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6、常见病毒: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大肠 杆菌噬菌体、绿脓杆菌噬菌体等。常见细菌: 枯草细菌、结核分枝杆菌、破伤风杆菌、大肠 杆菌、肺炎双球菌、根瘤菌等。常见真菌:酵 母菌、青霉、黑根霉、蘑菇、木耳、灵芝、香 菇、猴头菌、黄曲霉等。 7、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和酵母菌时要用到高倍物 镜,高倍镜下观察的范围较小不易找到观察的 目标所以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的物像并移到 视野中央。可看到酵母菌是椭圆形的小细胞, 碘液染色后可看到棕褐色的细胞核。青霉孢子 青绿色扫帚状,黑根霉孢子黑色球状。水中细 菌有鞭毛,寒冷地方细菌有荚膜。
C
B
3、(2011年菏泽)中新网2008年3月11日电, 著名呼吸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称 SARS已经过去5年,仍不清楚其最终源头。 SARS病毒与动物细胞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 A.没有生命特征 B.没有蛋白质 C.没有遗传物质 D.没有细胞结构 4、右图是一个生物体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该图是大肠杆菌噬菌体结构示意图 B.该图是细胞核中的蛋白质结构示意图 C.该图是一种低等动物结构示意图 D.该图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
B
A
A
A
17、 (2010年山东泰安)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 的问题: (1)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两端的肌腱将它们固定在一块骨上, 还是固定在不同的骨上?判断并说明理由: 固定在不同的骨上 只有固定在不同的骨上才能产生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仔细观察过蚂蚁的同学知道,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 速返回巢穴。不一会,一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浩浩荡 荡”地冲向食物所在地点。蚂蚁不会发声,它是靠什么传递信 息的呢?侦察蚁在食物和巢穴之间是否留下了什么标记呢?请 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 假设:蚂蚁的通讯靠气味。 实验步骤: ①在大些的鱼缸里饲养一窝蚂蚁,在离蚁穴稍远的地方放一个盛 有砂糖的塑料碗。 ② 用多张小纸片事先铺满侦察蚁要走的路径,当侦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蚁走过后,取走中间部分纸片,观察蚁群行动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蚁群向糖碗方向前进,当走到中间无纸片的地方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原地打转,不能正常前进 _______
B
D
A
D
22、(2010济南)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 是( ) A.猴子能够表演节目 B.鹦鹉能模仿人类说话 C.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喂金鱼 D.成年黑猩猩堆叠木箱取高处的香蕉 23、(2010年山东东营)初夏的黄河口景色怡人,万亩 槐林十里飘香,成群的蜜蜂在花间飞舞辛勤采蜜。对 蜜蜂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学习行为 ③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B
C
A
9、(2010年山东威海)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 信息交流的是( ) A,昆虫释放性外激素 B.发现蜜源的蜜蜂“跳舞” C.飞蛾扑向光源 D.小狒狒对“首领”做出顺从的姿态 10、(2010年济宁市)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动物信息交流 的是( ) A.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 B.蜜蜂的各种舞蹈 C.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D.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11、(2010年莱芜)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能 利用“行为语言”传递信息。以下各种动物行为语言 中,能在同种个体间交流信息的是( ) A.壁虎断尾 B.乌贼释放墨汁 C.蜥蜴变色 D.蜜蜂跳圆形舞
分裂生殖。
大多数有益,少 数有害。真菌 Nhomakorabea孢子生殖
多数有益,少数 有害。
2、病毒根据寄主的不同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 毒和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3、细菌是生物圈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 微生物。 4、芽孢: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 细菌能够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芽孢。芽 孢对干旱、严寒、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 抗力,但芽孢不能使细菌数目增加所以不是生 殖细胞。 5、识图:细菌、真菌和病毒结构图
B
8、(2010年临沂)2009年至今,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许多国 家蔓延,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下列关于其病原体—— 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B.离开寄生的活细胞不能进行生命活动 C.在结构上,只有蛋白质外壳,不含遗传物质 D.该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9、(2010年山东枣庄)2009年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爆发流行的甲 流感病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它与大肠杆菌最 明显的区别是( ) A.无成形的细胞核 B.无细胞壁 C.无细胞结构 D.无遗传物质 10、(2010济南)下列对微生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B.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C.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D.细菌的主要结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巩固练习
