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学习迁移试题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单项选择题教学学习中审题技能的掌握可能会促进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审题技能的应用,这是一种(A)。
A 正迁移B 负迁移C 顺向迁移D 水平迁移根据迁移方向的不同进行划分,迁移分为(B)。
A 正迁移和负迁移B 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C 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 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乘法口诀的掌握可以广泛迁移于各种情境之中,这是一种(C)。
A 水平迁移B 垂直迁移C 一般迁移D 具体迁移学会写“木、石、口” ,有助于写“森、磊、品” ,这是一种(D)。
A 正迁移B 负迁移C 顺向迁移D 具体迁移地方方言影响学习普通话,这是一种(B)。
A 正迁移B 负迁移C 顺向迁移D 具体迁移从迁移的观点看“温故而知新”属于(A)。
A 顺向正迁移B 顺向负迁移C 逆向正迁移D 逆向负迁移关系转换理论是由(A)提出的动机理论。
A 格式塔心理学家B 桑代克C 布鲁纳D 奥苏贝尔相同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刺激相似,而且反应也相似时,两情境的迁移才能发生,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这种迁移理论是(A 形式训练说B 共同要素说C 经验类理论D 关系转换理论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的是(C)。
A 垂直迁移B 水平迁移C 一般迁移D 具体迁移美国心理学家嘉德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称为(C)。
A 认知结构说B 关系转换说C 经验类化说D 相同要素说当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没有发生变化,属于(B)。
A 一般迁移B 特殊迁移C 水平迁移D 垂直迁移心理学家陆钦提出的“量杯”实验证明了(D)。
A 迁移现象B 学习现象C 一般迁移现象D 负迁移现象桑代克和武德沃斯提出的迁移理论是(C)。
A 经验泛化说B 认知结构说C 相同要素说D 关系转换说格式塔派日认为迁移的决定因素是(D)。
A 相同要素B 心灵的官能C 认知结构D 顿悟形式训练迁移理论的代表人物是(C)。
A 桑代克B 贾德C 沃尔夫D 奥苏贝尔根据迁移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B)。
A 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 正迁移和负迁移C 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D 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下列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有(A)。
A 认知结构和态度B 智力与学习环境C 年龄与学习材料D 学习目标和态度由于先前活动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种特殊准备态度为(C)。
A 迁移B 固着C 定式D 原型影响由具有较高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生的迁移称为(D)。
A 顺向迁移B 逆向迁移C 水平迁移D 垂直迁移下列不属于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C)。
A 教师指导B 媒体C 认知结构D 学习材料特征B)A.顺应迁移B .同化性迁移C .重组性迁移D .具体迁移22、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D)。
A.关系转换理论B .经验类化理论C .共同要素说D .形式训练说23、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和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A)。
A.正迁移与负迁移B .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 .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24、根据迁移的不同抽象概括水平可分为(C)。
A.正迁移与负迁移B.同化性迁移与顺应性迁移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般迁移与具体迁移25、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可将迁移分为(D)。
A.正迁移与负迁移B.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般迁移与具体迁移26、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A)。
A.形成训练迁移说B.同化学习迁移说C.经验类化迁移说D.认知结构迁移说27、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B)。
A.教师指导B.认知结构C.媒体D.学习材料特性()28、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可分为(D)。
A.正迁移与负迁移B.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D.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29、各种不同的武术动作的迁移属于(C)。
A.同化性迁移B.顺应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特殊性迁移30、两种学习间发生互相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B)。
A.正迁移B.负迁移C.横向迁移D.纵向迁移31、将原有认知经验用于新情景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这种方式称为A)A.顺应性迁移B. 同化性迁移C. 重组性迁移D. —般性迁移32、 认为迁移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是( B )。
A. 形式训练说B. 共同要素说C. 经验类化说D. 关系转换说()33、 强调概括化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的理论是( C )。
A. 形式训练说B. 共同要素说C. 经验类化说D. 关系转换说34、 重视对情境关系的理解的迁移理论是( D )。
A. 形式训练说B. 共同要素说C. 概括原理说D. 关系转换说35、 “举一反三” “闻一知十”体现的是( C )。
A. 创适性B. 学会学习C. 学习迁移D. 学习动机36、 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A )。
A. 奥苏伯尔B. 安德森C. 贾德D. 桑代克37、 认为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A )。
A. 形式训练说B. 共同要素说C. 经验类化理论D. 关系转换理论38、 共同要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 。
A.桑代克 B .贾德 C .苛勒 D .加涅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内容中能发生迁移的有 ( ABCD ) 。
