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阅读,让孩子们一路书香
———书香所得
滑县城关一初中毛青梅
书的香气像花香一样弥散在班级的每个角落,好读书成为全班学生的习惯,多读书是学生的嗜好……为此,作为班主任的我,一直在为建设具有浓厚书香气息的班级,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一、巧设墨香之境——以优良的环境熏陶人
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教室里边度过,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成长;这一点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充分的重视,“孟母三迁”、“择邻而居”教育故事,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
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班级里边的布置:墙壁上七零八落地张贴着一些五颜六色的纸张,图书角里东倒西歪的躺着几本书角卷起的书本,讲台上放着已经枯萎的盆花,散乱着粉笔,给人以凌乱的感觉,墙上张贴的内容有的一看就知道从开学初到期末结束,这内容就没变化过。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我在班级的环境布置上与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探讨,进行了精心的布置,努力凸显书香意蕴,力争通过环境的布置,让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飘满书香,使学生在书香的浸润下不断的成长。
1、加强教室内部的整体设计
每学期开学初我都对班级内部的墙体进行了整体的规划,结合教室内部的空间结构,划分出了这样几个板块:黑板报主要结合学校的
工作,由专人进行主题板报的刊出;图书角摆放由学生自己交流以及统一购置的书籍;学生作品园地分为两大块,一块主要以学生的优秀写作展示为主,另一块则是以学生的书、画作品展示为主;班级栏主要张贴的是学校统一布置的工作以及班级内部开展的活动的安排,班干部名单职责以及课程表等,荣誉墙主要张贴的是班级的获奖证书。
2、注重教室书香氛围的营造
在教室的内部环境的整体设计布局上,力求朴素典雅,温馨而又充满书香的意蕴。
在对教室内部板块设计的命名上,在全班学生中进行征集,要求围绕“书香”进行命名,然后再进行讨论,并最终确定各板块的名称。
通过这种方式既营造了全员参与书香班级建设的氛围,又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比如学生在对图书角的命名上,就有“智慧屋”、“书吧”、“书虫天地”等既有书香特色又有时代性却又不缺乏童真童趣的名称;在对佳作欣赏的园地的命名上,学生们的设计极富诗情画意——“小荷才露尖尖角”;在对学生作品
展示栏的设计上,同样书香味十足——“书画苑”;就连平时最常见
的班级栏,学生们也别出心裁的给它命名为“新闻广角”。
在师生的
共同努力下,整个班级环境给人以清新淡雅又充满书卷味的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
二、智授方法之要——以巧妙的方法指导人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在语文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
因
为从对学生一个学期来的阅读(包括课堂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观
察与了解,这些学生在这方面还是比较缺乏的。
因此如何做好对学生
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关乎学生的阅读水平的真正的提高。
在日常的教学中,着重做好方法的指导,利用“综合实践课”这一阵地,向学生系统地介绍读书的方法,掌握几种最基本的读书方
法:
1、略读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
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这是帮助学生积累素材的第一步。
2、精读法
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重点语段,集中精力,逐字
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这种方法适合阅读短小而经典的的文章。
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做到“不动笔不读书”,学生在边读、边想、边批注过程中,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
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
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这种方法适合看有故事情节,内容较长的书。
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
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而采用速读法。
在整个读书方法的训练过程中,始终要求学生把阅读的书籍中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部分通过表情朗读、配乐朗诵、背诵片断、格
言及表演等方式表达出来,使大家在进一步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
鉴赏,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三、巧活动生成独特的书香班级
为了保持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我们依托图书角,开展了一系列读书活动。
(一)“诵读经典,诗话人生”背诵活动。
利用每天课前5分钟诵读古诗词,如遇雨天没有课间操,同样利用课间操20分钟,在教室诵读经典。
通过经典古诗的诵读,让班级
日日都书声朗朗,书香氛围浓厚。
(二)“相约好书,牵手美文”读书交流活动。
语文教师每周开展一节阅读课,利用阅读课作为学生集体阅读交流的时间,指导并激励学生快乐读书,共享读书的乐趣。
阅读课形式多样,包括“阅读指导课、读书交流课、读写结合课”等活动。
(三)“智慧芳园,一字千金”书评活动。
要求每人每周认真阅读一本好书或美文,不断提升自我阅读品味;要求用简短的语句点评自己看过的一本书或美文的精髓,字数体裁不限(诗歌、随感等)均可,形式多样,可以用文章式、卡片式或小报式,自由创意。
每周五统一上交,并在图书角张贴,互相浏览、欣赏。
四、巧借评价之力——以多元的评价鼓舞人
学生的阅读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来的总是会有一定的随意性,如
果让这种随意性一旦得到了强化,那么就等于是之前的努力就将化为
泡影,怎样解决这一现实的矛盾呢?为了让孩子们爱读书、乐读书、善
读书,我试图在评价方面寻找答案。
鉴于学生的实际,我在评价内容上注重了丰富性、多元性和全面性及独特性。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和努力的方向,让每个孩子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以淡雅的书香润泽学生那一颗颗稚嫩的心田,以知识的甘泉灌溉那一片片亟待开发的园地,以书的名义感召一个个游离在书海之外的少年,让他们主动地捧起书本,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书香班级可以让学生暂时忘记外面光怪陆离的世界,安静下来和书交上朋友,在书香中真正感受到阅读的无穷魅力,在书香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在书香中不浮躁,不急于求成,笃定前行,徜徉书海,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蓬草原理告诉我们“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