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张茂荣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如图所示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剪子B.筷子C.起瓶器D.独轮车2.下列物理量不是用“比值法”定义的是A.功率B.机械功C.比热容D.热值3.夏天,海边的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水的这一特性的是A.炎热的夏天常常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B.北方春天的夜晚,农民往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C.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用水做工作物质D.城区建造人工湖以降低“热岛效应”造成的夏季高温4.下列生活中的物理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以正常速度骑自行车的功率为1kWB.把2个鸡蛋匀速举高1m做功20JC.教室里一盏日光灯的工作电流约为0.18AD.假如没有摩擦,动滑轮机械效率是100%5.如图所示,小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桶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A.W1=W2,η1=η2B.W1=W2,η1<η2C.W1<W2,η1>η2D.W1>W2,η1<η2第1题图6.如图所示,将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摆球在A、C两点间来回摆动,B为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A点到B点,摆球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B.从B点到C点,摆球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C.摆球在摆动过程中所经各点的机械能均相等D.摆球在B点的机械能最大,在A、C两点的机械能最小第5题图第6题图第7题图7.如图所示,若开关S闭合后,发现灯L1、L2均不亮。

小华同学利用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故障,当她将导线连接在灯L1两端时,两灯均不亮;将导线连接在灯L2两端时,灯L1亮而灯L2不亮,由此可以判断A.灯L1短路B.灯L2短路C.灯L1断路D.灯L2断路8.鉴于手扶电梯安全事故频发,为了提升电梯的安全性能,需在电梯上下两端均装有一个制动按钮.每个按钮相当于一个开关(按下按钮即断开开关),当电梯出现故障时,按下任意一个按钮,电梯立即停止工作.下列电路图能实现上述目标的是A. B. C. D.9. 如图所示,是小球在地面弹跳的情景。

小球在A点的机械能为120 J,当小球由A 点运动到B点时,机械能变为100J,则小球由B点运动到C点时,其机械能可能为A.120JB.100JC.90JD.80J10.如图,小明用一轻质杠杆自制简易密度秤的过程中,在A端的空桶内分别注入密度已知的不同液体,改变物体M悬挂点B的位置,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M悬挂点处标出相应液体的密度值。

下列关于密度秤制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每次倒入空桶的液体体积相同第8题图B.秤的刻度值向右越来越大C.减小每次倒入空桶的液体体积,秤的量程会增大D.悬点O适当右移,秤的量程会增大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1题图11.把一乒乓球压入盛有水的烧杯底部(如图所示),松手后,乒乓球上升至水面最后漂浮在水面上。

乒乓球在上升的过程中,它的机械能不断增加。

下列关于乒乓球机械能来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由水的内能转化来的 B.是由水的重力势能转化来的C.是由乒乓球的内能转化来的 D.是由乒乓球的化学能转化来的12.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叫做动车.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也叫拖车)编成一组,就是动车组.假设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等.若l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30m/s;则6节动车加2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A.80m/sB.90m/sC.100m/sD.120m/s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6分)二、填空题(本题有10小题,每空1分,共26分)13.如图甲所示,用扳手拧螺帽时,图▲的握法更有利于拧紧或松开螺帽,原因是▲.如图乙所示,当升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旗子就会徐徐上升.这是由于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它能改变力的方向,但▲(选填“能”或“不能”)省力.第13题图第15题图14.电饭锅工作时主要是将电能转化成▲能;蓄电池也可以充当电源,当其对外供电时,将▲能转化为电能.15.如图所示,用活塞式打气筒为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会发现气筒的筒壁发热,说明筒壁的内能▲,使气筒壁内能发生变化的方式有▲。

16.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酒精炉中装有100g的酒精,若燃烧掉一半,放出的热量为▲J,剩余一半酒精的热值为▲ J/kg.17.街道上的路灯同时发光同时熄灭,据此▲(填“能”或“不能”)判断其连接方式.如果看到其中一盏灯因故障而熄灭,但其他路灯依然发光,由此可以断定路灯的连接方式为▲联(填“串”或“并”);每个用电器和控制它的开关的连接方式为▲联(填“串”或“并”).18.如图是一把既能吹冷风又能吹热风的电吹风简化电路图,图中A是吹风机,B是电热丝。

将插头插入插座,若只闭合开关S1,电吹风吹出的是▲风;当开关S1、S2同时闭合,电吹风吹出的是▲风,此时吹风机和电热丝是▲联。

第18题图第20题图第21题图19.小霞同学提着30N的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走了50m,她在这个过程中对书包做了▲ J的功,后来她用了5s时间乘电梯从1楼到了4楼(每层楼高约3m),在这个过程中,她对书包做功的功率约是▲W.20.如图所示,工作中的四冲程汽油机正处于▲冲程,该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能,若该汽油机每秒完成40个冲程,则每秒它对外做功▲次、飞轮转过▲圈.21.工人师傅常常利用斜面把重物搬运到汽车上,如图所示,汽车车厢底板距地面高度h=1.5m,斜面长度s=3m,现用力F沿着斜面把重为2000N的货物匀速直线拉到车上。

