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学院英语(翻译)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方向的学生经过四年本科阶段的学习,应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深厚的中西文化修养,熟悉中、英语言差别,熟练掌握口、笔译翻译技巧与策略,同时第二外语达到初、中级水平,从而能够胜任比较专业的英语口、笔译及初级水平的第二外语翻译工作。
本方向同时注重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因此该方向的毕业生也可进入政府、企事业单位及跨国公司等不同部门从事广义的与语言文字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工作。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1、学生具有外语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语言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
2、在基础阶段(1、2年级)应以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
制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为基准,使学生在英语语音、基础语法及听说能力上具备良好的素养,在第二学年能够在自愿基础上参加并顺利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组织的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3、在基础阶段,以语言技能课为主,同时指导学生按一定比例选修全校性的公选课、
素质教育选修课,以增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4、在高级阶段(3、4年级),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
制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在学生通过基础阶段的训练已经掌握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语言规律和文化知识的传授。
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包括连传技巧、同传培训,专题口译和笔译等。
5、鼓励处于高级阶段的学生在第四学年中自愿参加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
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组织的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6、在高级阶段还要指导学生上好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英语文字处理实习课及多媒体
教学课,使学生在从事企、事业单位和涉外单位的翻译、高校教学及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时,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7、作为大学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学生,原则上要以学院所提供的一门小语种作
为第二外国语。
三、授予学位
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程内总学时
五、专业核心课程
综合英语、英语泛读、英语写作、英语听说、连续传译、笔译、高级阅读、毕业论文写作、第二外语。
六、专业特色课程
口译系列课程(专题口译、国际会议同传、FGD同传)、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语言对比、计算机辅助翻译。
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一)
附表一:英语(翻译)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说明:
1. 翻译方向学生可选择翻译学院内其它方向(商务外语和对外汉语)的专业选修课。
2. 专业课中标▲的课程属于实践教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