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 —
7
二、能源战略观(1/2) 能源战略观(1/2)
o 能源战略观
• 能源安全极为重要。以合理的价格提供足够的燃料和电能,支 能源安全极为重要。以合理的价格提供足够的燃料和电能, 持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生活,保卫本国领土。 持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生活,保卫本国领土。 • 我国是能源短缺的发展中国家,应以建立自身的安全能源体系 我国是能源短缺的发展中国家, 为主,进口为辅。 为主,进口为辅。 • 以煤为主,但比重应逐步减小,且大力发展CCT,坑口电站, 以煤为主,但比重应逐步减小,且大力发展CCT 坑口电站, CCT, 空冷电站。 空冷电站。 • 油缺口较大,开展国际合作,研究替代燃料。 油缺口较大,开展国际合作,研究替代燃料。 • 从长远看,国产天然气只够城市生活用气。发展重型GT的近期 从长远看,国产天然气只够城市生活用气。发展重型GT GT的近期 西气东送” LNG;长远目标则是CCT CCT。 目标是利用 “西气东送”和LNG;长远目标则是CCT。 • 水电:坚定不移,大力发展,经济可开发量3.5亿千瓦 水电:坚定不移,大力发展,经济可开发量3.5 3.5亿千瓦
13
三、优化经济发展模式(5/6) 优化经济发展模式(5/6)
o中国产业现状(续) 中国产业现状(
• 同类高能耗产品,能耗高于发达国家 同类高能耗产品,
主要产品(单位) 主要产品(单位) 原煤耗电(kWh/t) 原煤耗电(kWh/t) 火电厂供电标准煤耗 gce/kWh) (gce/kWh) 发电厂自用电率(%) 发电厂自用电率(%) 乙烯综合能耗(kgce/t) 乙烯综合能耗(kgce/t) 年份 1994 2001 1998 2000 国内平 均值 31.2 385.0 6.66 1212.0 781.0 181.0 1200.0 72.5 5.94 国际先进值 国家) (国家) 17.0(美 17.0(美) 314.0( 314.0(日) 5.1(欧盟) 5.1(欧盟) 714.0( 714.0(日) 646.0( 646.0(日) 125.7( 125.7(日) 970.0( 970.0(美) 90.0( 90.0(日) 3.54( 3.54(美) 能耗强度 倍数) (倍数) 1.84 1.23 1.31 1.70 1.21 1.44 1.24 0.81 1.68 运输速度 差别
o结构畸形,环境恶化 结构畸形,
•结构畸形:油、气、核奇少,煤最多 结构畸形: 核奇少,
中国能源结构与世界比较 国家或世界 世界 中国 美国 俄罗斯 法国 澳大利亚 日本 韩国 石油 40.6 23.6 38.0 20.8 32.4 30.5 51.0 54.9 天然气 24.2 2.5 25.2 53.8 17.0 18.6 13.2 9.3 煤炭 25.0 65.5 24.6 18 7.3 30.1 18.0 20.9 核电 7.6 1.5 9.0 5.1 43.3 18.6 16.2 14.6 水电 2.7 6.9 1.2 2.3 1.2 1.6 0.3
• 企业产品档次大部分在产业三角形中下部
—
钢铁大国, 钢铁大国,但不是钢铁强国 年装发电设备为全球之最,但高档设备均进口: 年装发电设备为全球之最,但高档设备均进口: 燃气轮机,高参数蒸汽发电设备, 燃气轮机,高参数蒸汽发电设备,大型水电和 抽水蓄能电站。 抽水蓄能电站。 进入宝塔尖的企业不多,但值得学习的有海尔、 进入宝塔尖的企业不多,但值得学习的有海尔、 华为通讯,奇瑞汽车、联想、方正等。 华为通讯,奇瑞汽车、联想、方正等。
三、优化经济发展模式(6/6) 优化经济发展模式(6/6)
o优化方向
• 处于工业化中期,第二产业和高耗能企业仍 处于工业化中期, 将保持较高比重,但应努力缩短这一阶段。 将保持较高比重,但应努力缩短这一阶段。 • 第二产业要提高产品档次,产业三角形减肥、 第二产业要提高产品档次,产业三角形减肥、 增高、登顶,一、二产业的高度发展必然促 增高、登顶, 进第三产业。 进第三产业。 • 政府职能:体制改革,政策引导,科技投入, 政府职能:体制改革,政策引导,科技投入, 人才激励。 人才激励。
15
四、调整能源结构(1/14) 1/14)
o用极限分析法展望中国能源
Y=f(x1,x2,… …,xn)
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徐 大 懋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二○○五年六月 ○○五年六月
1
内
二、能源战略观
容
一、中国能源的基本特点
三、优化经济发展模式 四、调整能源结构 五、大力提倡节能 六、结束语
2
一、中国能源的基本特点(1/5) 中国能源的基本特点(1/5)
资源有限,分布欠佳;浪费严重,需求量大; 资源有限,分布欠佳;浪费严重,需求量大; 结构畸形,环境恶化;总结教训,科学规划。 结构畸形,环境恶化;总结教训,科学规划。
—
—
• 1998年以来,科技对经济贡献下降,经济增长靠投资, 1998年以来 科技对经济贡献下降,经济增长靠投资, 年以来, 产业技术进步靠引进,专利、论文少。 产业技术进步靠引进,专利、论文少。 • 2004年,全球竞争能力排名,中国下降到24位 2004年 全球竞争能力排名,中国下降到24 24位
