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龙江省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

黑龙江省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

黑龙江省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谒见/阻遏枢纽/忸怩蓬蒿/竹篙殉国/徇情枉法B.瓦砾/闪烁污秽/晦气绯红/芳菲诋毁/坦荡如砥C.阡陌/纤细譬如/偏僻摇曳/拖拽儒学/妇孺皆知D.陨落/殒命闲暇/瑕疵滑稽/畸形侍奉/恃才放旷2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宽宥yòu麾下huī箴言zhēn矫揉造作jiāoB.骈进pián游戈yì恪守kè大发雷霆tíngC.折腰shé摇曳yè瞥见piē扭捏作态niēD.娉婷pīng冠冕guān赃物zāng自惭形秽huì二、字词书写3 .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那些石头,或色调清新,或璀灿夺目,或清润秀丽,或绯红诱目,或坚硬黝黑,有的如合手祈祷,有的似愤怒鞭挞……每一块石头都具有独特的造型和魅力,而且背后都有耐人寻味的故事和无限沿伸的想象空间。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绯红(______)黝黑(______)祈祷(______)鞭挞(______)(2)找出语段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_____改____ _____改____三、现代文阅读没有风暴的海洋是池塘陈凌①美学家朱光潜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有一段时间喜欢作诗填词,兴之所至,常信笔直书,想到什么,便写什么,自觉不错。

后来将习作拿给朋友看,却碰了壁:“你的诗词来得太容易,你没有下过力,你喜欢取巧,显小聪明。

”一语点醒梦中人。

他由此方悟,意境经过洗练,用词经过推敲,才能百炼成钢,达到精妙境界。

遣词造句如此,人生更是如此。

②“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八九。

回首前尘,历历在目。

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

桥何名欤?曰奋斗。

”桥梁专家茅以升晚年这样总结一生。

诚然,谁的人生没有几分坎坷?谁的道路不曾有过崎岖泥泞?生命的常态,永远不只是浅浅的涟漪,更有涌动的暗流、潜在的礁石。

正是这些,才构成了完整而丰富的人生;也正是在崎岖道路上的砥砺前行,每个人的精神生命才能不断成长。

有作家写道:“你不可能要求海洋没有风暴,那不是海,是泥潭。

”未经磨砺的灵魂,是没有深度的。

然而,总有一些人,一提到压力,就心生畏难情绪;一遇到困难,就只会向后退缩,畏葸不前。

还有的人甚至甘做“草莓族”,一压就扁,一碰就倒。

如此,无法成就一番事业不说,恐怕连自己人生的方向盘都很难把握。

正所谓,“不有百炼火,孰知寸金精”。

③其实,很多时候,横亘在我们面前的困难,看似高山,实际上只要我们看我们拿出攻坚克难的意志,那它不过是座小山丘。

《史记》曾载,飞将军李广有一次外出打猎,把草丛中的一块石头误认为是潜伏的老虎,于是弯弓射箭,箭镞居然深陷石头之中。

等知道是石头之后,却始终无法再次以箭穿石。

这里的区别,就在于射箭之时的意志,是否一往无前、绝不退缩。

李白由此感慨道:“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意志坚定与否,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成败。

④不可否认,一些困难并非能轻易克服,但没有尝试过,怎会知道到底能不能克服呢?不试,半点机会都没有;试了,至少还有机会。

即使最终没有克服,至少也是增加了阅历、磨砺了心性。

正如哲人所言:“雾气弥漫的清晨,并不意味着是一个阴霾的白天。

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都标示着前进的一步。

”与困难作斗争,不管成功与否,本身就是一笔重要的人生财富,它将成为下一次成功的基石。

⑤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写的。

看来,人受点打击,遇点困难,未尝不是好事。

说到底,挫折和苦难,不过是块磨刀石。

不被困难吓倒,不向挫折屈服,勇往直前,人生的刀刃才能越磨越锋利。

4 . 最适合做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A.意志坚定与否,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成败。

B.人生经过推敲,才能百炼成钢,达到精妙境界。

C.不被困难吓倒,不向挫折屈服,勇往直前,人生的刀刃才能越磨越锋利。

D.在困难和挫折中砥砺前行,人生才能丰富完整,精神生命才能不断成长。

5 .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巧用朱光潜的故事直接引出了中心论点,同时也起到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第③段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比喻论证,使论证角度丰富,论证更有力量。

C.“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这段话不适合做本文的论据。

D.全文采用并列式结构进行论述,结构清晰完整。

6 . 请梳理并概括文章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倒挂的油画金建云①我家的餐馆开在美院边上,美院的师生常常来餐馆吃饭。