1、(2011东营)狂犬病是人畜共患疾病,被卫生组织 定为甲类传染病,一旦患上此病,死亡率高达 100%。 1885年法国科学家路易· 巴斯德发明的狂犬病疫苗在 当时被誉为“科学记录中最杰出的一项”。下列关于 狂犬病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狂犬病病毒个体微小,需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 B.狂犬病病毒具有细胞结构,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狂犬病病毒属于动物病毒,宿主为人或动物 D.狂犬病病毒可以寄生在死细胞中 2.(2011年泰安市)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 是 A.衣藻 B.烟草花叶病毒 C.草履虫 D.酵母菌
4、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其行为 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具有社会行为的 有蚂蚁、蜜蜂、狼、猴、象、狒狒、 斑马等。 5、社会行为的特点:群体内部具有明 显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哺乳动物群体内部存在明显的等级。 群体内利用声音、形体姿态、动作及 气味来传递信息。
巩固练习
1、(2011年烟台)乌贼遇敌害会释放墨汁,将周围海水染黑, 借机逃跑。下列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乌贼释放墨汁属于防御行为 B.乌贼释放墨汁属于简单反射 C.释放墨汁的行为是由基因决定的 D.乌贼靠腕足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迅速逃跑 2、(2011年烟台)在烟台的海边生活着一种甲壳动物——招潮 蟹,它的雄性长有一个大螯肢。在繁殖季节,不同的招潮蟹 挥蟹的方式也不同。分析甲、乙两种招潮蟹求偶行为的类型 以及决定这种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
C
A
第五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动物能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动物能维持 生物的生存和稳定。(动物必须以绿色植物或 其他动物为食,以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 物质和能量。动物通过分解体内的有机物获取 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水。 动物排出的粪便及其遗体经过食腐生物的分解 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无机盐等,这些物 质反过来又可以被植物利用。) 2、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动物与 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 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18、许多动物具有一系列社会行为。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 是( ) A.花盆下躲藏的一群鼠妇 B.丛林中摘果子的狒狒群 C.水中嬉戏的鸭群 D.啃食桑叶的一群家蚕 19、 下列哪项不属于与家鸽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 A.身体呈流线型,减少阻力 B.直肠很短,不储存粪便 C.无膀胱,不储存尿液 D.体温恒定,适应能力强 20、下列各项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鹦鹉学舌 B.野鸭的迁徙 C.蜘蛛结网 D.鲫鱼觅食 21、(2010年菏泽)下列各种动物行为中,不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猴子能够表演节目 B、鹦鹉能模仿人类说话 C、警犬可以嗅出毒品 D、小鸟把金鱼当雏鸟喂养
D
A.先天性行为 C.后天性行为
应激性 B.先天性行为 遗传性 遗传性 D.后天性行为 适应性
B
3、(2011年泰安市烟台)在白蚁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 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属于 A.社会行为 B.取食行为 C.生殖行为 D.防御行为 4、(2011年泰安市)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间需要交 流信息,以下不能起到此作用的是 A.长尾猴的不同叫声 B.蜜蜂的舞蹈 C.黄蜂的警戒色 D.蛾类分泌的性外激素 5、(2011年临沂).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给养 鱼池边浮出水面求食的金鱼喂食。红雀的这种行为是 ①先天性行为 ②学习行为 ③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④ 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D
A
5、(2010年山东威海)下列有关病毒的说法,错误的 是( ) A.病毒能繁殖后代 B.病毒营寄生生活 C.病毒有细胞 D.病毒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6、(2010年山东烟台)某小组在调查池塘中的生物时, 用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的是( )
C
B
7、 (聊城市)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病毒不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 C.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D.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
专题三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 生物
第三节 动物的行为
1、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遗传因 素决定的。如鲫鱼觅食、蜘蛛织网、候鸟迁 徙、蜜蜂采蜜、亲鸟育雏等。 2、学习行为:又叫后天性行为,是在遗传因素 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 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3、一般的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 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 能使动物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8、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可将动植 物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 无机盐等,归还到大自然中,绿色植物再利用 他们制造有机物。细菌、真菌是生物圈中的 “清洁工”。生物圈中的一些微生物,能够把 空气中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的氮气固定下来, 转变成可以被植物利用的氮肥,这个过程叫固 氮作用,这样的微生物叫固氮微生物。根瘤菌 是生活在豆类植物根内部的一类固氮微生物。 固氮方法有:豆粮间作、瓜豆轮作、固氮微生 物拌种或施播等。微生物能促进生物圈中的碳 循环、促进生物圈中的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