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句类型

复句类型

复句的类型(一)并列复句并列关系表示两个或几个分句,分别叙说有关联的两个或几个方面,或同一事情的两个或几个方面。

并列复句可以分成两个小类:1.平列式表示的各个方面是并行的,既可以是两项并列,也可以是多项并列。

如:这是最旺的渔季,也是最热闹的海市。

老栓一面听,一面应,一面扣上衣服。

2.对待式只能是两项的并列,这两方面的关系不是并行的,而是相对的。

如:农民运销自己所产的农副产品,是搞活商品经济,不是什么投机倒把。

对待文化遗产,我们不是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而是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

(二)连贯复句连贯复句又叫顺承复句。

几个分句按照顺序说明连续的动作和相关的情况。

连贯复句大多是意合的,有时也可以使用一些表示承接的关联词语。

大家跳下车来,绕到车后,帮着推车。

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并列复句分句关系是平行的,按雁行式排列,分句次序可以改变而语义不变,时间上共存共现。

连贯复句分句关系是串联的,按鱼贯式排列,分句次序不能改变,否则语义也发生变化。

比较:小张爱唱歌,小李爱跳舞,小王爱曲艺。

(并列)小张唱了一支歌,小李跳了一个舞,小王表演了一段快板。

(连贯)(三)递进复句1.一般递进表示后一分句在语义上比前一分句更进一层。

(1)正递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更进一层。

如:我爱北京,我更爱秋天的北京。

对于一个学者来讲,不单要懂得希腊,还要懂得中国。

(2)反递前句和后句语义是相对的,后句从反面讲。

如:他不但没有赶紧退缩回去,反而腆着脸笑嘻嘻地走了过来。

他非但不想逃跑,相反,却直奔边防站而来。

2.衬托递进用相关的事物来对照比较而表示递进。

(1)弱衬以弱衬强,一般用否定式。

表示弱的况且不行,强的当然更不行了。

如:乘车不买票已经很不应该,况且又在车上大吵大闹。

也可以表示弱的行,强的更应该行。

如:这个时节,北京都已经下雪了,何况哈尔滨呢?(2)强衬以强衬弱,多用否定式。

表示强的不行,弱的当然更不行了。

如:如此复杂的程度,专业人员尚且难以胜任,何况一个业余爱好者。

(四)选择复句已选定某一项舍弃另一项。

(1)先舍后取这责任与其让李自成来负,毋宁让丞相牛金星来负。

文章与其长而空,不如短而精。

(2)先取后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宁可自己多做一些,也不能把工作留给别人。

2.无定选择说出两种或几种可能性,供人选择。

(1)相容选择表示选择项不是非此非彼,可以选其一,也可以都选。

如:是讽刺呢,还是嘲笑;是奚落呢,还是挖苦?连他自己也搞不清楚,只是觉得这样说了心里痛快。

(2)取舍选择取舍选择是不相容的,只能选择其一。

如:要么我们麻痹大意,让敌人来破坏捣乱,要么我们提高警惕,不让敌人有机可乘。

(五)补充复句后面的分句对前句进行解释、说明和总括,也叫解说复句。

一般靠语序表示,主要标志是冒号,也可以用逗号。

偶尔可用"反正,总之,总而言之"之类的关联词语。

1.补句式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死它,严寒冻不死它:这是松树的风格。

也许是她还不了解情况,也许是她不屑于过问,也许是她故意装糊涂,反正,她自始至终不提一字。

九斤老太庆祝了五十大寿以后,便渐渐的变成了不平家,常说伊年青的时候,天气没有现在这般炎热,豆子也没有这般硬:总之,现在的时世不对。

2.补词式历史上的战争有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

在这里可以听到最荒唐的新闻:某人怎么一口气吞下五根钉子,某人怎样同年逾古稀的老太太调情,某人又怎样突然长出了尾巴。

补句式和补词式可以配合使用。

如:有两种不完全的知识:一种是现成的书本上的知识,一种是偏于感性的局部知识,这两者都有片面性。

她的性格完全变了:平时喜怒无常,讲话喋喋不休,办事丢三落四,总之,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像换了一个人。

(六)因果复句表示前后分句之间存在着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1.解说性(1)先因后果几家本家大约已经搬走,所以很寂静。

因为水变成冰时体积增大,密度缩小,所以冰能浮在水面。

(2)先果后因鸡蛋之所以能孵出小鸡,是因为有其内部矛盾作根据的。

优秀的企业家之所以取得成功,就在于他们能看准形势,把握市场。

(1)据因推果既然他天不亮就已经从家里动身了,那么,他一定能在天亮前赶到工地。

(2)据果推因既然大家一致推举他为会长,可以肯定他平时在大家心目中的威信一定是比较高的。

(七)条件复句条件关系是偏句提出一个条件。

正句说明在满足这种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

1.假设条件表示偏句提出一个假设,正句说明在这一假设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结果。

(1)推测假设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假设,表示如果有偏句成为事实,就会有正句的情况。

a、现实式:多用"如果……就、只要……就、倘若、假如、……的话"等。

(只要)如果出到十元钱,就能买到一样荤菜。

(只要)要是大家都没有意见,就按原计划执行。

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b、虚拟式:假设的情况与事实相反,不能用"只要……就"。

