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6套,含参考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6套,含参考答案)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原创)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 )①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②F1形成的两种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③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④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⑤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⑥F1体细胞中各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A.①②⑤⑥B.①③④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2.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番茄的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B.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C.实验2的后代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D.实验3的后代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3.(原创)下面为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对该家族成员进行分析,下列各组中一定携带致病基因的是( )A.3号、5号、13号、15号B.3号、5号、11号、14号C.2号、3号、13号、14号D.2号、5号、9号、10号4.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D和D,d和d,D和d都是等位基因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C.相同环境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D.人的五指和多指是一对相对性状5.现有①~④四个纯种果蝇品系,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

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品系①②③④隐性性状- 残翅黑身紫红眼相应染色体Ⅱ、ⅢⅡⅡⅢ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交配的品系组合为(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6.下列有关基因分离规律的几组比例,最能体现基因分离规律实质的是( )A.F2表现型的比为3∶1B.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为1∶1C.F2基因型的比为1∶2∶1D.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7.(原创)关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和摩尔根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果蝇杂交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实验都设计了F1自交实验来验证其假说B.实验中涉及的性状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C.两实验都采用了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D.两实验均采用了“假说-演绎”的研究方法8.(原创)某种鼠中,皮毛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短尾(B)对长尾(b)为显性。

基因A或b纯合会导致个体在胚胎期死亡。

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相互间独立遗传。

现有一对表现型均为黄色短尾的雌、雄鼠交配,发现子代部分个体在胚胎期死亡。

则理论上子代中成活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A.均为黄色短尾B.黄色短尾∶灰色短尾=2∶1C.黄色短尾∶灰色短尾=3∶1D.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6∶3∶2∶19.(原创)下列关于染色体和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染色体是由基因和蛋白质组成的C.减数分裂时非等位基因都会自由组合D.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等位基因都是基因突变产生的10.右图为某种动物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2上。

现用一只隐性雌性个体与一只显性雄性个体杂交,不考虑突变。

下列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对该基因的位置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Ⅱ-2 上B.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Ⅰ上C.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Ⅱ-2 上D.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Ⅰ上11.一杂合子(Dd)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A.1∶1∶1B.4∶4∶1C.1∶2∶1D.2∶3∶112.(原创)果蝇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的雄果蝇中均有1/8为白眼残翅bbX r Y。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 R X rB.F1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1/8C.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 r的配子占1/2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 r X 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13.利用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做杂交实验,其中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

现用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对其子代性状的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中所用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B.子代中重组类型所占的比例为1/4C.子代中自交能产生性状分离的占3/4D.让子代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14.图1、图2表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相关实验,某同学据图分析总结出六个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图1图2①甲处的噬菌体一定含有放射性②乙处的噬菌体一定不含放射性③图1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④图2增设一组35S标记的噬菌体作对照,就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⑤如果培养2代以上,甲处DNA分子两条链都有放射性的噬菌体个数一定增多⑥如果培养2代以上,乙处噬菌体的核酸都不含放射性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15.某基因(14N)含有3 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

若该DNA分子用15N同位素标记过的四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

将全部复制产物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如图1结果;如果将全部复制产物加入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则得到如图2结果。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X层全部是仅含14N的基因B.W层中,15N标记的胞嘧啶有 6 300个C.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1/3D.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1∶416.下图表示DNA分子的片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⑦B.RNA聚合酶可以切断⑤C.复制时DNA聚合酶催化形成①②之间的化学键D.⑥构成DNA分子中基本骨架17.某性原细胞(2n=16)的DNA全部被32P标记,其在含有31P的培养基中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继续进行减数分裂,下列能正确表示有丝分裂前期(白色柱状图)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灰色柱状图)每个细胞中含有32P的染色单体和DNA数目的是( )18.(原创)关于下图所示生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1上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反密码子B.该过程需要mRNA、tRNA、rRNA参与C.多个结构1共同完成一条物质2的合成D.结构1读取到AUG时,物质2合成终止19.下图中a、b、c表示生物体内的三种生理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过程需要的原料为四种核糖核苷酸B.在不同功能的细胞中进行b过程的基因存在差异C.转运1号氨基酸的RNA含有起始密码子序列D.分生区细胞能进行b和c过程,不能进行a过程20.(原创)如果DNA分子上某一片段是一个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则该片段( )①携带遗传信息②上面有密码子③能转录产生mRNA ④能进入核糖体⑤能携带氨基酸⑥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⑦在体细胞中可能成对存在A.①③⑥⑦B.②④⑤⑥C.①②③⑤D.②④⑤⑦21.反义RNA是指与mRNA或其他RNA互补的小分子RNA,当其与特定基因的mRNA互补结合,可阻断该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抑癌基因的一个邻近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其作用机理如下图。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转录成反义RNA的模板链与转录成mRNA的抑癌基因模板链相同B.将该反义RNA导入正常细胞,会导致正常细胞癌变C.反义RNA能与DNA互补结合,故能用其制作检测DNA的探针D.该反义RNA的碱基序列能与抑癌基因转录的mRNA的碱基序列互补22.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其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下图途径进行增殖。

如果直接将EBV的RNA注入人体细胞,则不会引起EBHF。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②过程的场所是EBV的核糖体B.②过程合成两种物质时所需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数量相同C.EBV增殖过程需细胞提供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D.①过程所需嘌呤比例与③过程所需嘧啶比例相同2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生物可能不出现变异性状B.患有遗传病的个体的某些细胞内一定会有致病基因存在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如果某细胞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则该细胞内发生了基因重组D.如果某果蝇的长翅基因缺失,则说明其发生了基因突变24.洋葱(2n=16)种群中偶尔会出现一种三体植物(4号染色体有3条)。

在减数分裂时,这3条染色体的任意2条向细胞一极移动,剩下一条移向另一极,细胞中其余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

下列关于三体洋葱(基因型BBb)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三体洋葱植株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这种变异将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该三体洋葱与基因型为Bb的洋葱杂交,子代出现三体洋葱的概率为1/3C.该三体洋葱植株在进行细胞分裂时,体细胞中最多含有34条染色体D.该植株在细胞分裂时,两个B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减Ⅰ和减Ⅱ的后期25.(原创)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制作装片,包括解离、漂洗和制片3个步骤C.在低倍镜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D.把根尖放在卡诺氏液中浸泡,以固定细胞的形态26.下列与生物进化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纯合高茎的基因型频率增加,表明豌豆正在进化B.一片树林中的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由一个物种进化成的两个种群C.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可培育出三倍体西瓜,表明这两种西瓜并无生殖隔离D.害虫因为变异而存在抗药性差异,农药的选择作用导致抗药性强的基因频率增加27.甲海岛上的某种鸟一部分迁徙到乙、丙两个海岛(三个岛屿相互隔绝),下图所示为刚迁入时和迁入多年后决定羽毛颜色的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B-黑色、b-灰色、B1-黄色)。

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三个海岛上的这种鸟既存在地理隔离,又存在生殖隔离B.鸟类迁入新海岛后会与其食物、天敌和无机环境共同进化C.甲、丙两个海岛的相同环境决定羽毛颜色朝着相同方向进化D.乙海岛的环境促进羽毛颜色基因发生定向突变,产生B1基因28.一般情况下,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糖被、有氧呼吸的酶、H+B.过氧化氢酶、受体、血红蛋白、H2OC.蛋白质纤维、Ca2+、载体、抗体D.Na+、葡萄糖、氨基酸29.冬泳运动被誉为“勇敢者的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