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上册)音

新版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年级(上册)音

1、学生学习歌曲的效率。
2、学生创造的欲望及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xx》。
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为下一步表演作准备。
2、注意区分节拍,并能按要求演唱。
教学过程:
1、为了上好本节课,事先要有一些准备。
2、播放《大海》,请三个小组的同学分别上台,为大家表演本小组为歌曲设计的动作。
3、教师与学生中的骨干分子领先起舞。4、其他学生陆续加入。
2、跟着录音哼唱乐曲《四xx舞曲》。
教学目标:
1、听赏乐曲《四小天鹅舞曲》,感受乐曲的情绪。2、用动作表现小天鹅和糖果仙子的身姿。
教学过程:
(一)《四xx舞曲》
(二)《糖果仙子舞曲》
教学评价:
1、学生听赏乐曲时的情绪反映。
2、学生哼唱歌曲《四小天鹅舞曲》,情绪是否与乐曲吻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三)教师做本课小结
教学评价:
1、能否有感情的背唱歌曲《快乐的罗嗦》。
2、能否边唱歌曲边进行简单的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xx下的孩子》。
教学目标:
1、听辨和感受音乐的变化。
2、跟着音乐进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听赏音乐《xx下的孩子》
(三)xx一起总结本课
教学评价:
L、能否听辨出音乐情绪的变化。
2、学生的主动思考及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3、学生的生活体验及对人文知识的反馈和认识是否客观和恰当。
4、在歌表演活动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否得以充分发挥和体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森林水车》;复习《夏天的阳光》,感受音乐的情绪与色彩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对音乐情绪的对比和颜色的对比有一定的认识。
2、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伴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
1、听录音两遍。
2、教师分句教唱第一段歌词,可放慢速度。
3、教唱第二段歌词。
教学评价:
1、学生学习歌曲的效率。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的效果。
3、学生创造的欲望及能力。
第七课xx的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xx摇篮》。
2、欣赏乐曲《海上风暴》(片段)。
(三)教师小结本单元内容
教学评价:
1、感受歌曲《xx》欢快诙谐的情趣。
2、表演本单元所讲有关大自然的童话故事。
第八课新年好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晚会》。
2、欣赏管弦乐曲《窗花舞》。
教学目标:
1、能随着《玩会》的音乐展开想象。
2、能按节拍很快地想出种种场景。
教学过程:
1、初听乐曲《晚会》。
2、介绍有关春节的民俗。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抬花轿》。
2、鼓励学生随着音乐表演抬花轿。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抬花轿》,开始《抬花轿》歌曲的学唱。(二)分组表演抬花轿。
(三)随音乐学唱。
教学评价:
1、大多数学生是否会唱歌曲《抬花轿》。
2、学生是否愿意参与表演抬花轿。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歌曲《舞花灯》。
2、学唱歌曲《月令歌》。
(一)播放歌曲《xx圆舞曲》。
(二)聆听歌曲《跳圆舞曲的小猫》。
(三)听并学唱歌曲。
(四)创编歌词并表演动作。
教学评价:
1、学生基本能背唱歌曲。
2、学生参与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打花巴掌》《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打花xx》。
2、音乐活动《蜗牛与黄鹂鸟》,随着音乐做律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为下一步表演作准备。
2、注意区分2/4拍及3/4拍,并能按要求演唱。
教学过程:
1、教师播放有关动物冬眠的画面。
2、教师分段、分句教唱,可放慢速度教唱。
3、教唱第一乐段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的情绪,应唱得抒情、优美。
4、教唱第二乐段歌词。
5、教唱第三乐段,注意情绪的对比。
教学评价:
1、听赏歌曲《母鸡叫咯咯》的范唱录音。
2、录音学唱歌曲。
3、教师领唱、学生齐唱。
教学评价:
1、学生演唱《母鸡叫咯咯》时的投入程度。
2、学生听赏音乐时的积极性。
第五课童趣
第一时
教学内容:
1、学唱《xx圆舞曲》。
2、表演小小音乐剧《跳圆舞曲的小猫》。
教学目标:
1、教唱歌曲《xx圆舞曲》。
2、鼓励学生创编歌词。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
1、学生的参与率。
2、热烈欢快的场面与良好的纪律相统一。
3、动作与音乐的协调。
4、活动中,学生创造力的表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xx》。
2、掌握换气符号。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云》,感受歌曲欢快、诙谐的情趣。
