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殡葬改革所管理所情况介绍
一、基本情况
大竹县新建殡仪馆位于莲印乡天生村,距城区约10公里,是融殡仪服务、遗体火化、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综合型殡仪馆。
该馆占地25030平方米,建筑面积6883平方米。
馆内设备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
设有办公楼、餐饮住宿楼、业务大楼、悼念厅、火化车间等办公及服务场所。
有大小悼念厅10间、业务大厅、告别厅、丧家休息室、整容室、遗体冷藏室、遗体火化间。
安装环保捡灰火化炉一台,环保平板炉2台,高档铝合金骨灰存放架位1200个;餐饮住宿部可同时接待500人就餐和52个床位供丧家休息。
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新建殡仪馆2011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
殡改所在编人员26人,局机关已借走5人,实际工作人员21人,离退休职工11人,系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二、主要职责
该单位系四块牌子,一套人马(大竹殡葬改革管理所、殡改执法大队、殡仪馆、火葬场)。
下设办公室、执法组、业务室(设殡仪组、特服组、导服组)、餐饮部、住宿部。
(一)殡葬管理所、执法大队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区殡葬管理的政策法规;
2、掌握全县殡葬改革情况,提出建议,制订规章拟定殡葬改革规划;
3、监督检查全县殡葬改革和殡葬法规的执行情况,对违
反殡葬法规的行为作出行政处罚;
4、加强殡葬行业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指导街道、乡镇殡葬专管员做好辖区内殡葬管理工作;
5、做好火化管理、公墓管理、丧事管理和丧葬用品市场管理等日常工作;
6、做好殡葬改革的宣传工作,协助街道、镇(乡)制止和处理丧事中的封建迷信活动
7、指导红白理事会工作。
8、协助殡葬服务机构搞好殡仪服务,拓展殡仪项目,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殡仪馆、火葬场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殡葬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及地方殡葬法规。
(2)负责全县遗体运输、存放、整容、化妆、冷藏、告别、火化以及骨灰寄存等项殡葬业务。
(3)负责为丧家提供殡仪服务场所及设施,提供灵堂租用等服务。
(4)负责殡葬用品和祭品的销售。
(5)为丧户提其它特约个性化服务。
三、主要工作
㈠殡仪馆新建工作。
做好县委、县政府“四个一批”和“十大民心”工程,2008年,政府投资2000余万元在莲印乡天生村新建大竹县殡仪馆,在民政局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及时拟草文件争取资金;多次找有关部门
和相关人员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工程进展顺利,主体工程已全面结束,现正进行边坡治理、绿化、餐厅的装修等工作。
㈡进一步抓好殡葬执法工作,营造殡葬改革工作氛围
殡改执法大队以开展殡葬优质服务“月”为契机,利用新闻媒体、宣传车、宣传单等不同形式大力宣传《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四川省殡葬管理条例》和《大竹县殡葬改革实施办法》以及《大竹县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城市规划区开展治丧活动的通告》。
同时,殡改执法大队还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清理乱埋乱葬和违规销售棺材等丧葬用品市场,规范花圈、雕刻墓碑等丧葬门市;积极协助乡镇开展殡改执法工作,切实加大执法力度。
为进一步加强殡葬管理,维护城市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监管,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大竹县实际,大竹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禁止在城市规划区开展治丧活动的通告》,宣传并张贴在出租气车上,规范了城区居民在殡仪馆办丧事,效果明显。
㈢规范运作,严格火化手续。
业务室和火化车间严格遵守火化手续程序化。
严格按照《殡葬管理条例》的规定,凭有效的证件办理火化手续并开具火化通知单,火化车间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火化操作规范,认真处理各类遗体的火化,这几年来没有出现因手续不齐进行火化或因操作不规范造成与丧属矛盾纠纷。
坚持“遗体接运随叫随到,遗体火化随到随化”,全所干部职工始终以“一切让丧属满意”为服务宗旨,热情服务。
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今年1月至10月,火化遗体414 具,
其中9月和10月,在新殡仪馆火化87 具。
四、自身建设
㈠党的建设、政治思想工作。
按照民政局创先争优活动的安排,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从2010年6开始,集中在职工中深入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
制定了殡葬职工“四心”、“五荣”日常行为准则、“六要六不要”行为规范和各岗位创先争优具体标准。
个人结合实际作出了创先争优公开承诺。
通过活动的开展,使职工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作风有了明显的转变,单位形象得到了提升。
2011年,在大竹县庆祝建党90周年表彰大会上,火化工人王军同志被直工委表彰为“创先争优模范岗”;2011年,在参加民政系统建党90周年歌咏比赛中,该单位获得了二等奖;2010年年度考核中,单位被民政局考核为“特等奖”。
2012年,在党组织基层年建设年活动中,单位被县上表彰为“实干之星”。
㈡建章立制。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针对殡改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制定了《大竹县殡葬改革管理所管理暂行办法》,落实了规章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规范了工作程序。
㈢政务公开。
制作了公开栏,公开了工作人员姓名、工作流程、服务内容、收费标准、举报电话等。
㈣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
对领导班子和支委成员进行了分工。
使党务、综合治理、爱国卫生、精神文明、计划生育等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具体办的工作局面,实行定期检查、考核。
二〇一三年三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