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北外的人都知道红楼,二层是女浴室,三层是男浴室,五层是多功能厅,而一层,是一个给各种学生(自考、专升本、考研、间或有本校学生)的自习室,我的北外国商考研之旅,就从红楼里开始。
其实首先我应该介绍一下北外国商这个独特的群体,他的独特是因为他有一群朝气蓬勃,有梦想,并且敢于用行动实现梦想的老师和学生。
国商01年建院,用牛华勇老师的话说,学校曾经几次想要关掉这个与北外的语言学传统不搭调的院系,但发展到今天,国商已经成为北外仅次于英语学院的规模,加上双学位的学生人数,可能国商的学生占到北外学生的一半。
而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与北大、清华、人大等学校的商科毕业生类似(或许还更好),平均工资水平差不多是英语学院的2倍。
(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尚不详,第一届研究生还没有毕业,而且由于招收了一些不是本校或本专业的学生,所以无法简单类推)与北外其他院系不同,国商的院长彭龙、副院长牛华勇,都是广受学生爱戴的人物。
我初次接触到国商老师是通过牛华勇老师的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选修课(我本科是北外英语学院新闻系),毫不夸张的说,这位上课从来都是西装革履、衬衫皮鞋,音调颇为尖细、说话幽默诙谐的老师,为我打开了经济学的一扇大门,让我即便是在毕业之后(我工作一年后辞职考研),仍然难以忘怀经济学的那个理性客观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在各种因素的促成下,我拒绝了另一个不错的工作机会,决定做一件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0 8年8月3日,我收到了在网上购买的教科书,正式准备考研。
有很多同学问:我本科学的是英语,没有一点经济学的基础,现在开始看书来不来得及。
我觉得开始看书的时间早晚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你开始之后能不能持之以恒下去。
以我个人来说,我原计划在10月6号之前把所有的书看一遍(之所以是10月6日,是因为这是北外开学的日子,我要去旁听老师的讲课),这就意味着每天要看80-100面(用所有的页数除以天数),结果到10月份时,我只看完了一遍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包括微经和宏经),海闻的国际贸易(有一些数学多的地方跳过没看)、姜波克的国际金融和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上册国际贸易部分,彼时我还根本不知道星光上茉莉学姐写的经验分享,因此没有看高鸿业的微观经济,而多恩布什写的那本宏观经济,我每次看时都要被超烂的翻译恶心的看不下去,即使到现在我也没有完整看过这本书,总之,在看书与做题上,我有以下几点建议:【微观经济】:看书上:如果没有一点经济学基础的,先看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上册,再看高鸿业的微观经济,第三版第四版都无所谓,三版的题目多一些做题上:斯蒂格利茨书上的课后题可做可不做(我做了一遍,后来什么印象都没有),但高鸿业书上的题必须要做,而且要多做几遍,第四版的网上貌似是有答案的,但第三版的我一直没找到答案,但后来一些类似的题在金圣才的《微观经济学考研参考书》(具体书名不记得了,但一搜就能搜到)中有详细解答。
金老师的这本书对我帮助甚大,因为北外国商是没有真题卖的(不知道10年会不会有),但这本参考书里搜集了很多名校的考研题,尤其是北大的题,很是学以致用的风格,我非常欣赏,当然北外的题没有这么难。
【宏观经济】:看书上:我在考研之前曾经在一个周末去国商楼转了转,当时很意外的听到副院长郭笑文老师办公室里还有人在打电话,我冒昧地敲门进去,说明了来意,和蔼可亲的郭老师向我介绍了各科的老师,然后建议我“宏观一定要去听课,否则自学是学不透的”。
后来我才意识到这个建议是多么的中肯,因为教宏观的孙文莉老师第一节课时就说,多恩布什的这本书各部分的内容是不错的,但顺序安排得太不科学了。
当时我真庆幸自己没有看下去,否则以我的智商,看了也是一团糟。
斯蒂格利茨的宏观部分倒是易懂,但难度上难以达到考试的水平,而且在逻辑上不是很清晰,现在贴出孙老师讲课的顺序如下,括号里面的是多恩布什书中的章节:1、导论(1)2、国民收入核算(2)3、收入与产出(总需求与均衡产出、乘数理论)(9)4、货币、利息与收入(IS-LM模型)(10)5、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11)6、国际联系(开放经济体的宏观政策配合运用)(12)7、习题课8、总供给与总需求(总需求曲线政策、形式化表述、极端总供给曲线)(5)9、总供给:工资、价格与失业(一般总供给曲线推导)(6)10、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动态分析(6)11、新宏观经济学(8)12、国际调整与相互依存(21)13、习题课14、增长与积累(新古典增长模型)(3)15、增长与政策(内生增长模型)(4)16、消费与储蓄(13)17、投资(14)18、货币需求(15)19、习题课、大总结如果有条件的同学,我强烈建议来北外旁听宏观经济课,因为听孙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国商的课表会在每个学期初公布在国商楼的进门左手边走到头的楼梯处(俗称一层半),我当初就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支使我男朋友偷偷复印的~做题上:宏观经济我除了听课就是做多恩布什书后的题,这个的答案在网上也可以找到。
【国际贸易】:看书上:海闻的书通俗易懂,逻辑也很清晰,是很经典的一本教材。
有些附录部分我没看(比如提供曲线的推导),似乎也没考,但一年一变,保不准。
