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流制和合流制的优劣PPT课件

分流制和合流制的优劣PPT课件

kg、31350 kg
合流制:存在“第一次冲刷”
存在“第一次冲刷”
晴天时,截留式合流管渠及截留井底部不可避免沉积 有污泥,在暴雨初期,这些沉淀污泥被雨水冲起,即 形成第一次冲刷。
合流制:溢流污染物持续污染
溢流污染物持续污染
溢流水中颗粒物在河道沉淀,持续向水体释 放污染物,使晴天时仍然受到污染
小结
改善城市水环境
合流制:截流倍数小,溢流量大
降雨时截流式合流干管的污染物截留率实测结果
截流倍数小,溢流量大
截流
管段编号
干管在截留上
雨型
游污水和雨水
的Q同m时ax/,Q也d
允许超过截流能力的混合污水直接排C入O水D 体,
污染物截留率/%
n0=1
n0=3
n0=5
62.78
93.44
100

以说
这种截D 流方
度的1.74倍,是分流
污水处理排放浓度的
4.4倍。
分流制 合流制 污水处理厂出水
分流制:改善城市水环境
雨水污染轻,可直接排入城市内河,经过自然沉淀,即可作为 天然的景观用水,也可作为供给喷洒道路的城市市政用水
提高地表水使用效益
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水进入城市外围、下游河道,大型 河道或海洋,稀释自净能力强,对城市环境影响小
分流制最好,分流制队必胜!
分流制排水系统必将成为未来我国排水系统的主要形式
汇报时间: 2018年12月14日
目录 CONTENTS
污染问题
造价与管理 问题
解决对策
总结与自由 辩论
1
污染问题
将通过对比说明分流制和合流制的污染问题,并 重点针对合流制溢流污染进行介绍,突出分流制 在保护水体环境方面的突出优势。
11.17
31.28
49.17
TP
14.24
39.01
59.87
SS
6.27
18.78
31.36
合流制:截流倍数小,溢流量大
扬州市截流倍数: 沿内城河水系布置的雨污合流管道,截流倍数n0=2; 沿古运河两岸布置的截流管道,截流倍数n0=1。
研究表明:
n0 =1时,中雨(降雨量19.9 mm) CODCr溢流量峰值为 3.8 kg/min 暴雨(降雨量 65.4 mm)CODCr溢流量峰值为 306 kg/min 中雨、大雨、暴雨的全场降雨CODCr溢流总量分别为:414 kg、2507
➢ 分流制: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厂,处理后排放进入城市外围、下 游河道,大型河道或海洋,稀释自净能力强,对城市环境影响 小。雨水排放河道,对河道水进行补充,保障河道生态用水, 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
➢ 合流制:降雨时溢流污水排放河道,对河道产生大的污染。
参考文献:
【1】合流制溢流污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进展_刘燕 【2】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对城市水体污染状况研究分析_高将 【3】降雨时排水合流管道截流系统的污染物截留率和溢流量_杨文进
污水厂,布置灵活。
一、污染问题
美国规定
1989 年,EPA 颁布了合流制污染控制对策,规定合流制溢流必须: 满足晴天不发生溢流的要求;所有排放的合流制溢流污水必须满足 清洁水法关于水质方面的要求;尽可能地减少合流制溢流污水对水 体水质、水生生物及人类健康的危害。
理论劣势
雨污同流是一种病态。 污水溢流频繁,河道反复受到污染。 反复发病, 几乎没有健康的时候。
式是一中种雨不完全式的TN截流
TP

58.28 58.2
92.07 92.2
100 100
SS
57
91.81
100
COD
32.58
71.74
91.32
D
大雨
TN
36.77
75.73
93.02
TP
33.44
73.9
92.46பைடு நூலகம்
SS
32.58
72.66
91.36
COD
6.88
20.14
32.96
D
暴雨
TN
分流制:处理效果好,污染物浓度低
300
250 10
200
174.5
150 141
100
50
7.5
0 TSS
10
60 13 5
BOD
雨天出流的污染物中值浓度
275 280
50
141 81
1
15
32
COD
1.25 0.42 0.8
TP
12.6 2.4 9
TN
46.7
Zn
以COD为例,合流污
水浓度是分流污水浓
一、污染问题
国家规定
根据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4版) 规定,对城市旧有街区的合流制管网,应逐步改造为截留式合流 制,对于新建城区宜采用分流制。
理论优势
雨污分流,科学合理。 污水量稳定,污水厂管理方便。 雨水管、污水管线互不影响,雨水就近排入受纳水体,污水直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