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2-13+第12章+诊断性试验
12-13+第12章+诊断性试验
Kappa值
一、评价诊断试验真实性的指标
1. 敏感度(Sensitivity,Se):灵敏度,是指由金标准 确定有病的病例组中,诊断试验检出阳性病例数的比例, 即“真阳性率”。 Se= a/(a+c)
2. 特异性(Specificity,Sp): 是指由金标准确定无 病的对照组内,经诊断性试验检出阴性结果的人数比例, 即试验的“真阴性率”。
(12-1)
注意:p为特异度时,n为对照组例数,p为灵敏度时,
n则是病例组例数。
【例12-1】 设某一新方法的敏感性为90%,特
异性为80%,a为0.05(双侧), δ=0.08, 则其样本含量为多少?
n =(uα /δ)p( 1-p ) 【例12-2】超声波对胆囊结石诊断的敏感性为
80%,特异性为60%,试问应检查多少病人,才能 具有统计学意义?设=0.05(双侧), δ =0.08
6. 预测值
试验结果阳性并不意味肯定有病,阳性结 果提示有病的机会取决于敏感性、特异性及患 病率。
在一定的患病率情况下,敏感性越高的试 验,阴性预测值越高;反之特异性越高的试验, 阳性预测值越好。 但患病率对预测值的影响要比敏感性和特 异性的影响更为重要。
阳性预测值和敏感性等之间的关系
用Bayes公式可反映阳性预测值和敏感性、特异 性及患病率之间的关系。 患病率×敏感性 阳性预测值=
二、联合试验
1. 平行试验 (parallel tests):
定义:亦称并联试验,同时做几种诊断目的相同的试验, 以期提高诊断水平。平行试验结果的判断标准是几个试验 中只要有一个阳性,就认为有患病的依据。 优点:提高了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降低了特异性和阳 性预测值,降低了漏诊率,提高了误诊率。
当诊断试验用于患病率很低的人群时,即使特异度 非常高的试验,在阳性结果中仍有相当大量假阳性发现。 同样,即使敏感性非常高的试验,当用于患病率很高的 人群时,阴性结果中会有不少假阴性出现。
一、评价诊断试验真实性的指标
7. 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LR):患者人群中试验 结果的概率与无病人群中试验结果概率之比。分: (1)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LR(+)): 是指有病人群中阳性结果的概率与无病人群中阳性 结果的概率的比值,即真阳性与假阳性率之间的比 值。
诊断试验研究的范围
包括:
◇
病因病原学诊断
◇
疾病病理和功能学诊断
◇
治疗效果判断指标
◇ ◇
药物毒副反应监测
用于普查,筛选无症状病人
诊断试验研究的意义
◇ ◇ ◇
正确认识诊断试验的特性、临床诊断价值 科学的解释诊断试验的各种结果 对合理选用诊断试验提供依据,避免凭经 验选用
◇
新的诊断试验需在应用中不断完善和修正
阴性(<80) 合 计
15 230
114 130
129 360
一、评价诊断试验真实性的指标
5.准确度(accuracy,Ac):符合率,粗一致性, 系诊断性试验检出的真阳性和真阴性例数之和占 总病例数的比例。 Ac= (a+d)/N
它反映诊断性试验上述两个基本特征――敏感性 和特异性。准确性高的试验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也 高,但不能反映敏感性和特异性单方面的情况。
三、样本含量估计
由预试验结果建立四格表
金标准 诊断性 试验 有病(+) 无病(-) + a b c d 合计 a+c b+d
合计 a+b c+d N
三、样本含量估计
样本大小(n)计算公式:
2 n =(uα /δ)p( 1-p ) α为第一类错误的概率 p为预期特异度或灵敏度; u由u界值表查得(单侧1.64;双侧1.96); δ为允许误差
二、评价诊断试验可靠性的指标
亦称重复性或精密度,是指某项诊断试验在完全相同情 况下重复进行时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
影响可靠性的因素
生物学变异
①不同观察者间的变异:表示不同观察者独立地检 查同一样本时所得结果不一致的程度。 ②观察者本身的变异:表示同一观察人员重复地检 查同一套样本时所得结果的不一致程度。
二、对象的选择和分组
病例
研究 对象
金标准
对照
筛选试验:研究对象为人群 临床诊断试验:研究对象可来自病例
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病例组:
不同病情(轻、中、重) 不同病程(早、中、晚) 不同类型(典型与非典型) 不同临床表现(有或无并发症) 对照组: 选自其他病例,特别是无该病,但易于混淆的 病例,在试验的初级阶段也可选正常人作为对照
试验的选择
Se与Sp均高的试验通常用于病情十分危急,
需要尽快做出特殊处理的疾病。
例如对急性中毒者应尽快以Se与Sp均高的
试验找出毒物,以便及时采取特殊治疗。
第三节 提高诊断试验临床价值的策略
正确估计验后概率
增加验前概率
联合实验
一、验后概率