我的父亲是个很优秀的厨师,他不懂艺术,但是一直很尊重这些搞艺术的人。

②父亲眼中似乎只有两类画家:一类是成功的,另一类是怀才不遇的。

成功的画家常常请客,在餐馆里提前存上一笔钱,吃完饭就拂袖离去;怀才不遇的画家都喜欢赊账,偶尔还掉账单的一部分,然后继续赊账。

③陈是个怀才不遇的画家。

有一天,陈吃完饭后,找父亲借钱。

他说自己的母亲病危,他非常想去见她最后一面。

父亲不假思索就帮他出了机票钱,嘱咐他立刻打的去机场,千万不要留下终身遗憾。

④一个月之后,陈重回餐馆吃饭。

他对父亲千恩万谢,一定要送他一幅画。

父亲指着餐馆墙壁上挂满的画说:“你看,很多有困难的学生都以画抵账,我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画了。

过去的事情你不要放在心上,尽管来吃饭就是……”⑤陈恳切地说:“这幅画不是为了抵账,而是为了报恩。

我陪伴在母亲身边看着她咽气的时候,最感谢的人就是你。

你让我没有留下终身遗憾,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就画了这幅油画。

您务必要收下,否则我……”⑥父亲终究不忍拂了陈的好意,便把这幅画带回了家里。

这是一幅抽象派的油画,几团大大的色块,深浅不一,形状莫名。

由于客厅、卧室墙壁上都有了装饰品,所以父亲把这幅画挂在了厕所里。

于是,我们家人如厕的时候都可以欣赏这幅画了。

⑦厕所靠东,朝阳温暖的光线常常落在这幅画上,色块隐隐浮动,凸凹有致。

我们越看越觉得奇妙,不知不觉脑中就会出现很多美丽的联想。

母亲每次注视这幅画的时候,脸庞都会泛起红晕,宛若少女般的娇羞,她说她会想到她的家乡,想到漫天彩霞和她少女时候的梦;父亲则是心事重重的样子,他说他会联想到自己的父亲,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无法送终,那种挥之不去的哀愁也浓缩在浮动的色块中了……⑧后来,父亲把这幅画从厕所请到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

父亲常说陈能画出这么伟大的作品,让我们这一家“粗人”都为之感动,有朝一日他会大有出息的。

果然,没过10年,陈成为我国著名的抽象派画家之一。

他的画开始被许多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据说市面上每幅画已经卖到了百万元。

陈还是常常带朋友来我家的餐馆吃饭,他早就不赊账了,还常常请父亲喝一杯他自带的洋酒。

相识于贫微时的感情,不用太多的言语,一颦一笑中就能看懂。

⑨有一天,陈忽然说想看看当初送给父亲的画:“这么多年来,那仍是我这一生中最满意的作品。

”父亲将他带到了家中,一进客厅陈就大叫起来:“你把我的画挂颠倒了!”⑩我们一家人都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原来当年他忘记了签名,而我们都是些看不懂抽象画的“粗人”。

陈取下画,转过来,郑重地在右下角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然后他半开玩笑地对父亲说:“哪一天你缺钱了,打电话给博物馆,他们会送钱上门并千恩万谢的。

”⑪父亲很认真地说:“这幅画已经是我家的宝了,看了这么多年,我们已经有了感情。

我虽然是个粗人,但是绝不会卖艺术和感情的。

”⑫陈高兴地拍了拍父亲的肩膀说:“老哥,你真是我见过的最有文化的厨子。

这幅画在你手里,真是值了。

”⑬于是,这幅画就继续留在了我家的墙上。

只是,我们一家人还是喜欢扭头来欣赏它颠倒过来的样子,就好像它本来就该如此一样。

⑭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很多鱼龙混杂的现象,我越来越感觉到父亲朴实话语中的真谛——一个人风雅与否,不在于他是否懂得艺术和美,而在于他是否有一颗敬畏和尊重的心。

7 . 阅读全文,用简要的语言将本文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8 . 结合语境,赏析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父亲不假思索就帮他出了机票钱,嘱咐他立刻打的去机场,千万不要留下终身遗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陈取下画,转过来,郑重地在右下角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 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1)母亲每次注视这幅画的时候,脸庞都会泛起红晕,宛若少女般的娇羞,她说她会想到她的家乡,想到漫天彩霞和她少女时候的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父亲很认真地说:“这幅画已经是我家的宝了,看了这么多年,我们已经有了感情。

我虽然是个粗人,但是绝不会卖艺术和感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 联系全文,分析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四、句子默写11 .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①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子罕》)②___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③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④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⑤___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⑥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诗经·蒹葭》)⑦陆游《卜算子· 咏梅》中赞美梅花即使化成泥土也不忘向人间播散芳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