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MOOC在中国高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MOOC在中国高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纷纷与国外知名高校就MOOc开展合作,合作的方 式较为灵活多样,或是加入国际知名的MOOC平
复数),这是一种源自美国的教学革命。MOOC有别
于传统教学模式,对高等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
2011年,以斯坦福大学教授开设的“人工智能入 门”课程为标志,MOOC风暴开始席卷全球,2012
年被称为美国的“慕课元年”。…其后,MOOc开始
中的智慧与勇气。 (二)地方高校联合模式
了以往任何一次教育变革,MOOC在国外兴起之后 便迅传播到中国,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重 大的影响。这场信息时代兴起的教育变革将有可能 彻底改变高等教育发展的模式,中国高校均不甘落 于人后,迅速积极应对。根据中国高校在MOOC发
展中的组织模式的不同,可以将中国高校的M00C 发展划分为如下四种模式。
入到MOOC市场的开发中。这其中网易公开课、新
方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UOOC联盟 运行一年多来,整体效果良好,已经吸引了越来越
多的地方高校加入。 (三)区域性高校联盟模式
浪、果壳网等纷纷推出类似MOOC的开放式网络课 程,虽然形式各异,但从中都可以看到MOOC的影 子。另外,优酷网也与美国的udac畸达成独家官方 合作,成为了全网首个Udacity课程发布平台。从事 MOOC研发的企业群体既有平台提供商,或专门服 务于高校,或专门面向个人用户群;也有内容提供 商,借助云平台,主推自身拥有的资源,服务于特 定用户。企业的加入,因其身份和角色不尽相同, 而极大地促进了MOOC的商业化和市场化。企业的 加入,使得最初以免费为宗旨的MOOc有了一丝商 业化的气息,从长远来看,这是有利于M00C良性
高教探索
2015年第9期
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MOOC在中国高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术
安颖
摘要:MOOc浪潮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教学模式的革新,这将改变中国高等教育教学的 格局甚至是整个高等教育的格局。但是M00C作为教育界的新生事物仍然处在探索中,这要求中国各高校在 MOOC时代保持一份谨慎,积极寻找应对M00C挑战的良策。
M00c这种新生事物心存期待,而非武断否决。并 且要抱以这样的智慧和自信:MOOC现在所有的问 题都将经过人们的努力而得到解决,MOOC在高等 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将是大势所趋。
(一)攻克技术盲区 虽然MOOC技术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不成熟的
学分认可难题,只有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出面, 才能够从面上实现学分的互认,真正赋予MOOc选 修的学分以现实意义。
发展的。
MOOc依靠信息技术使得区域性高校间的资源 整合也成为了可能,其目的仍然是扩大优质教育资 源的辐射范围,并缓解教育资源的紧张局面。由重 庆大学发起并推动建立的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 就是为了上述目的而成立的,该慕课联盟得到了北 京大学、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在内的40余所高校的积极响应。东西部高校课程共 享联盟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慕课课程建设,以 解决各高校校内选课不足的问题。东西部联盟共享 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分为三种基本模式:第一种 模式,直播课堂大班授课,该校课堂小班研讨,在 线课堂进阶式学习;第二种模式,本地课堂大班授 课,该校课堂小班研讨,在线课堂进阶式学习;第 三种模式,在线课堂进阶式学习,在线课堂研讨。 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将MOOC教学模式诠释得更具 生命力。与地方性高校联盟不同的是,区域性高校 联盟是跨地区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整合,其目的 和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范围,提 高高校自身的影响力。
可提上了日程。然而,MOOC课程的学分化至少取
三、MOOC在中国高校的发展对策
面对上述诸多问题,MOOC的发展可谓前途未 卜。事实上,任何一种新生事物,产生之初由于其 不完善,还处于发展阶段,因而都备受诟病,显然 MOOC也不例外。但是只要我们翻开高等教育学的 发展历史,我们就会发现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主动 权正处在回归学生主体的潮流。而MOOc正是契合
成为MOOC发展的一个重要策略。社会资本很显然 要追求合理的经济回报,由此产生利益化的驱动, 这将使MOOC面临适当收费问题。因此如何在市场 与公益之间保持必要的平衡,将是一个很现实的问 题。 (二)教学模式有效性的挑战 MOOC通过将教与学的过程进行时空剥离,成 功地实现了课堂教学由知识传授到互动评价的转变。 但是MOOC所崇尚的全新教学模式能否真正取代传 统的教学模式却是值得人们反思的,其中最重要的 一个原因就是MOOC教学模式是否能够真正产生实 效还有待时间证明。MOOC教学采用翻转课堂
关键词:MOOc;高等教育;联盟
MOOc(慕课)是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的英文 首字母缩写(Massive
Open Online
(一)中外合作模式
Course,一般采用
MOOC诞生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国外高 校在MOOC的探索中走在了前列,这为中外合作模 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MOOC诞生伊始就引起了国 内知名高校的极大关注,一些国内较有眼光的高校 深刻地洞察了这场变革背后的机会,因而这些高校
