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名家简介
欧阳询作品
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 化度寺碑
颜真卿(唐代名臣、著名书法家)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 字清臣,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 颜师古五世从孙[1] 、颜杲卿从弟, 唐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 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中进士, 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 迁殿中侍御史。因受到当时的权臣杨 国忠排斥,被贬黜到平原郡任太守, 人称“颜平原”。肃宗时至凤翔授宪 部尚书,迁御史大夫。代宗时官至吏 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 “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 遭宰相卢杞陷害,被遣往叛将李希烈 部晓谕,凛然拒贼,终被缢杀。 颜真卿创立“颜体”楷书,与赵孟頫、 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 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 称为“颜筋柳骨”。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 “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 最便初学,号为“欧体”。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 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 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对书法 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 《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 法》。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 《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 》被 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历代楷书名家简介
河北省香河县 五百户镇第二小学 吴自刚
钟繇(三国时期政治家、书法家) 钟繇(yó u)(151年-230年),字元常。 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三国时 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 早年相貌不凡,聪慧过人。历任尚书郎、黄 门侍郎等职,助汉献帝东归有功,封东武亭 侯。后被曹操委以重任,为司隶校尉,镇守 关中,功勋卓著。以功迁前军师。魏国建立, 任大理,又升为相国。曹丕称帝,为廷尉, 进封崇高乡侯。后迁太尉,转封平阳乡侯。 与华歆、王朗并为三公。明帝继位,迁太傅, 进封定陵侯。太和四年(230年)卒,谥曰 成。 钟繇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是楷书(小楷) 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 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 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钟繇书法。与东晋书法 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南朝庾肩吾将钟 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在 《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
颜真卿作品
多宝塔碑 Leabharlann 姑仙坛记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
柳公权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 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 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唐代著名书 法家、诗人。历仕宪、穆、敬、文、武、 宣、懿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 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 师”。咸通六年(865年)卒,享年八 十八岁,赠太子太师。 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 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 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他的书法 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 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 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 雄浑之间,自创“柳体”,以骨力劲健 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 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存其诗五首, 《全唐诗外编》存诗一首。
王羲之作品
王献之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 小名官奴,汉族,祖籍山东临沂,生 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书圣王 羲之第七子。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 画家,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官至中 书令,为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大 令”,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 王献之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攻 草书隶书,也擅长绘画。他自小跟随 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 张芝,自创新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 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目其画为 “中品下”。
钟繇作品
荐 季 直 表
宣 誓 表
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 年),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 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人,后迁会 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 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 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 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 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 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 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 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 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 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 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亦善篆、隶、真、行、 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创“赵体”书,与欧阳询、 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著有《松雪斋文集》 等。
赵孟頫作品
真草千字文
赵孟頫
洛神赋(局部)
王献之作品
王献之洛神赋玉版十三行
欧阳询(唐朝著名书法家) 欧阳询(557年一641年),汉族,唐朝 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字信本, 楷书四大家之一。南朝梁太平二年(公 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 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 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 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 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柳公权作品
玄秘塔碑铭
柳公权 神策军碑
赵孟頫 赵孟頫(fǔ)(1254年—1322年7月29日),字子昂,汉族, 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 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太祖赵匡胤的11世孙、秦王赵德 芳的嫡派子孙。其父赵与訔曾任南宋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 西安抚使。南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 逸于江南”。元世祖赞赏其才貌,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 学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在济南 路总管任上,元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 《世祖实录》,赵孟頫乃被召回京城。鉴于元廷内部矛盾重 重,赵孟頫便借病乞归。大德三年(1299),赵孟頫被任命 为集贤直学土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至大三年(1310),受 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赏识,后官居一品,名满天下。卒赠 魏国公,谥文敏,故称“赵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