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设备知识点

建筑设备知识点

建筑设备知识点总结

1 建筑设备是对现代建筑必要的组成部分,是为建筑的使用者提供生活和工作服务的各种设
施和设备系统的总称。
2 建筑设备分为建筑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建筑电气三大部分内容。
3 建筑设备的基本作用:
(1)为建筑创造适当的室内环境
(2)为建筑的使用者提供生活和工作的方便条件 (3)能增强建筑自身以及人员、设备
的安全性 (4)能提高建筑的综合性能
4 每个系统大致由源、管线、设备三部分组成。
5 环境的本义是指周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大类。
6 建筑内环境要素有建筑热环境、建筑光环境、建筑声环境和建筑内空气环境和建筑内电磁
环境。
7 建筑给排水常用管材主要有塑料管、金属管和复合管三种
8 聚氯乙烯管PVC-U 交联聚乙烯管PE-X 无规共聚聚丙烯管PP-R 聚丁烯管PB
9钢管有焊接钢管、无缝钢管。
10 钢管连接方法有螺纹连接、焊接、法兰连接。
11 铸铁管有给水铸铁管、排水铸铁管。
12 地漏的规格有50、75、100mm三种,地面做出0.005~0.01的坡度。
13 建筑给水系统的任务是将室外给水引入室内,并在保证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水压等
要求的情况下,将水送到各个配水点。
14 给水系统按照用途分为生活给水系统、生产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
15 给水系统由引入管、水表节点、给水管道、配水装置和用水设备、给水附件、升压和储
水设备。
16 给水压力
H=H1+H2+H3+H4
H建筑内给水系统所需的水压
H1引入管起点至配水最不利点的高差
H2计算管路的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之和 H3水流通过水表和阀门时的水头损失 H4
配水最不利点所需的流出水头
一层为10mH2O两层为12mH2O三层以及三层以上建筑物每增加一层,则增加4mH2O
17 一个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额定流量0.2L/s
18 各种给水系统,按照水平配水干管的铺设位置,可以布置成下行上给式、上行下给式、
环状式。
20 管道铺设有明装和暗装
21 高层建筑给水特点:(1)技术要求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必须解决低层管道中静水压过大的
问题(2)技术措施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分区的基本形式有以下几种:串联式、减压式、
并列式。
22 建筑消防系统分为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他使用非水灭火剂的固体灭
火系统
23 水泵接合器有地上、地下、墙壁式三种
24 在每一层楼的配水支管上装设水流指示器,以给出某一失火楼层支管水流流动的电信号
25 火灾探测器有感烟、感光、感温 、可燃气体火灾探测器系统 26 热水系统一般由水加热器、
热水管网及其附属设备组成。
27 热水供应的方式直接加热无循环系统、全循环热水供应系统、半循环热水系统。
28 套管分为柔性防水套管、刚性防水套管和一般防水套管,穿楼板的套管应高出楼板地面
5~10cm
29 离心式水泵的工作方式分吸入式和灌入式两种。
30 城市给水系统一般包括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三部分。
31 建筑排水系统分为生活排水系统、工业废水排水系统、屋面雨水排除系统。
32 卫生器具排水流量0.33L/s
33 排水官网的布置和敷设 横支管的敷设
横管不得穿越沉降缝、烟道、风道,并应避免穿越伸缩缝。
横支管不宜过长,一般不得超过10m,以免落差太大,影响净高,并应尽量少转弯,以避
免阻塞。
34 外排水分为普通外排水和长天沟外排水。
35 排水体制按排除方式分为合流制排水系统和分流制排水系统。
36 现代的污水处理技术按其作用原理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三类。
37 中水系统是中水原水的收集、储存、处理和中水供给等工程设施组成的有机结合体,是
建筑物或居住小区的功能配套设施之一。
第三篇暖通空调
1 暖通空调通常指供暖、通风、空气调节以及燃气供应等方面的内容,它是建筑设备的一个
重要内容。
2 供暖系统主要由热源、供热管道、散热设备三部分组成。
3 热水供暖系统的分类;
按系统循环动力分为自然循环、机械循环 i=0.003 按系统的每组立管数分为单管、双管系
统 按各环路总长度分为同程式和异程式
4 热水供暖系统中的问题 从系统中排出空气的问题
系统中受热膨胀的问题 管道的热胀冷缩问题
5 加热管:交联铝塑复合管XPAP聚丁烯管PB交联聚乙烯管PE-X 三型聚丙烯管PP-R
6 蒸汽供暖系统中的问题
(1)疏水问题(2)排除系统中的空气问题(3)水击现象(4)二次汽化问题(5)管道热
涨冷缩问题
7 蒸汽供暖与热水供暖的比较
(1)蒸汽温度比热水高,携带热量多,传热系数大,所以蒸汽供暖系统的散热器少,管径
也小,初始投资小。
(2)由于蒸汽供暖多为间歇供暖,管道内时为蒸汽,时为空气,管道内壁腐蚀快,所以使
用年限短。
(3)一般蒸汽系统不能调节蒸汽温度。
(4)蒸汽系统热惰性小,加热和冷却过程较快,因而适宜人员骤多骤少或者不常有人而需
要迅速加热的建筑
(5)热水供暖散热器表面温度低,卫生条件好。蒸汽供暖则有机灰尘多,干燥,噪声大,
卫生条件差。
(6)由于蒸汽温度高于热水,因而锅炉耗能大,沿程热损失大。从节能角度分析,应尽量
采用热水供暖。
8 分户计量供暖系统的要求:分户计量,按热量收费
9 热负荷即供暖系统应当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10 耗量修正:朝向修正 风力修正 房高修正 外门附加修正
11 散热器的选用最关键的是高效、节能、美观和耐用。
12 高层建筑供暖中应特殊考虑的问题: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较大 室外空气侵入过大 水压
力较大建筑和供暖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减少由风压造成的室外空气渗入量,应尽量减小窗缝的长度,增加密闭性,如可在窗缝间加
装橡胶密封衬垫等。 如采用热水供暖系统,则应沿垂直方向分区。
13 通风方式
按通风系统作用范围的不同,分为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 按通风系统的工作动力分为自然
通风和机械通风。 按通风系统的工作性质分为工作通风和事故通风
14 空气平衡和热平衡
15 自然通风的成因 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风压作用的自然通风
热压和风压共同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16 通风系统的主要设备和构件
室内送、排风口(单叶百叶风窗,双叶百叶风窗),风道,室外送、排风装置,风机,
17 高层民用建筑防排烟方式:自然排烟、机械排烟
18 地下汽车库面积超过2000m2时,排烟系统设计应进行防烟分区
19 空气调节是控制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符合一定要求的工程技术。
20 空调系统的分类:集中式系统,分散式系统,半集中式系统
21 空气处理包括空气的热、湿处理和净化处理。
22 风机盘管机组是空调系统的一种末端装置。
23 燃气主要有人工燃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 人工燃气包括煤制气和油制气