若斜面机械效率为80%,则实际拉力F为▲N,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为▲N.22.某人在动物园内,用弹簧测力计称出了一头大象的重量,在称象过程中,他用到吊车、铁笼和一根很长的槽钢等辅助工具,操作步骤如下:a.如图甲所示,将铁笼系于槽钢上的B点,当吊车吊钩在槽钢上的悬吊点移至0点时,槽钢在水平位置平衡.b.将大象引入铁笼,保持吊钩悬吊点O点和铁笼悬挂点B点的位置不变.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住槽钢的另一端,使之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测得OB=6cm,OA=900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0N.根据上述数据测出了大象的重量.第24题图(l)大象的重量为 ▲ N .(2)设计步骤a 的目的是 ▲ .第22题图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共50分.解答24、25题时应写出解题过程)23.按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站在地面上,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并用它提升物体,请在图中画出绕绳的方法.(2)如图所示,使用羊角锤拔钉子,动力作用在锤柄上A 点.请作出拔钉子时所用最小动力F 及力臂的示意图.(3)如图所示,根据标出的电流方向,将电池组和电流表,分别填入电路图的空缺处,填进后要求灯泡L 1和L 2并联,且都能发光.第23(1)题图 第23(2)题图 第23(3)题图24.小伟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升480N 的重物G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为200N .重物在10s 内匀速上升了3m .(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小伟做的有用功(2)小伟做的总功(3)小伟做功的功率(4)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5.用燃气灶烧水,燃烧0.5千克的煤气,使50千克的水从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 .求:第26题图 (1)0.5千克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水吸收的热量;(3)用燃气灶烧水的效率.26.小辉和小石一起“研究杠杆平衡条件”:(1)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如图甲所示,这时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 (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 。

(2)如表丙所示,是“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记录结果.(3)小辉分析数据得出的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小石分析数据得出的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认为 ▲ 的结论正确.为了帮助验证正确的结论,可以将图中的F 1改用弹簧测力计来拉,在实验中不改变拉力的 ▲ ,而改变拉力的 ▲ (此2空选填“作用点”、“大小”或“方向”),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将发现F 1·OA ▲ F 2·OB (选填“=”或“≠”),即可证明正确的结论.27.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滑轮组机械效率,记录数据如下表(1)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 ▲ 拉动弹簧测力计,表格中数据★= ▲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由记录数据分析,两次机械效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3)在匀速提升钩码的过程中,钩码的机械能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试验序号钩码/N 钩码上升的高度/m 绳端的拉力/N 绳端移动的距离/m 机械效率/% ①4 0.1 1.8 0.3 74.1 ② 6 0.1 2.4 0.3 ★第27题图28.小红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A .让同一辆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钻入并推动左侧开口的纸盒运动一段距离,比较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甲所示).B .让不同质量的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钻入并推动左侧开口的纸盒运动一段距离,比较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乙所示).(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 来知道小车动能大小的.(2)实验中的研究对象是 ▲ (选填“小车”或“纸盒”).(3)A 方案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 ▲ 关系,得到的结论是 ▲ .(4)小红想用B 方案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该方案是否合理? ▲ ,理由是 ▲ .29.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 ,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 两图进行实验,实验时要观察 ▲ 比较两种燃料的热值大小;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 ▲ 两图进行实验,实验通过 ▲ 反映物体吸热的多少.(2)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选用上图合适装置加热相同一段时间后,液体a 升温多,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液体a 与b ,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液体a 吸收的热量 ▲ (选填“大于”或“小于”)液体b 吸收的热量.(3)若甲图烧杯中为500g 的水,10g 酒精完全燃烧温度计示数升高了20℃,水吸收的热量是 ▲ J ,如果认为若酒精完全燃烧且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酒精的热第29题图第28题图第30题图 值是 ▲ J/Kg,算出的热值比标准值 ▲ .(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30.小明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1)实验时,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两灯都亮,但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确定两灯是串联还是并联,小明灵机一动,随意拆下一根导线,发现两灯都熄灭,因此他认定两灯是串联的,小明的方法是 ▲ 的(“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2)小明同学重新按图甲接好电路后,首先测量C 点的电流,当刚正确连接完所有的导线,两个灯泡立即发光,电流表指针偏向零刻度线左方,其原因是 ▲ 和 ▲ .(3)改进后,小明测出了C 点的电流.接下来,小明准备测量A 点的电流.请你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已知L 1的电流约0.3A )(4)实验结束后小明记录A 、B 、C 各点的电流值如下表所示: A 点电流I A /AB 点电流I B /AC 点电流I C /A 0.26 0.26 0.52根据表中数据,小明得出以下两个结论:①并联电路各支路电流相等;② ▲ .(5)请你对上述实验的不足之处进行评价,写出一点评价意见: ▲ .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