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初三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 下列现象属于所学过的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a.烧开水时冒的“白气”属于_________,b.冻雨的形成属于__________________;c.吃冰棒解热属于_________;d.冬天用湿手模户外的铁条感觉粘手,这属于___________;e.冬天冻冰的衣服放在室外-︒5C 的环境中也能干,这属于_________;f .冬季,窗户上的“冰花”属于___________ ,其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有:_______________;(只填符号). 属于放热过程的有:___________.2.已知液态氢的沸点是-253℃,固态氢熔点是-259℃,那么-260℃的氢是____态,-255℃的氢是____态,-250℃的氢是____态,-259℃的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改变内能有不同的方式,图1(甲)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
这是通过______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______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
图1(乙)是通过______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
图24.如图2,是固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由A 图可得到的信息有:(1)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 由B 图可得到的信息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条)5.在松香、铜块、玻璃、食盐、海波、石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晶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上物理课复习时,老师写下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和________,反映一个共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如图3所示是某晶体的凝固图像,由图可知, 凝固点是______;图像中______段表示凝固 过程,(填"AB ""BC "或"CD "),在此 过程中_____热且温度___________,凝固过程图1用了______分钟,此图中的C点物质处于_______态.8.人工降雨先后经历了三个物态变化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豆腐里面有小孔的成因是()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 B.豆腐自冰身膨胀而成;C.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里而成;D.豆腐里的水受冻先结冰,再熔化成水后而成.12. 关于湖面上出现的雾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雾气是水蒸气,是湖水蒸发产生的;B. 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湖水蒸发出来的;C. 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 雾气是细小的水珠,是风将湖水吹起形成的13. 关于汽化和液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时,液体一定会沸腾;B.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 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D.所有气体,用加压的方法都可液化.14. 夏季,空调车的玻璃窗上有小水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液化现象,小水珠在玻璃内表面;B.这是液化现象,小水珠在玻璃外表面;C.这是汽化现象,小水珠在玻璃内表面D.这是熔化现象,小水珠在玻璃外表面.15.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 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B. 花盆中的潮湿泥土变干;C. 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小水珠;D. 秋天,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大;B.物体的温度不变,有可能吸热也有可能放热,内能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C.物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一定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7. 夏天,当身体出了许多汗以后,坐到电扇下吹,身体感到特别凉快,这是因为()A. 电扇吹的风温度低,风吹到人身上感觉到凉爽;B. 使人体汗水蒸发加快,因为蒸发要吸热,使人体表温度降低;C. 使汗水蒸发加快,带走了人体的温度;D. 电扇扇的风吹到人身上,吹跑了人体的热量,所以感到凉快.18.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
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暴晒,温度很高;B.洒水后空气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C.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人身体得到更多的热量;D.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人身上。
19.如图4,一大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现将一小烧杯倒扣于水面处,在大烧杯底用酒精灯进行加热,当小烧杯外的水沸腾时,小烧杯内的水()A.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B.温度能达到沸点,也能沸腾;C. 温度不能达到沸点,也不能沸腾;D.温度不能达到沸点,但能沸腾。
20.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打开电冰箱能看到“白雾”的季节是夏天,看到口中呼出白气的季节是冬季。
下面所述产生这些现象的条件中,错误的是()A.夏天潮湿,空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汽,是产生前者的条件之一;B.夏季干旱,燥热是产生前者的条件之一;C.冬季干燥、寒冷是产生后者的条件之一D.口中呼出的气体含有大量水蒸气是产生后者的条件之一三、实验题(共19分)21. (5分)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一位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则图_________一定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__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当水温升至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5min后水开始沸腾,接着又观察、该同学根据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如下结论:(1)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前5min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你还可以总结的结论有:(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沸腾前,从记录的温度数据可知,水的升温特点是低快高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6分) 1.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温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体温表的温度变化范围应该是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_;图中体温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_;用体温计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时,示数为35.5℃,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3分)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在农业灌溉中采用喷灌技术,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好处之一就是减小输水过程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且与普通地面浇灌相比,喷灌可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请你为如图5所示的公益广告宣传画配一条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5分)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根据准确的实验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根据图像得出该实验中________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水的沸点是______℃,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_l标准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实验中,缩短水从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的方法:(写出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3+3+3=9分)25.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
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结合我们的家庭生活,请列举出三个可行的节水方法。
26.白炽灯的灯丝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为什么用这种材料做灯丝?用久的白炽灯会变黑先后经历了哪两种物态变化?27.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手会感到暖和,而若用劲向手上吹气,手不但不暖活,反而更冷,为什么?2007年初三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汽化凝固熔化凝固升华凝华;a c e ;b d f2.固液气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3.做功内能热传递4.(1)此物质是晶体(2)晶体的熔点是48℃(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此物质是非晶体5.铜块食盐海波石墨,熔点(固定的熔化温度)8.凝固熔化,(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9.0℃BC 放不变8固10.升华凝华熔化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三、实验题(6+6+3+6=21分)21.(1)(b)(2)(a)(3)水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4) 此时,水的沸点为98℃;(5)随着水温的升高,蒸发加快,蒸发吸热。
22.液体热胀冷缩开35—42℃0.1℃36.5℃温度计的玻璃泡与人体接触的时间太短或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与人体充分接触23.渗漏蒸发珍惜每一滴水(或节约每一滴水)(合理即可)24.BC99小于适当减少水的质量提高水的初温(或用热水做实验给烧杯加盖将酒精灯的火焰调大些)(合理即可)四.简答题:(3+4+3=9分)25.使用节水洁具;一水多用例:用洗衣水冲厕所;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合理即给分)26.白炽灯的灯丝是用钨制成的;因为钨的熔点高,不易熔化;用久的白炽灯变黑先后经历的两种物态变化是升华、凝华27.哈气时,从口中哈出的水蒸气温度高,到手上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手感到暖和(1分);而若用劲向手上吹气,加快了手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加快了手上水分的蒸发,蒸发吸热,所以手会感到更冷。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