第四篇 建筑电气
1 利用电工学和电子学的理论和技术,在建筑物内部人为创造并合理保持理想的环境,以充
分发挥建筑物功能的一切电工、电子设备和系统,称为建筑电气。 2 人们习惯上把建筑电气
分为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
3 建筑电气包括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动力系统、安全和防灾系统以及信息系统。 4 电力
系统由电源、电力网、电力用户组成。
5 我国城市电力网目前一般采用五级电压,即0.4/10/35/110/220KV或330KV 6 电压大于等于
1KV称为高压,小于1KV称为低压。
7 计算负荷也成为最大负荷,是指小号电能最多的30分钟时间的平均功率。 8对高压供电
的用电单位,功率因数应在0.9以上, 低压用电的供电单位,功率因数应在0.85以上。 9 无
功补偿的办法之一是装设并联电容器。
10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有三种,分别是放射式、树干式、混合式 11 铜橡皮线BX铜芯
聚氯乙烯绝缘电线BV
12 常用的低压电器:负荷开关、低压断路器、隔离开关、熔断器、电表 13 照明开关,距地
面高度1.3m
14 照度是受照平面上接受的光通量的面密度,符号是E,单位是勒克斯lx 15 按照光源发光
形式的不同,照明光源可分为热辐射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 16 建筑照明设计基本原则:安全、
适用、经济性、美观
17 建筑物防雷装置一般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
18 建筑弱电系统信息系统包括:电话通信系统、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视频
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公共信息显示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停车库管理系统、住
宅安全防范系统
19常用的火灾探测器包括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火焰探测器、 20 综
合布线: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
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