A .知识学习B .技能学习C .行为规范学习E .气质迁移2.迁移的种类有 (ABCE ) 。
A .正迁移与负迁移B .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CD. 概念迁移与命题迁移E .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3.垂直迁移的两种表现方式是 ( BD )。
A .由内向外的迁移B .自下而上的迁移C .由外而内的迁移D .态度与情感学习 .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D.自上而下的迁移E .平行迁移4.掌握了“四边形”的概念,再学习“平行四边形”,“四边形”概念对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影响属于( ACE )。
A.垂直迁移B .水平迁移C .顺向迁移D .逆向迁移E .一般迁移5.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包括( ABCE )。
A .形式训练说B .共同要素说C .经验类化说D.认知结构说E .关系转换说6.奥苏伯尔认为原有认知结构的(ABCDE )特性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
A .清晰性B .稳定性C .包容性D .概括性E .连贯性和可辨别性7.对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心理学家有( ACDE ) 。
A .奥苏伯尔B .班杜拉C .安德森D .加特纳E .吉克8.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ACE )。
A .相似性B .材料特性C .原有认知结构D.教学途径E .学习的心向与定势9.结构化是指材料内容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合理的逻辑联系,能体现事物的各种内在关系,如( ACE )。
A .上下关系B .平行关系C .并列关系D .相融关系E .交叉关系10.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是( AD )。
A.正迁移 B .负迁移 C .逆向迁移D.自下而上的迁移 E .自上而下的迁移三、填空题1、(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的影响。
2、垂直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上而下)迁移,一是(自下而上)迁移。
3、(迁移)是原有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4、格式塔心理学家(通过个体对事物关系的理解)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5、美国教育学家(奥苏泊尔)提出了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6、现代迁移理论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一种是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迁移的影响。
7、定势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促进)和(阻碍)两种。
8、早期迁移理论主要包括(形势训练说)、(相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和(关系转化理论)。
9、从迁移的角度看,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在适用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10、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被称为(水平迁移)。
11、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叫做(心向与定势)。
12、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学习的心向与定势)13、加法的学习影响着乘法的学习,而乘法的学习反过来也影响着对加法的重新理解,这在心理学中叫(学习迁移)。
14、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叫做(正)迁移。
15、汉语拼音的学习干扰英语音标的学习,叫做(负)迁移。
16、物理学习中的审题技能的掌握可能会促进化学等其他学科的审题技能的应用称(正)迁移。
17、归纳式学习属于垂直迁移中的(自下而上的)迁移。
18、演绎式学习属于垂直迁移中的(自上而下的)迁移。
19、乘法口诀的掌握可以广泛迁移到的种情境中,这叫(一般迁移)。
20、(迁移)是习得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环节。
21、学生学习了m ( a + b ) = m a + m b 后,认为l g a b = l g a + l g b 。
这在心理中称(负迁移)。
22、格式塔心理学家从理解事物(关系)的角度对经验类化理论进行了重新解释。
23、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代表了从认知观点来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
24、认为两种情境中有产生式的(交叉)或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的代表人物为(安德森)25、加特钠,吉可等人认为,前后两种情境中的(结构特征)、(内在关系)与联系等本质特征是决定迁移的关键成分。
26、迁移不仅存在于(某种经验内部),而且也存在于不同的经验之间。
27、(形式训练说)认为心理能只有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
28、学习方法的迁移属于(普遍迁移) ,具有广泛的迁移性。
四、名词解释1.学习迁移:简单的说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影响可以是先前对后继;也可以是后继对先前。
既包括积极影响,也包括消极影响。
它广泛的存在于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
任何一种学习都要受到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等的影响,只要有学习,就有迁移。
迁移是学习的继续和巩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学习的条件,学习和迁移不可分割。
2.水平迁移: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这些学习的内容在难度、复杂程度上属于同一水平层次,学习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的,如直角、钝角、锐角、平角等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都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层次,各种概念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是水平迁移。
3.垂直迁移: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从学习内容的逻辑关系上来看,有的学习内容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较高,形成了认知结构中的上位概念;有的学习内容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较低,形成了认知结构中的下位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