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文言文复习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2018年文言文复习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2018年文言文阅读篇目1.曹刿论战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扁鹊见蔡桓公5.邹忌讽齐王纳谏6.陈涉世家7.出师表8.桃花源记9.三峡10.陋室铭11.小石潭记12.活板13.岳阳楼记14.醉翁亭记15.祖逖16.记承天寺夜游17.核舟记5.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魏...;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一、课文下面注释:1、选自《战国策》。

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纳,接受。

2、修:长,这里指身高。

3、昳(yì)丽:光艳美丽。

4、朝(zhāo)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

服,穿戴。

5、窥镜:照镜子。

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7、旦日:第二天。

8、明日:第二天。

9、弗如远甚:远不如。

10、美我:认为我美。

11、私:动词,偏爱。

12、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以”的后边省去了“我”。

13、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14、蔽:受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

15、面刺:当面指责。

16、谤讥于市朝: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讥,谏。

谤讥,在这里指“议论”,没有贬意。

市朝,公共场合。

17、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

18、时时:不时,有时候。

19、间(jìn)进:偶然进谏。

间,间或、偶然。

20、期(ji )年:满一年。

21、朝于齐:到齐国来朝见(齐王)。

22、战胜于朝廷: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意思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

二翻译句子。

1.形貌昳丽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3.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4.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5.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6.皆以美于徐公。

7.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8.由此视之,王之蔽甚矣。

9.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10.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2.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1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三、文言现象归纳(一)通假字1、孰.视之通“熟”,仔细(二)一词多义1、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哪一个孰.视之通“熟”,仔细2、朝朝服衣冠:朝见皆朝于齐(三)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名作状2、暮.寝而思之名作状3、朝服.衣冠名作动::穿戴4、美我者: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

(四)古今异义词窥.镜而自视:古:照今:偷偷地看(五)特殊句式:1、倒装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谁,哪个2、判断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被动句:王之蔽甚矣4、省略句:与坐谈四课文分析:1概括第一段内容。

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道理。

2、第一句交代了什么?邹忌的身材、相貌,突出其“美”,为下文作伏笔。

3、三个人(妻、妾、客)的回答语气是否相同?三个人的回答虽然都是赞扬,但语气明显不同。

妻的回答多了“君美甚”三个字,用的是反问句,表示一种十分肯定,不用怀疑的口气,表示了妻子的偏爱之情。

妾的回答少了“君美甚”三个字,但仍用反问句,表现了她低微的地位和畏怯、顺从的心理。

客人的回答不仅少了“君美甚”三个字,而且不用强烈的反问语气,只是平淡地肯定了邹忌美于徐公,表现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

4.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并没有沾沾自喜,哪些地方表现了他的自知之明?“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5.从第一段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自知之明,实事求是;善于思考;不被表面现象蒙蔽,能从现象看到本质。

6.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探究文意,说说你的认识。

(4分)①对人对已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自己,论人客观等表述亦可)。

(2)②善于思考,有反思的习惯与自省的能力。

(1)③观察事物深入细致,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认识妻、妾、客的赞美动机等)(1)7.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3分)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来答。

示例: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意思相似,语言清晰、流畅即可,3分)8.文中邹忌从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的道理是:(3分)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大治。

(3分,答对其中一方面即可)9.第一段看上去似乎与“纳谏”无关,能否去掉?第一段表面上看来似乎与讽谏无关,实际上是下面设喻说理的前提,邹忌要用设喻来劝齐王纳谏。

所以,第一段不能去掉。

10.文中邹忌先以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的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了他的谏言。

这以后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的成效。

王之蔽甚矣战胜于朝廷(燕、、、魏闻之,皆朝于齐)11.文中画线的句子在表达上的作用是:(3分)使用排比句,营造了一种步步逼近的语势,一环扣一环,给人以无可辩驳的感觉,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3分,从语势与论证关系上谈即可)12.请就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的文字。

(3分) 能围绕内容或写法的某一方面进行评述,言之成理即可,鼓励有创见的表述。

示例,内容方面:邹忌能以自身为例,由家事巧妙地联系到国事,讽劝齐王纳谏除蔽;写法方面: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推己及人,以此达到讽劝的目的。

(对内容或写法的评注言之成理得2分,语言清晰、流畅得1分,共3分)13.邹忌讽谏齐威王的目的是什么?根据三、四段进行概括。

让威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使国家强大。

14.简要谈谈邹忌采用“讽喻”的方法来规劝齐威王的好处。

说理生动、自然简明、令齐威王利于理解和接受。

15.汉语有许多成语来源于古代典籍,至今仍有鲜活的生命力。

文章最后一段就有一个这样的成语,它是:门庭若市16.邹忌劝谏齐王取得成功,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语言交际有什么启示?示例1:尊重被劝说者,委婉劝说,这样才能使对方愉快地接受意见。

示例2:用身边小事设喻说服别人,由己及人,以小见大,既能让人感到亲切,又能将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17.邹忌善于进谏,齐王虚心纳谏。

请借用《出师表》中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齐王的行为。

(2分)察纳雅言(开张圣听咨诹善道)(2分)18.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2分)高明在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齐王,使他乐于接受(或高明在现身说法,使齐王容易接受)。

(2分)19.从选文中看,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3分)第一问:一是有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忠臣,二是齐威王善于采纳群言。

第二问答案开赦,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示例:(1〉要虚心地向师长、同学征求学习方面的意见。

(2〉要真诚地向师长、同学提出学习方面的批评和建议。

(3〉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挑战权威,大胆质疑。

(4)要敢于、善于指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20.威王一“善”,政局迥异,初时“门庭若市”,后来“无可进者”,请根据“无可进者”写出“门庭若市”的反义成语。

“门庭若市”体现了威王的“广开言路”,在我们学过的古文中,还有哪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广开言路”的问题?(2分) “门可罗雀”或“门庭冷落”《出师表》(有错别字不得分,每问1分,共2分)21.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4分)忠言不一定逆耳。

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说话方式,语言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

(意思相似,语言清晰、流畅即可,鼓励有创见的表述。

4分)22.文章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喜欢谁?请简述理由。

邹忌——有勇气,说话讲究技巧,有自知之明等。

齐王——胸怀宽广,虚心纳谏,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

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

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坐着闲聊,邹忌又问他:“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

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

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

如今齐国土地方圆千里,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书面劝谏我的,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使我的耳朵里听到的,受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然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

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宁波课改)文言文阅读(16分)(一)于是(邹忌)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