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lic3r 使用教程

Slic3r 使用教程

Slic3r 使用教程
Slic3r 是一款用于将STL 文件转化成G-code 的开源软件,他具有易学易用、快速生成、可以灵活配置参数等诸多优点。

步骤1:
首先是Slic3r 的第一个操作界面:Plater,这个界面的功能是将建模软件导出的STL 文件导入Slic3r,并且可以经过一些简单的操作进行平面的旋转,也可以通过选择Rotate,设置模型打印角度;后面的选项主要是模型等比放大缩小以及拆分。

界面下面的一些选项主要是对模型摆放进行的操作,以及最常用的导出选项;print setting、filament、printer 选项主要是选择已经保存好的用户自定义的设置。

如果用户个人有多台不同型号的打印机,Slic3r 可以很方便地为这些打印机分别分配不同的设置,在生成G-code 时只需要选择已经保存好的设置就可以了。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步骤2:
在Slic3r 中,Print Setting 设置最为重要,当然可以设置的项目也特别的多,这也是最为体现Slic3r 灵活性的地方,虽然这些设置稍微有些复杂和繁琐,但这些参数的设置决定着打印机的运行效率。

参数一旦设置好,对以后的工作来说就很方便了,以后只需要用户根据不同尺寸要求以及精细度要求,更改一些参数就可以。

首先是左边的第一个选项Layers and perimeters,在界面右边会显示相应的设置框,Layer height 和下面的First layer height 分别是指打印层高和第一层打印层高。

由于打印机升降平台首层打印可能决定着底层表面质量,同时slic3r 内部限定首层高度以及上层的层高,必须低于喷头直径。

这里建议如果需要模型外表面精度高些的,可以设置0.1mm,如果需要较快的打印速度,通过增加层高(比如0.2mm)就可以实现,这样打印出来的模型用时会大大减少,但是打印表面的精细度也会随之下降。

这里介绍一下Slic3r 的模型构成:首先最重要的是perimeter,这一层的意思是模型外表面,也就是用户直接能见到的层;然后是infill 层,这一层就是藏在模型内部的填充,一般情况下完成模型之后是看不见内部填充的;最后就是solid infill 层,这一层其实在一些其他的开源软件里面是直接与infill 层混在一起的,但是这一层单独设置的实现,对于模型打印有很好的效果。

这一层的意义是介于infill 层与底层(或者顶层)之间的过渡层,它的填充密度既没有infill 层低,又没有底层和顶层的填充密度高,但是它的存在很好地保护了顶层的表面效果。

在一些规则的模型顶层由于内部填充率比较低,当开始打印顶层的时候由于热胀冷缩,会有凹凸不平的现象。

但是有了solid infill 的出现,我们既可以在模型内部设置很低的填充率,也可以实现令人满意呢的顶层打印效果。

在Vertical shells 里面的选项我们可以设置最小perimeters,也就是模型外表面的层数,在其他的软件里面可能比较熟悉的wall 这个参数,其实就是一个意思,只不过这里更加直观的告诉我们打印几层;然后下面的是复选项随机开始起点,以及当需要时生成额外的外表层。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在Horizontal shells 选项下面的solid layers 里面我们可以设置顶层和底层的solid layers 层累积数量。

步骤3:
Infill 选项下面的选项主要对生成模型内部支撑填充进行设置,首先是填充率,这里Slic3r 这里只支持小于1的小数的形式,不支持百分比;下面的选项可以通过设置填充结构形式,比如常用的直线、八角蜂窝型、阿基米德螺旋线等,软件提供了很多的填充模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进行设置。

下面的Advanced 框内部我们可以设置包括针对infill 层和solid infill 层的每隔多少层填充一层以及填充角度的设置,这里建议如果选择直线填充的话,可以选择90°填充,这样不但可以适当的增加电机的运行的速度,而且还会降低喷头由于跟随滑块运动而产生的震动。

下面还可以选择仅仅当喷头跨过表层时挤出装置回缩材料。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步骤4:
在Speed 选项下面,由于层选项灵活性的增加,Slic3r 针对每一层都有各自不同的速度支持,这无疑大大增强了3D 打印的可操作性,提升了打印效率,使得打印速度提高造成打印精度下降的问题得以极大缓解。

用户可以分别设置内表层(Small perimeter)、外表层(External
perimeter)、填充层(Infill)、固体填充层(Solid infill )、顶层固体填充层(Top solid infill )、支撑材料(Support material)、跨桥(Bridges)甚至缝隙(Gap fill)的填充速度。

下面的选项是设置机器在不需要打印填充时的速度。

下面还有对初始层速度(First layer speed)的设置,通常打印首层的打印速度需要控制在比较低的范围,以便将首层牢牢的黏在底板上。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步骤5:
首先介绍一下Skirt 层,它是打印最先开始的步骤,在模型最底层周围先打印几圈多余的材料,这一层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用户可以通过观察挤出的材料在底板上颜色的深浅,迅速调节控制平台高低; 第二,当前一次打印结束,由于重力原因,材料会继续流出喷嘴,当开始下一次打印时,喷嘴腔体内部由于还未正式开始正常打印,但材料已经逐渐挤入,便弥补了上一次打印流出的材料,以确保首层打印的质量。

选项Skirt and brim 下,可以设置Skirt 层循环的圈数,以及距离首层边沿的长度,甚至是skirt 高度层数,以及下面选项里的边沿宽度。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步骤6:
下面是对一些我们不经常设置的选项的解析,首先看到Support material 下有一些支撑材料的打印填充角度、填充形式选择,以及填充间距。

Notes 对话框里面我们可以填写一些我们自己常用的额外G-code,例如M107;start with the fan off; disable motors 等。

Multiple Extruders 下如果机器支持多喷头打印,我们可以在上面设置不同功能的打印喷头数量。

Advanced 选项下面,我们可以设置不同层的挤出宽度,如首层、外表层、填充层以及支撑材料的挤出宽度。

完成了打印机的一些基本设置,就可以保存我们的打印机设置了。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步骤7: 在Filament Settings 选框里面,首先我们对打印机工作环境做一些基本的设置,并对打印耗材直径、挤出乘数等进行设置。

同时,我们还可以分别对加热头、加热平台在首层以及其它层温度进行设置。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Cooling选项里面,这里可以对风扇进行很详细的设置,如风扇转速最大最小值、打印桥结构时风扇转速、甚至控制风扇在第几层被打开;下面还有选项设置当某一层打印时间小于多少秒使能或者关闭风扇等。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步骤8:
在Printer Settings 对话框下,分别有General、Custom G-code、Extruder 选项,首先General 是对打印机进行基本常规设置,包括平台最大尺寸,打印中心坐标,以及打印机使用固件的选择。

Custom G-code 是加载到生成的G-code 内部文件比如开头、结尾、层转换、工具转换的用户定制的G-code。

Extruder 选项是一些挤出机构的详细设置,首先喷嘴直径,以及在这下面的喷嘴间距(仅安装多喷嘴时有用)。

下面的Retraction 是当需要材料回缩时,设置包括材料回缩长度、喷头提升高度(lift Z)、速度、当再次启动的额外长度(Extra length on restart)、回缩之后最小行程(Minimum travel after retraction)。

还有下面的一些多喷头回缩设置。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11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Rainbow。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