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
于5s • 复苏中必须保证按压连续性,除非建立人工气道或除颤 ,中断按
压时间不得超过10秒。
胸外按压原则: • 用力压:用有效的力量将胸部压到接近胸廓前后径
的1/3-1/2。 • 快速压:以至少100次/分的速度压。 • 胸复原:完全放松
让胸部充分复原 。 • 少中断:胸部按压
过程中要减少中断。
• 开放气道:
• 注意保温:当温度低于30℃时,应积极进行复温处理,换 掉湿衣服,注意保暖。
• 医院急救。
心肺复苏术
• 判断反应性:通过轻拍和大声说话判断反应水平。无反应 者注意判断有无呼吸、脉搏及对刺激的反应,在10秒内完 成循环体征评价。
• 放置复苏体位:仰卧位,禁俯卧;需垫板,禁抬头;头 颈胸,呈直线
• 心脏胸外按压:
心肺复苏30min以上仍无自主大动脉搏动和呼吸
急救医生为家长开出预防儿童溺水的10大处方
• 单手时:手掌跟部置于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骨上,注意避免压迫剑突 和肋骨。
• 双手时:双手上下重叠,十指交叉,手臂伸直,重心垂直向下,迅 速下压与抬起,两者各占按压周期的50%。
• 应待胸廓完全回复后,方可再次按压,抬起时手不脱离胸壁。 • 胸骨按压的深度是至少是胸廓前后径1/3(4-5cm)。 • 人员充足的情况下,应尽量每2min更换按压人员,更换耗时应少
水身亡的。 • 每年平均有超过28266名0-14岁儿童因溺水死亡。 • 溺水死亡的0-14岁儿童中,4岁以下儿童占52%,5-9岁儿童占
23%。 • 1岁以内的小儿50%以上溺于浴缸,2岁以上的小儿户外溺水明
显增加。 • 当儿童溺水时,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6分钟后身体便的预后
• 溺水时间>10 min • 获得有效CPR >10 min • CPR持续时间 >25 min • 昏迷评分 <5 • 年龄<3岁 • 水温> 25oC • 血气pH<7.10 • 观察24h后仍没有自主运动
溺水的现场急救
• 迅速将溺水者从水中拉出(保持口 鼻露出水面),并及时清理口鼻腔 的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儿童常见意外伤害的处理
青少年意外伤害报告
(WHO, 2008)
• 致使儿童意外死亡的5大原因:
1)最大“杀手”是交通事故:汽车和其他交通工具每年造成26万青 少年死亡。在发达国家,大部分受害者是在乘汽车时遭遇不幸的;而 在发展中国家,孩子们步行或骑自行车时也会死于非命。
2)溺水 :每年17.5万青少年溺水身亡,平均每天480人。溺水已是5 岁以下儿童的最致命伤害。
溺水的病理生理
• 窒息:水刺激后引起喉痉挛或声门关闭; 泥沙阻塞呼吸道。
•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淡水、海水。 • 呼吸心跳骤停。 • 脑水肿:3h出现,24h最重。 • 肺损伤及其他脏器功能损伤。
溺水的临床表现
• 刚跌入水时,屏气,若能及时救起,症状 轻微;
• 1-2分钟后,呛咳、呕吐、窒息; • 3-4分钟后,青紫、水肿、出血; • 呼吸、心跳停止; • 温水与冷水。
• 控水:倒出呼吸道及胃内积水,方 法是将患儿俯卧,腰部垫高,头足 下垂不时颠颤,或以手压其背部。 或抱住溺水者的两腿,腹部放在急 救者的肩部快速走动,使积水倒出。 控水时间不应超过1min;
• 如果溺水者呼吸或心跳已停止,应在下现场进行心肺复苏, 同时通知120。有条件的边抢救边转送到就近医院。
3)烧死:每年9.6万青少年被烧死,平均每天263人
4)跌落:高空坠落也是孩子意外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世界各地 都是如此,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发生坠落事件。
5)中毒:每年4.5万青少年死于中毒,平均每天123人。
中国0-14岁儿童死亡主要原因
(WHO测量和卫生信息,2009)
中国0-14岁儿童死亡主要原因
(WHO测量和卫生信息,2009)
• 溺水 • 消化道异物 • 气管异物
溺水
溺水又叫淹溺。是指人淹没于水中,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 同时可引起喉、支气管反射性痉挛、声门关闭及水中污泥、 杂草堵塞呼吸道,从而导致肺的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并窒息。
溺 水概况
• 意外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首要死因。 • 每10个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0~14岁儿童中,有近5名是因为溺
(1)清除异物: 口腔异物——手指扣除 气道异物——腹部冲击或拍背法
(2)开放气道: 仰头抬颏法:左手肘关节着地,左手掌根部贴病人前
额向下按压 。右手食、中指将下颌上抬,前推 。 托颌法: 把手放置在患者头部两侧, 肘部支撑在患者躺
的平面上, 握紧下颌角, 用力向上托下颌。如患者紧闭双唇, 可用拇指把口唇分开。对于怀疑有头、颈部创伤患者, 此 法更安全。
开放气道
仰头抬颏法
托颌法
• 口对口人工呼吸: 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徒手呼吸法 1、保持压额抬颏,并捏闭鼻孔 2、吸气后,将口唇紧密贴合,缓缓吹入 3、吹气时间至少1秒以上,连续做2次口 对口人工呼吸 4、吹气时,侧头观察胸廓起伏; 5、吹气时间至少1~1.5s 6、吹气以能使胸廓起伏为度,吹气应避免过快、过大、 过多,可致胃胀气和过度通气 7、施救者无需深吸气
• 就诊住院的儿童溺水者中, 41% 为重度伤害. • 就诊的儿童溺水者中36%死亡, 居各类意外伤害导致儿童死亡之首。 • 北京、上海、广州儿童医院2000~2004年住院病例显示:
- 因意外溺水住院高发年龄段为:上海和广州1~5岁,北京为5~9岁。 - 所有因意外溺水入院的儿童中,一半以上(51%)的儿童未痊愈 (包括好转,未愈甚至死亡) - 意外溺水儿童平均住院时间为9.3天,最短的也需要1周,最长的超 过1个月。 - 意外溺水儿童平均医疗花费平近6000元,此花费还不包括营养费, 父母的误工费,交通费等。
心脏按压与人工通气
• 单人:按压/通气比 30:2,双人 :15:2 • 1个周期=30次按压+2次通气
1个循环=5个周期(2分钟)
复苏成功的标志
• 判断时机: 每完成5个周期(2min)后,判断一次大动脉搏动
• 按压成功标志: (1)触摸到脉搏 (2)有自主呼吸 (3)瞳孔逐渐缩小 (4)口唇、甲床转红 • 终止复苏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