克鲁格曼的国际贸易部分,花了很大的笔墨讲他自己的规模经济理论,但实际上教国贸的董丽丽老师觉得这个理论没多大新意,所以如果时间很紧的话,可以不把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作为重点(《国际经济学》分为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部分,但这两本书是国际贸易的老师推荐的,国际金融的重点教材也不在此,根据该书在考研大纲推荐书目中的位置,也可隐约推断这是老师们希望大家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作为辅助阅读的)做题上:海闻的课后题必须必须必须认真做,尤其是奖入限出类的题,今年考试时考了一个原题,好像是第八章关于中美汽车贸易的。
这种关于关税、配额等的题一定要分清是大国关税还是小国关税,对于价格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国际金融】:看书上:姜波克老师这一版的书难度是比较大的,这是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才用的教材,其逻辑顺序与其他的教材也很不一样,所以我建议看不太懂的同学,买一本北外自己编的《国际金融》来看,任康玉老师编的。
之前我一直纠结,到底是以姜书为准还是以任书为准,两本书的差别很大的,后来我忍不住问了任老师,她说以推荐书目为准,而且以理论为主(任书中很多实务性的东西,而实务在姜书中是小字或附录),结果考试时考了一个只有任书中才有的名词解释“贬值的货币余额效应”和一道纯实务的论述题,关于企业如何在对外业务中控制风险的,是任书最后一章的内容,共计25分,占整个国际金融分值的1/3,而且是必答,当时我就欲哭无泪。
所以说,老师不一定,也没义务告诉你真实的情况,最好是两本书都啃透,任何因侥幸心理而不掌握的部分,都有可能是你失利的原因。
做题上:我主要看金圣才的参考书,据我所知中央财经大学考研时,老师是会参考这本书的内容的,而且里面很多题目也是很经典的,比如中国汇率制度的演变,关于各种汇率理论的阐述等。
由于国金里面理论很多,刚看时非常郁闷到底各个之间有什么差别,看一些习题之后你就会慢慢明白。
这都是一个从混沌到清晰的过程。
<今天先写这么多,明天继续>继续昨天没写完的,今天讲一下考试的试题在讲这个话题之前我还是先介绍一下自己,这样便于大家结合自己的背景和进度比较一下,否则我的“经验”可能反而误导了大家:第一:我是北外英语学院新闻系03级的学生,毕业时过了英语专八,所以考研时没有准备英语,这一点英语优势不大的同学务必注意,因为听别人说考研英语还是需要认真准备的,很耗时第二:由于我是辞职之后考研的,所以每天没有上课、作业和考试的压力,可以全部用来准备,因而可以在大约150天的时间里看若干遍书,做若干遍总结(具体数目忘了,我记性很差很差,所以必须反复反复记),还有学业压力的同学要注意这一点的不同第三:我一直在旁听老师的讲课,除了国际金融我旁听的是中央财经大学老师讲的外,其他三门我都是旁听的北外出题老师的。
至于是本校与否,本专业与否,据我所知没有什么区别我曾经看到星光上有卖09年国商试题的,不过不知道是真是假,我的印象中,初试的试题情况大致如下:【题型上】:两门专业课都是名词解释4个(每科两个,每个5分)选择题20个(每科10个,每个1分)简答题6选4(每科3个,每个10分)计算题2个(每科1个,每个15分)论述题2个(每科1个,每个20分)【题量上】:北外国商的传统是大题量,一个计算题能给你来三问,每一问中能问你三个变量的变化情况。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老师们相信这样能将交头接耳等考场舞弊行为杜绝,大家都忙着做自己的题,所以就很少有时间看别人的了。
当然,作弊并不只是这样一种,高明的作弊都不是在考场上进行的【难度上】:应该说是很基本的一些知识点,也没有什么高数的内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求导除外)【具体题目】:微观+宏观:名词解释:边际效用递减纳什均衡货币中性回弹效应选择题(略)简答题:画图说明平均成本、边际成本、总成本(反正就是那几个成本)之间的关系,并解释为什么呈这样的图形画图解释为什么垄断厂商没有供给曲线用45度线模型解释“节俭悖论”<其余的忘了:(>计算题:微观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计算题,限定条件下求极值的宏观是一个啥来着?我又忘了论述题:微观的是一个已知线性无差异曲线,推导价格-消费曲线和需求曲线的题,这个我在课后题和金圣才的书中都没有看到过,但如果知道怎么通过线性无差异曲线求角解,基本上能够推出来,我就是在最后15分钟之内做出来的宏观的是关于挤出效应的,具体的题我忘了,但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和货币政策的中性与否是常考点,老师说过,凡是关于财政政策的题,不管有没有问你挤出效应,最后一定要提到这个,货币中性与否也同理。
另外,宏观中有三种不同的挤出效应,大家要注意总结。
种不同的挤出效应,有同学发站内信问听课时老师的笔记,是这样的,商学院的老师们对版权是很重视的,我没有得到他们的授权,也不方便把课件公布出来,但是我可以给大家这些任课老师的邮箱(这些信息都是公开的),大家可以向他们发邮件要一下,给不给就由老师来决定了。
但其实微观经济课件的内容跟书上(高鸿业的)差不多,宏观的没有图,图都是上课时推的;国际金融的课件我也没有看过微观经济范德胜老师fandesheng@宏观经济孙文莉老师sunwenli@国际贸易董丽丽老师donglili@国际金融任康钰老师renkangyu@我建了个公共邮箱,ihaveadream2010@密码yesican,里面放了国际贸易的相关资料,以后陆续找到什么有用的也放进去。
国贸和国金的题目我记得特别零散,因为当时题量太大,只顾着做题了,依稀记得有这些:【名词解释】:J曲线效应有效保护率贬值的货币余额效应【简答题】:1.关于最优关税率的2.关于汇率超调模型的,阐述为什么超调【计算题】:1.中美两国汽车贸易,分别计算征税、配额和补贴后对贸易量、对两国生产者、消费者、政府的福利影响,即海闻书第8(还是9?这两章中比较难的那个)课后题,计算不难,但超级繁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