验前比PO= P/(1-P)=0.5/1-0.5=1 验后比=PO· LR= 17.6= 7.6 验后概率 =验后比/(1+验后比)=7.6/1+7.6 = 0.88 该患者测定CPK后,其心肌梗死的患病概率从验前 的50%上升到验后的88%。由此可见,如果事先测 出一些诊断性试验的似然比,就能帮助我们计算患 者患某病的概率,有助于作出正确的诊断。
[12-3] 某医院收治急性心前区疼痛疑诊急性心肌梗 死患者360例。为研究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对急 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在经冠脉造影或心电图(金 标准)确诊的基础上,同步检测患者CPK,设诊断异 常界值为≥80u/L,结果见表12-2。试分析其Se与Sp。
表12-2 CPK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CPK(IU/L) 阳性(≥80) 心肌梗死 215 无心肌梗死 16 合计 231
Sp= d/(b+d)
一、评价诊断试验真实性的指标
3. 误诊率(misdiagnosis rate)
亦称假阳性率(α),理想的α=0。 α=b/(b+d)100%=100% - Sp
(12-4)
4. 漏诊率(misseddiagnosis rate)
亦称假阴性率(β)。理想的β=0 β=c/(a+c)100%=100%-Se (12-5)
患病率×敏感性+(1-特异性) ×(1-患病率) 患病率的不同,诊断试验的预测值也有很大的差别。 因此在不同的医疗单位应用诊断试验,可有不同的情 况,例如酸性磷酸酶诊断前列腺癌,敏感性为70%,特异 性为90%。应用于不同人群因患病率不同,其阳性预测值 差别极大。
患病率与阳性预测值的关系
患病率(1/10万) 一般人群 男性75岁以上 临床触及前列腺结节 35 500 50000 阳性预测值(%) 0.4 5.6 93.0
(教学时数:4h)
诊断试验(diagnostic test):临床用于确定或排除疾病的 试验或检查方法,是各种诊断试验室做出正确诊断的必备条件。
前 言
为了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1)不断研究高水平的诊断试验供临床应用
(2)对现有的诊断试验进行科学的评价,研究 其特征和临床诊断价值,以指导临床应用。 诊断性实验包括实验室、体查、影像、内镜、综 合标准等
2
指划分判断诊断试验结果阳性或阴性的界点
四、诊断试验界点的确定
▽A分布:两个界点(a b) ▽ B分布 :一个界点(c)
▽ C分布:一个界点(d)
▽ D分布 :两个界点(e f)
五、偏倚的控制
▽ ▽ ▽ ▽
选择偏倚的控制:金标准选择 信息偏倚的控制:盲法同步测试所有对象 混杂偏倚的控制:统计学方法进行设计与处理 观察偏倚的控制:盲法评价实验结果
一、评价诊断试验真实性的指标
6.预测值(predictive value,PV):预告值或验后概率 (可能的试验后概率),分: (1)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V(+)): 系指诊断性试验检出的全部阳性例数中,真正患病的例数所 占的比例,即从阳性结果中能预测真正患病的百分数。 PV(+) = a/(a+b) (2)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PV(-)): 系指诊断性试验检出的全部阴性例数中,真正没有该病的例 数所占的比例。 PV(-) = d/(c+d)
⑵测量变异:是测量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变异, 包括来自观察者的变异和来自测量工具的变异 及来自研究对象的生物学变异。
二、评价诊断试验可靠性的指标
标准差(s)或变异系数(CV):评价定量资料可靠性。
符合率(agreement rate for observation,ARO):两名 观察者对同一事物的观察或同一观察对象对同一事 物2次观察一致的百分率。评价定性资料可靠性
(12-13)
三、常用评价指标间的关系
灵敏度与漏诊率的关系
Se与β 二者的和为1,β 愈小,Se越高
特异度与误诊率的关系
Sp与α 二者的和为1,α 愈小,Sp越高
三、常用评价指标间的关系
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关系
多数情况下,Se与Sp成反比
预测值与特异度及灵敏度的关系
诊断试验的PV与Se、Sp及受试人群的患病率
7. 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LR):
7. 似然比(ood ratio,LR):
7. 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LR):
7. 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LR):
7. 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LR):
LR(+) =
a/(a+c)
b/(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