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下面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比较文学所具有的作用(A)A 比较文学研究创造了“世界文学”的时代。
B 比较文学使文学研究的视野和范围更扩大了。
C 比较文学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学的共同规律。
D 比较文学研究能使各民族增强相互了解。
2、下面哪一项是法国学派的特点( B )A 法国学派重视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
B 法国学派重视具有事实联系的影响研究。
C 法国学派认为各民族的文学没有优劣之分。
D 法国学派最早倡导了无事实联系的平行研究。
3、下面哪一项,与美国学派的产生没有关系(C )A 第二次大战后,美国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已经不亚于欧洲。
B 在20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在美国兴起了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思潮,名为“新批评”。
C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的强大,美国人认为美国的比较文学已经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D 美国学派不满意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欧洲中心论”4、下面哪一项属于文类学研究的问题( C )A 《西游记》在个别情节上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相似之处。
B 孙悟空与神猴形象的关系。
C 《西游记》与《罗摩衍那》在叙述方式和体裁形式上的不同。
D 《西游记》中人物形象的变异问题。
5、下面关于媒介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媒介学研究接受国在接受过程中所受的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 媒介学研究文学影响的传播过程。
C 媒介学研究以翻译为主的传播手段。
D 媒介学主要研究媒介者、媒介工具和媒介过程。
6、形象学十分强调对“主观性”的分析,下面对这种主观性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A 形象学十分注重对主观性进行分析,因此,形象学就没有什么客观依据可言。
B 在形象学研究中,我们必须把握当时民众的社会心理。
C 一个国家之所以对某一个国家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想象,它的文化传统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D在形象学的研究中,一定要兼顾对历史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只有这样,形象学的“主观性”才不至于走向极端。
7. “乌托邦想象”产生的动因是( C )A 认为只有本民族的文化才是最优秀的文化。
B 无意识地通过贬低别民族的文化而赞美本民族的文化。
C 对本民族的制度和文化感到不满意,而向往更美好的社会。
D 这样的向往满足了人们的一些梦想。
8、佛教对中国文学具有多方面的影响,下面哪一项属于文类方面的影响?( C )A 佛教里包含着很多神异的故事,这些神异故事有很多被《搜神记》等志怪小说所收罗进去。
B 佛教进入中国以后,大大刺激了一部分中国诗人的宗教意识,因此,在诗歌中,很多带有佛教意味的诗出现了。
C 佛经变文不仅直接导致了民间说唱形式的出现,而且影响了后来话本、词话等说唱形式的文学的出现。
D 《西游记》中的很多神魔形象都有佛教故事中类似形象的影响。
9、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主题学研究的范围?( D )A 具可比性的不同民族的作品之间所包含的人物形象。
B 诗歌中间所包含的意象的相似。
C 相似的故事情节。
D 大致相似的体裁类型。
10、下面有关比较文学的“译介学”的研究对象的说明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C)A 译介学就是研究文学翻译和其他翻译作品。
B 译介学就是研究文学翻译中出现的各种变异现象。
C 译介学主要研究一个作品从一种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语言,从一种文化环境中进入另一种文化环境时所产生的种种变异现象。
D 译介学主要研究文学翻译的语言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原作语言的蕴含。
11、下面所列举的在文学翻译中的词的文化意义不同的几种现象中,哪一种是文化意义增加的例子。
( C )A 象“阴阳”、“道”、“气”这样一些词,很难在西方语言中找到等价的词。
B 西方人把银河系叫做“Milky Way”,而中国则把它叫做“银河”。
C 美国的小说《麦迪逊县的桥》,被翻译成中文后,成了《廊桥遗梦》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D “狗”在中国往往被用在贬义词当中,而西方通常不带有这样的贬义。
12、比较诗学的出现时期是( D )A 比较诗学在亚里士多德以后就有了。
B 比较诗学在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出现以后就有了。
C 比较诗学在中西比较诗学出现以后才出现。
D 比较诗学在美国学派出现以后才出现。
13、下面哪一项属于文类方面的影响( A )A 中国以前没有十四行诗,中国的十四行诗是从西方引进的。
B 自从《唐?吉诃德》进入中国以后,“唐?吉诃德”就成为了举止行为可笑的代名词。
C 赫尔岑写作的激情,对巴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D 古代印度人十分富于想象力,这刺激了中国作家想象力的发展。
14、下面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比较文学学科产生的条件:( C ) A 随着资本主义对世界市场的开拓,过去那种各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打破了。
B 不管各民族、各种族的差异如何,在它们中间总是具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C 因为文学都是语言的艺术,也都是对于生活的反映。
D 各民族都经历了大致相似的历史发展阶段。
15、下面关于中西比较诗学的阐释学的必要性的陈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 A 因为中国古代的诗学理论都是一些深奥难懂的东西。
B 因为中国古代诗学常常是感悟式的,缺乏理论的系统性。
C 因为中国古代诗学的一些理论从今天看来,往往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这给实际应用带来了困难。