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大学,为抓住机遇,应对变革,
对课程资源的建设和使用做出了详细规定,联盟成 员涵盖了绝大部分全国林业高等院校(共计32所高
校)。
再次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发起了UOOC联盟。优课 (UOOC)联盟整合校际优质教学资源,形成优质课
程共享机制,丰富教与学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地
就在众多中国高校张开双臂迎接M00C时代的 同时,国内一些企业也紧跟MOOc的时代步伐,投
(nipped
Cl嘲r00m)的形式,一改传统课堂沉闷、
被动的局面(所谓翻转课堂实际上是把传统大班上 课讲授基础知识、个人课后质疑研究艰深问题教学 模式翻转为个人自学基础知识、大班上课研讨艰深 难题的颠倒模式)。中国当前的教育仍然充满了应试 教育的弊病,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自学能 力能否胜任翻转课堂的需要,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 题。人们有理由担心将教学内容交给学生自己去消 化,学生能否真正将知识内化吸收,并提出有价值 的问题。此外,MOOC学习模式能否持久地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受到人们质疑。 (三)学分认可难题 从社会性学习资源转向正规的在校学习资源, MOOC将从满足个体自发性学习的资源转变为满足 个体自觉性学习的资源,因此,MOOC的学习结果 将面临着考核的问题,这就将MOOC学习的学分认
传人中国,并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是从这个时候起,中国也有了一批知名高校开展 MOOc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出现了一批MOOc 问题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中国高校的M00C时代已 经揭开了序幕。
台,以抓住信息时代的教育发展机遇,或是合作开
发相应的课程资源。例如,2013年,清华大学与北
京大学率先与美国的edx慕课平台合作,将该校优 质教育资源推向edx平台;紧随其后,复旦大学、
了这种学习主动权的回归潮流,因而我们应该对
决于两个因素:其一,MOOC课程是否已经达到了 授予学分所要求的质量;其二,如何通过可靠的途 径评估学生是否已经完成了上述课程。这也就是说, 实现MOOC的学分化至少需要两步,这需要对相关 利益主体进行协调,绝非单纯行政命令就可以解决
的。很显然,学校间自发的协调行为无法全面解决
・38・
万方数据
・教育管理・
MOOC在中国高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林业行业跨校教学合作活动,并面向社会开展特色 课程推广和知识传播,提升林业高等教育的地位与
知名度。“联盟”建立了统一的课程资源平台,并
解决诸如师资、教学场地等问题提供了可行方案, 为此,地方高校更多地将MOOc视为一种缓和教育 资源紧张的手段,希望通过Mooc来改变当前所处 的窘境,uOOC联盟便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优 课(UOOC)联盟由深圳大学发起并成立。处于改
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也纷纷宣布与美国的
一、MOOC在中国高校的发展现状
与以往任何一次教育改革所不同的是,现代信
息技术使得MOOC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大大超过
Couresra合作,开发慕课课程。在中国的港澳台地 区,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国立台湾大学 等也相继与国际知名的MOOc平台合作,开发慕课 资源。中外合作模式反映了中国高校在M00C问题 上的鲜明态度,更反映了中国高校在现代信息技术
的增强和自律惯习的培养。在这些条件尚不具备的
除了上述三种合作模式之外,国内高校也出现
了第四种合作模式,一些特色较为明显的高校在课
程建设方面面临共同的问题,为了促进资源互补,
他们发起并成立了行业性高校联盟,重点是加强以 MOOC为代表的特色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全国林业
高等院校特色网络课程资源联盟便是一例。2014年 5月,全国林业高等院校特色网国高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施互动。而在MOOC教学模式下,书面交流很大程 度上取代了口头语言交流,这使得直接经验传递的 传递效率大打折扣。其次,MOOc教学模式重视知 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学生其他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全面发展难有保障。其三,M00c教学模式 将教育功能异化,使得传统教育模式下所具有的个 体社会化的功能被极大削弱,其后果是个体社会性 被忽视。这些都是MOOC在人才培养方面限制的具 体表现。 虽然存在上述种种问题,但这并不能否认 MOOC的发展潜力。MOOC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结合 的自然产物,它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也符合整个 社会的发展潮流,顺应了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网络化、 碎片化学习的环境和习惯。虽然它还极不完善,但 是通过人们的努力这种局面将会得到改善。因此, 站在教育发展规律的立场上来看,我们要做的不是 去武断地否定MOOC这一新的教学模式,而应该用 发展眼光来审视它,包容它现在的种种不成熟的表 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希望找到应 对良策,这才是我们应该秉持的客观态度。
(四)行业性高校互助模式
二、MOOC在中国高校的发展问题
中国经历了自己的MOOC元年之后,这一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