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表知识交流
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表知识交流
1、大学数学如何与专业课衔接2、高职教材的编写如何与所教学相适应
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论函数的凹凸性与拐点的创新教学》,国家级,《科技创新导报》
《二面角的教学》、《立体几何-平行问题的教学》、《立体几何-角度问题的教学》、《立体几何-角度问题的教学》国家级,《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
黄庆波《围道积分法计算一种类型的广义积分》<科技创新导报>
唐艺川《高数复习积分部分》,<电大周刊>,《数学变换在工程中的应用拓展》<中国精密机械周刊>,刘召明《行列解法的再认识》,<科技创新导报>,《高职学生数学兴趣培养的几点体会》<科技创新导报>,海敏娟《关于独立随机变量和的卷积公式中的定线问题》《科技信息》
张祖科
男
1967.2
助教
本科、丝绸、6年
线代、概率论等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
海敏娟
女
1979.10
讲师
本科、信息与计算科学、8年
线代、概率论等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
吴白旺
男
1982.09
助教
本科、信息与计算科学、6年
高数、概率论等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
吴杰
男
1979.11
助教
本科、数学与应用数学、9年
线代、离散数学等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
1、学历结构:教学队伍全都具有本科学历。
2、职称结构:副教授:1人讲师:7人
3、年龄结构:全体教师均为48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教师队伍平均年龄为31岁。
4、师资配置情况:教师队伍中有教务处副处长1名,教研室主任3名,教学科长3名,师资配置比较合理。
5、所有教师教学效果好,学生满意率较高,年终考核优秀比重大。
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
杨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论函数的凹凸性与拐点的创新教学》,国家级,《科技创新导报》《二面角的教学》、《立体几何-平行问题的教学》、《立体几何-角度问题的教学》、《立体几何-角度问题的教学》国家级,《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
《浅谈如何激发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省级,《科技信息》
所在院系
机电工程学院
E-mail
yy@
通信地址(邮编)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数理教研室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经济数学、微积分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大学数学如何与专业课衔接
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相关论文: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论函数的凹凸性与拐点的创新教学》
2-3
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近五年来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涉及的领域、提出的教改项目和措施、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教改成果;
近五年来,教学队伍积极投身教学改革研究,教研活动涉及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内容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途径、考核评价等多个层面,形成了以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教学内容为核心,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途径、考核评价为辅助的综合性改革。
6、在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上有较大成果,现有多名教师已经是我室的骨干教师。
7、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1)派出去:为了培养中青年教师,同时为了学习别人教学的先进经验,我们多次选派中青年教师出去学习。(2)请(引)进来:为了提高中青年教师的素质,我校经常邀请国外专家来讲学,进行学术交流。(3)传帮带:我室制定规划,一方面,安排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针对性培养,让他们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另一方面,邀请部分的老教师参与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继续参与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附件一
编号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精品课程建设
立项申报表
二级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教研室数理教研室
课程名称应用高等数学
课程类型高职理论课(含实践)
课程负责人杨 勇
申报日期2011-3-20
教务处制
1.课程负责人[1]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名
杨勇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74年1月
最终学历
本科
职称
讲师
电话
学位
无
职务
教研室副主任
传真
任超
男
1983.08
助教
本科、数学与应用数学、5年
线代、高等数学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
徐健清
女
1983.3
助教
本科、数学与应用数学、5年
线代、高等数学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
李微
女
1980.12
讲师
本科、数学与应用数学、8年
线代、高等数学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
2-2
教学队伍整体情况
概述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主要成员的教学经历、年终考核成绩以及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
《浅谈如何激发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省级,《科技信息》
主编教材一套:应用高等数学(工科、经管类适用)
[1]课程负责人指主持本门课程建设的主讲教师。
2.教学队伍情况
2-1
人员
构成(含外聘
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历、专业、教龄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黄庆波
男
1978.03
讲师
本科、信息与计算科学、8年
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等大学数学的教学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院校中涉及面最广的一门基础课。我校自成立以来,《高等数学》课程便是我校大部分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这门课程的建设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才的质量,因此历年以来,我们充分重视《高等数学》课程的建设,通过许多人的艰苦努力,包括积极主动的参加教研会议,聘请教授来校开展专题讲座,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优化整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轻松愉快学习数学。
3.课程描述
3-1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随着国家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和重视,我国人才与国际接轨,高职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自谋职业,高职高等教育必须改变以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状况,把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作为重点。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开辟一种全新的适合高职高等数学教育的“工学结合”模式成为当务之急。
唐艺川
男
1963.9
副教授
本科、数学教育、
31年
高等数学、线代等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
陈华峰
男
1977.11
讲师
本科、数学教育、
11年
线代、离散数学等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
刘召明
男
1962.5.
讲师
本科、数学教育、
23年
高等数学等大学数学的教学
乔旭安
男
1977.7
讲师
本科、物理、8年
高等数学等大学数学的教学
《二面角的教学》《立体几何-平行问题的教学》《立体几何-角度问题的教学》
《立体几何-角度问题的教学》《浅谈如何激发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重庆科创学院“骨干教师”、重庆科创学院优秀教师一等奖
重庆科创学院课件比赛二等奖、重庆科创学院论文比赛三等奖
1-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