2、复习本单元所讲的音乐知识过程
(一)欣赏歌曲《xx》
(二)编写云的“童话故事”进行表演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了解洋娃娃和小熊。
2、能正确表达歌曲情绪。
教学过程:
1、复习欣赏乐曲《四xx舞曲》。
2、请几位学生按自己设计的动作随音乐表演。
3、教师分句教唱。
教学评价:
1、学生设计歌表演动作的xx。
2、学生听赏音乐时的专注程度。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小红帽》。
教学目标:
1、用欢快的、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红帽》。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月令歌》。
2、通过聆听歌曲《舞花灯》,激发学生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唱歌《月令歌》
(二)欣赏《舞花灯》
(三)综合复习
教学评价:
1.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学生的主动思考及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3.学生的生活体验及对人文知识的反馈和认识是否客观和恰当。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过新年》,拉开《过新年》的序幕。
(二)聆听主题,设计打击乐器伴奏。
(三)聆听全曲,判断主题在乐曲中出现的次数。
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能专心欣赏器乐曲《小拜年》。
2、学生是否乐于参与表演。
3、学生是否了解打击乐器分类。
欢乐谷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抬花轿》。
2、复习上个单元歌曲与乐曲。
2、跟着音乐进行简单的表演。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彝家娃娃xx》
教学目标:
根据教科书的插图,听辨音乐情绪,配上相应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讲故事。
(二)为图片选择音乐。
(三)配乐讲故事。
教学评价:
1、能否听辨音乐情绪并与相应的图片对应起来。
2、能否配乐讲《彝家娃娃真幸福》的故事。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问声好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森林水车》。
2、听赏歌曲《夏天的xx》。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森林火车》。
2、通过聆听歌曲《夏天的阳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唱歌《森林火车》
(二)欣赏《夏天的xx》
(三)综合复习
教学评价:
1、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3、教师示范,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教师要求学生背唱这首歌曲。
教学评价:
1、是否能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早上好》并表演。
2、听赏歌曲《小麻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从小懂得关心父母。
2、培养学生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早上好》,并背唱歌曲。
教学过程:
1、教师将录制好的领唱、齐唱《快乐的音乐会》完整地放一遍。
2、教师教唱歌曲几遍。
3、老师领唱、同学们齐唱,要求齐唱部分准确、整齐。
教学评价
1、学生能否尽快掌握齐唱这一歌唱形式。
3、学生是否在讨论中积极发言。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唢呐配喇叭》。
2、发声练习《铃鼓》。
教学目标:
1、能xx地欣赏乐曲。
2、采用范唱或录音再次听赏歌曲。
3、跟着录音轻声哼唱歌曲。
第二课幸福的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快乐的罗嗦》
教学目标:
1、用轻快的声音、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快乐的罗嗦》。
2、学唱歌曲《快乐的罗嗦》的唱名。
3、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学过程:
(一)xx问好和《快乐的罗嗦》。
(二)课题导入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演唱《青蛙音乐会》。
2、对音的高低及组成的旋律有感受和体验。
教学过程:
(一)学唱《青蛙音乐会》
(二)唱有关动物的歌曲。
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能熟练地演唱《青蛙音乐会》。
2、学生是否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青蛙音乐会》。
2、欣赏《百鸟朝凤》。
教学目标:
学唱歌曲《乃哟乃》
教学目标:
1、背唱歌曲《乃哟乃》。
2、引导学生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学唱歌曲
(三)教师小结
教学评价:
1、能否有感情的背唱歌曲《乃哟乃》。
2、能否根据歌词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第三课音乐课
第一课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