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艺术赏析教学大纲

建筑艺术赏析教学大纲

《建筑艺术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专业)
课程编码:
总学时:32总学分:2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
先修课程:
一、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一门公共选修课,通过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古今中外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艺术风格和形式的基本特征,开拓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重点结合当今社会发展,认识和分析当前建筑艺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在各专业深造和开拓提供活力。

二、课程基本内容:
第一章建筑艺术的特点
教学目标:
通过对建筑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讲解,理解建筑是空间的艺术,深入理解这建筑艺术的综合性。

教学内容:
理解建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等内容,了解空间艺术的划分依据,掌握世界建筑体系。

教学重点:建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教学难点: 空间艺术的划分依据和世界建筑体系。

第二章建筑与装饰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建筑与装饰的关系,装饰及其内容。

教学内容:
了解建筑的渊源,理解建筑与装饰的关系,装饰及其内容。

教学重点: 建筑与装饰的关系。

教学难点: 装饰及其内容。

第三章建筑与材料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建筑用材的种类及发展,建筑用材的选择及运用。

教学内容:
了解古今中外建筑用材的种类及发展,建筑用材的选择及运用,以及不同材料所形成的风格特征。

教学重点: 建筑用材的种类及发展。

教学难点:建筑用材的选择及运用。

第四章建筑与结构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木构建筑和西方石构建筑。

教学内容:
了解中国木构建筑和西方石构建筑的成因与发展。

教学重点:中国的木构建筑。

教学难点:西方的石构建筑。

第五章民居建筑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民居建筑与地域的关系,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特色,外国传统民居建筑特色。

教学内容:
了解时代背景。

理解和掌握民居建筑与地域的关系,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特色,外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特色。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民居建筑与地域的关系。

教学难点: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特色。

第六章园林建筑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造园思想与园林建筑,东方园林建筑,西方园林建筑。

教学内容:
理解和掌握西方园林建筑及中国园林体系完成的时代背景,包括该时期皇家园林、寺观园林、私家园林。

教学重点: 了解造园思想与园林建筑。

教学难点:西方园林建筑。

第七章宫殿建筑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宫殿建筑的特点,掌握中西方的宫殿建筑等内容。

教学内容:
了解中西方宫殿建筑,掌握中国宫殿建筑的特点和背景。

教学重点: 中西方宫殿建筑。

教学难点: 中国宫殿建筑的特点和背景。

第八章宗教建筑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理解人类精神与宗教建筑的关系,掌握基督教建筑、伊斯兰教建筑、佛教建筑的特点和成因。

教学内容:
讲解人类精神与宗教建筑的关系,掌握基督教建筑、伊斯兰教建筑、佛教建筑的特点和成因。

教学重点: 人类精神与宗教建筑的关系。

教学难点:基督教建筑、伊斯兰教建筑、佛教建筑。

第九章建筑的传承与发展
教学目标:
了解建筑的传承与发展。

教学内容:
了解当今建筑形态与经济的关系、与人的关系,深入讲解建筑未来的发展。

教学重点:当今建筑形态与经济的关系、与人的关系。

教学难点: 建筑未来的发展。

三、学时分配:
四、习题要求:
1.教学中根据教学进度安排难度适中的习题。

2.作业的数量不宜太多,以课后思考题为主。

五、考核要求:
(一)考核方式:独立完成小论文撰写。

1.平时成绩:(30%)出勤率、迟到、早退状况、作业
2.期末考试:(70%)
1)本课程是公共选修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以后,能够掌握和熟悉各历史时期、各地域建筑创作的艺术与理论,掌握建筑代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艺术构思、总体布局、构图的形式美特点、使用等内容。

2)考试小论文形式,综合谈谈对熟悉建筑的认识和感受,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分数比例:期末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70%。

六、主要参考书:
1.翟芸《建筑艺术赏析》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
2.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