(*只要)如果我是你的话,早就激流勇退了。

(*只要)要是你早些通知他的话,他昨天就能赶来了。

(2)反证假设表示同客观事实相反的假设,先假定如果不是这样,经过推断,回转来指明正是因为这样。

反证假设可以突出强调甲事对乙事的决定性影响。

如:那天晚上,要不是老娘下了他的蒙汗药,那北京姑娘就莫想活命了。

若不是出了那场斗殴事件,人们也许早已把他忘了一干二净了。

(3)断言假设这是从国外借鉴来的新兴的表示法,把既成事实当作假设,如果承认这一假设,就应该承认相应的结果。

如:a、解注式:对于我,如果说也有幸福的时代,那就是在农村度过的童年时代。

b、顺带式:对于一个知识分子,如果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那么书房也如其人。

c、对照式:如果金钱尚可以补偿的话,那么青春却是逝水难复了。

d、深化式:如果说入学之初,她与都市同学们相形之下的寒碜,使她深为自己的家乡而不甘,那么今天,她的寒碜更使她为自己的民族而哀痛了。

2.特定条件(1)充足有这个条件就会有相应的结果。

没有这个条件,也不一定没有这个结果。

如:在正常的大气压下,只要达到摄氏零度,水就会结冰。

(2)必要必不可少的条件,有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相应的结果,没有这个条件就不会有这个结果。

如:只有到了春天,你才能在这里看到漫山遍野的杜鹃花。

3.周遍条件表示排除一切条件,即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相应的结果。

如:无论你怎样劝说做思想工作,他也不会改主意。

不管他信不信,事实总是事实。

条件句所表示的条件一般都是未然的,说话人提出某一条件时,这一条件尚未实施。

但有时条件句也可以是已然的。

把既成事实当作条件,以突出和强调结果。

如:他(白天明)……是不懂姑娘的心,还是巧妙的拒绝?拒绝吧,一千次,一万次,只要你活着,只要你没结婚,我就要用爱心拥抱你,用爱情的火焰熔化你。

(八)转折复句表示正句的意思与偏句相反和相对,一般都要用关联词语。

1.重转偏句和正句之间的语义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如:虽然开头往往会受到种种阻碍,但是新生事物归根到底要取得最终胜利的。

九斤老太虽然高寿,耳朵却还不聋。

2.平转偏句和正句之间的语义并不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是相对的。

如:作者"所言者小",而读者"所见者大",这就是我执笔时的一点微末的希望。

我们不能为了赶进度而鲁莽从事,当然也不能裹足不前。

3.轻转偏句和正句之间的语义基本一致,后面的转折只是对前句附加一个说明和修正,补充一下而已。

如:他身体已基本康复了,只是偶尔还有一点咳嗽。

她基本上同意了他的求婚,不过还有一个小小的条件--暂时保密。

(九)让步复句就是转折加上假设。

即使你心里感到很不满意,也不能有丝毫的表示。

就是顶头上司批条子,他也不肯买帐。

遇到这种情况,纵然你有天大的本事,也难谈清。

就算我能为你保密,别人早晚也会知道的。

(十)目的复句表示偏句提出一种行为,正句说明目的。

1.正目的想要达到的结果。

如:稿件字迹要清楚,以便工人能顺利排版。

你先把大家的意见整理归纳一下,明天好向领导汇报。

2.负目的想要避免的结果。

如:考试前要做好准备,以免到时手忙脚忙。

没事少去打扰,免得人家讨厌。

正负目的可以连用。

如:我时刻告诫自己,不要去碰撞她的伤痕,以免伤害人家的自尊心,好让她挺起胸膛走路,直起腰杆做人。

常见关联词复句分类1.转折关系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 不是……而是……2.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便…… 、要是……那么…… 、倘若……就……、既然……就……3.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即使……也……4.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5.并列关系不仅……而且……、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6.承接关系一……就……、起先……后面……7.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8.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目的是偏句表示一种行为,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

例:你快让他进去,以免闹情绪。

取舍在两件事情中衡量得失,选择其中的一件,舍弃另一件。

与其……,不如(无宁、宁可);宁可(宁愿)……(也)不(不愿)。

偏正关系复句由正句和偏句两部分组成。

正句与偏句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有主有次。

正句承担了复句的基本意思,是基本的、是主要的;偏句修饰或限制主句,是辅助的、次要的。

1.转折复句 转折复句的偏句是提出某种事实或情况作为前提,正句转而叙说与偏句相反或相对的意思,正句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真正意图。

一般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

根据转折程度的差异和关联词语使用的不同,转折复句分为重转句和轻转句两类: ①重度转折 重度转折句中,分句之间的对立明显,转折语气浓重,常用前后呼应的关联词语,如:虽然(虽、虽是、虽说、虽则、尽管)……但是(可是、然而、却、也、还、而)…… 父亲的文化虽说不高,却能写一笔好字。

尽管这套衣服不是很高档,但穿在她身上别提多好看了。

②轻度转折 轻度转折句的分句之间意思上没有明显的对立,转折语气很轻,一般是单用一个关联词语,如:可、可是、却、只是、不过、倒…… 刚刚下过一阵暴雨,不过现在就已经全晴了。

这道理听起来不错,可是你应该考虑自己的具体情况。

2.因果复句 因果复句的正句和偏句之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偏句说明原因,正句说明结果。

一般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

也有正句在前,偏句在后的。

①说明性因果 说明因果句是对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进行说明的复句。

偏句提出一种事实情况作为依据,正句表示这种事实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