D 中国古代诗学的理论很深刻,我们必须对它加以现代的转换,使它为全世界的文学事业服务。
16、下面关于比较文学的亲缘关系的阐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 A 只要一个作家阅读过外国的文学作品,这个作家与他所阅读的外国作家就是具有亲缘关系的。
B 一个国家的文学思潮传入到另一个国家,那么这两个国家就是具有亲缘关系。
C 一个作家的创作对另一个国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影响,这两个国家就是具有亲缘关系的国家。
D 国际间的会议、访问、参观游览等,只有对作家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就可视为在文学上具有亲缘关系。
17、下面哪一项表明鲁迅的小说《伤逝》对《玩偶之家》的主题进行了改造。
( C ) A 《伤逝》思考了妇女在封建家庭中的命运问题。
B 《伤逝》中的女主人公亦是从家庭中出走的。
C 《伤逝》中的女主人公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因此她出走以后,不得已又回到了家中,最后葬送了自己的青春。
D 《伤逝》中并没有写到子君是涓生的玩偶。
18、下面是有关中国文学缺类研究的一些陈述,下面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A中国的爱情诗,尤其是文人的爱情诗,极少表现那种刻骨的相思,这与西方是不一样的。
B总的来说,中国的悲剧不甚发达,这一点应该是无可置疑的。
C完全按西方的理论来衡量,则中国可以说没有悲剧。
D长篇叙事诗也不甚发达,而西方的长篇叙事诗则数量惊人。
19、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文类有很多是在西方的影响下出现的。
下面关于中国现代文类的陈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C )A中国历来没有话剧这一形式,话剧是本世纪初从西方引进的。
B中国虽然很早就有长篇小说,但象《围城》那样的以一个人物的游历为核心而结构的长篇小说则显然受到西方“流浪体小说”的影响。
C中国古代也没有哲理诗,哲理诗也是从二十年代的“小诗”开始流行以后才出现的。
D中国古代有散文,也有诗,但是把散文和诗结合起来的“散文诗”却是向外国学来的。
20、下面王维的一首诗表现了一种什么观念?( B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A 表现了一种宿命论的观念。
B 表现了一种宇宙空寂、生命短暂的观念。
C 赞美了生命的热烈。
D 表现了一种得道成仙的思想。
21、接受理论将它的重点放在“四要素”的哪一点上?( D )A 把重点放在作品内部的形式研究方面。
B 把重点放在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方面。
C 把重点放在社会环境对作家的制约上。
D 把重点放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上。
22、在宗教对文学的影响中,什么因素对文学的影响最为强烈。
( C )A 宗教中包含的传说、故事。
B 宗教中运用的一些象征手法。
C 它所灌输的一些宗教观念、情感。
D 宗教中包含的一些文学色彩很强的因素,如赞美诗、颂歌等23、在中国现代诸作家中,哪一个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关系最为密切?( D ) A 二十年代的谢冰心。
B 二十年代的李金发。
C 三十年代的戴望舒。
D 五四时期的郭沫若。
24、下面关于比较诗学的几个定义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D )A 比较诗学就是不同国家诗歌之间的比较。
B 比较诗学就是各个国家诗歌理论的比较。
C 比较诗学就是研究各个国家之间在文学理论方面的相互影响。
D 比较诗学就是将不同国家的文艺理论拿来相互比较。
25、刘若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些关于文学本体的的观念称为“玄学本体论”,下面关于“玄学本体”的陈述中,你认为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D )A 所谓玄学本体指的是一种模糊的“道”的观念。
B 所谓玄学本体指的是一种模糊的“天”的观念。
C 所谓玄学本体指的是一种模糊的形而上的抽象物。
D 所谓玄学本体指的是一种故弄玄虚的形而上的抽象物。
二、填空题1、法国最早的比较文学家是(布吕纳介)2、作为中国比较文学在新时期复兴的重要标志,钱钟书的比较文学巨着(《管锥编》)于1979年出版。
3、整体的放送者可以是一国文学文学的整体,也可以是一个时代的文学,还可以是一个文学流派和(某种思潮)。
4、形象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是从法国比较文学家(卡雷)开始的。
5、根据季羡林先生的观点,诗学发达的一共有三个大的地区,一个是中国,一个是(印度),还有一个就是今天欧洲的广大地区。
6、每一篇艺术作品都有(主题),但是不一定都能纳入某个母题。
7、影响研究又可分为三个类型,即誉舆学、渊源学、媒介学,这是把影响当作一个(输送过程)来进行分类的。
8、自发性质的比较文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罗马)。
9、鲁迅的长篇论文(《摩罗诗力说》)亦是中国近代一篇重要的比较文学论文。
10、个别的放送者可以是一个作家,也可以是一个作家的(某部作品)。
三、判断题1、比较文学既研究国与国、民族与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也研究其他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对文学的影响。
( Y )2、中国元代的戏剧《赵氏孤儿》在欧洲流传的过程十分复杂,要弄清这一过程需要收集大量的实证材料。
( Y )3、作家接受影响往往都是有意识的。
( N )4、“形象学”就是研究一国文学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外国人的形象的学问。
( N )5、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所谓“气”的概念,其含意很复杂,它有时候指人的主观才情,有时候指作品的风格,有时候指一种似乎先天存在的神秘的本体。
(Y )6、文学翻译中的“归化”现象,就是尽量地用译语国的文化和审美习惯将原作国的文化和审美习惯“吞没”。
( Y )7、作为美国学派的一个重要代表,雷马克认为,比较文学既要研究文学之内的相互影响和关系,也要研究文学以外的学科和知识对文学的影响。
( Y )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人物形象保尔在中国家喻户晓,类似的情形属于内容放送的一种。
(Y )9、在欧洲文学中,不同时代的作家,有很多借用圣经中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来进行创作,而在中国则很少这样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