品制程均应依《工艺操作规程》和《各车间检验规程》的规定实施工艺巡查检验,以提早发现异常,迅速处理,确保操作规范性及保证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