世界 中国 831 12.03 美国 2922 3.42 德国 4667 2.14 日本 5974 1.67 俄国 341 29.35 印度 980 10.20
世界或国家
GDP美元 GDP美元/tce 2725 美元/tce 1亿美元GDP 亿美元GDP 消耗能源 tce) (万tce) 3.67
4
一、中国能源的基本特点(3/5) 中国能源的基本特点(3/5)
o浪费严重,需求量大 浪费严重,
•需求量大
能源总量 年份 中国 1996 11.4 2000 12.8 2002 13.9 2004 16.5 2020 30.0 2035 50.0 — — 亿tce 世界 124 131 135 140 195 243 29.0 30.3 30.9 31.5 37.0 42.0 9.2 9.8 10.3 11.8 15.4 20.6 % 美国 中/世 中/美 39.0 42.2 45.0 52.4 81.1 119.0 中国 0.91 1.01 1.08 1.27 2.14 3.33 tce 世界 2.05 2.14 2.22 2.29 3.10 3.74 美国 10.35 10.74 10.90 11.00 12.80 14.00 中/世 41.3 47.2 48.6 55.4 69.0 89.0 能源需求预测 人均量 % 中/美 8.8 9.4 9.9 11.6 16.7 23.8
11
三、优化经济发展模式(3/6) 优化经济发展模式(3/6)
o中国产业现状
• 以高耗能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只占33%,不到美、日一半 以高耗能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只占33% 不到美、 33%, 1999年美国 日本、中国不同产业的产值、能耗比重, 1999年美国、日本、中国不同产业的产值、能耗比重,% 年美国、 第一产业 国家 美国 日本 中国 产值比 重 1.62 1.48 17.63 第二产业 能耗比 重 36.7 47.1 69.7 第三产业 产值比 重 73.45 66.39 32.95 能耗比 重 63.3 51.0 21.2
8
二、能源战略观(2/2) 能源战略观(2/2)
o能源战略观(续) 能源战略观(
• 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应大力发展,但对气候依赖性强, 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应大力发展,但对气候依赖性强, 难以成为主力能源。 难以成为主力能源。 •沿海及长江流域主要发展核电,彻底解决“煤、电、运”问题。 沿海及长江流域主要发展核电,彻底解决“ 问题。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必须实施三项政策: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必须实施三项政策:
• • • •
煤
— 北方,缺水 北方,
油气 — 西北,输送困难 西北, 水能 — 西南,输送困难 西南, 负荷中心 — 沿海、京津唐 沿海、 中国能源的基本特点(2/5)
o浪费严重,需求量大 浪费严重,
浪费严重: •浪费严重:
— 能源转换效率约33%,比先进国家低5~7个百分点 能源转换效率约33% 比先进国家低5 33%, —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较低,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较低,与世界对比如下
o资源有限,分布欠佳 资源有限,
中国能源探明储量在世界上的地位
矿种 煤 石油 天然气 单位 亿t 亿t 万亿m 万亿m3 世界 9842.11 1402.25 149.38 中国 1145.00 32.74 1.39 中国/世界, 中国/世界,% 总量 11.60 2.33 0.91 人均 55.67 11.14 4.38
5
保守的预测,2035能源翻一番 两种可能:经济发展一般; 保守的预测,2035能源翻一番。两种可能:经济发展一般;或节能效果好 能源翻一番。 大约2030年总量与美国持平, 大约2030年总量与美国持平,但人均值仍地低于世界人均值 2030年总量与美国持平
一、中国能源的基本特点(4/5) 中国能源的基本特点(4/5)
•环境恶化
— — — — —
so2排放第一(煤质差) 排放第一(煤质差) 排放第二,2020年左右将超过美国而成第一 co2排放第二,2020年左右将超过美国而成第一 全球污染最严重十大城市中, 全球污染最严重十大城市中,中国占七个 我国因酸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 我国因酸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5% GDP的 据欧盟专题研究, 据欧盟专题研究,燃煤造成环境损失将使煤电价格翻番
能耗比重 产值比重 - - 4.7 24.93 32.13 49.42
• 冶金、化工、建材,产值不足工业总产值20%,耗能超过60% 冶金、化工、建材,产值不足工业总产值20%,耗能超过 20%,耗能超过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