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 典型胶粘剂生产技术(4)
第三章 典型胶粘剂生产技术(4)
1、甲阶酚醛 树脂:
2、乙阶酚醛 树脂:
3、丙阶酚醛 树脂: 4、取代酚醛 树脂
改性酚醛树脂胶粘剂
酚醛树脂胶黏剂虽然具有胶接强度高、耐水、耐热、
耐磨及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生产耐候、耐热的木材制
品时酚醛树脂胶黏剂为首选胶黏剂,但因其存在耐磨性
较低、成本较高、固化温度高、热压时间长等缺点,使
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为此,许多人采用多种途径对其
调胶选择:根据制品的用途和需要选择。
※ (一)固化剂
※固化剂种类:有酸和酸性盐两类。
氯化铵
应用:最广 加入量:一般为UF树脂量(固体含量)的0.2-2%。
使用方式:常加入1%的氯化铵固体;
有时调成水溶液(如20%)。
(二)助剂 常用的助剂有:填充剂、发泡剂、甲醛结合剂、防老化剂、耐 水剂、增粘剂等。 (三)UF的调胶工艺 ※普通胶合板用胶调胶工艺:
第七节 水基型胶黏剂
7-1 概述
水基型胶粘剂的优缺点
常见品种
酚醛树脂胶粘剂 脲醛树脂胶粘剂 三聚氰胺树脂胶粘剂 聚乙烯乙酸型胶粘剂 EVA乳液型胶粘剂等
7-2 酚醛树脂(PF)胶粘剂
酚醛树脂是酚类与醛类在催化剂作用下形成树脂的统称,
它是工业化最早(1910年,德国Bakelite)的合成高分子材料。
改性脲醛树脂
分子内部改性——共聚
合成过程
分子外部改性——共混
改性方法
合成后
加入各种改性剂
三聚氰胺树脂胶粘剂
概念:三聚氰胺树脂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简称,它是由
三聚氰胺与甲醛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成缩聚而成的高聚物。
三聚氰胺
※别称:三聚氰酰胺、蜜胺、蛋白精; ※分子式:C3H6N6; ※化学结构式:
H2N C N N C C NH2 N
3、其它原料
*氢氧化钠 *甲酸
*氯化铵
影响脲醛树脂性能的因素
(一)尿素与甲醛的物质的量比
合成热固性脲醛树脂的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不能大于1,即 甲醛的摩尔数不能小于1,甲醛必须过量。
(1)甲醛摩尔数越高,即游离甲醛过量越多,残存于UF中 成为游离的甲醛含量就越高。
降低摩尔比是降低UF游离甲醛含量最有效的办法。但降低 摩尔比,会使UF的固化速度、稳定性、贮存期等随之恶化 的可能,应加以考虑。
酚醛树脂的合成原理
OH
OH
+ CH2OBiblioteka CH2OHOHCH2OH
羟甲基酚除了能与苯酚反应外,还可继续与甲醛 反应而生成多羟甲基酚 。
OH
OH
CH2OH
OH
+
CH2
OH
+ H2O
OH CH2OH+ CH O 2
OH CH2OH CH2O HOH2C CH2OH
OH CH2OH CH2OH
影响酚醛树脂合成的因素
(1)酚类官能度的影响 (2)酚类取代基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3)苯酚与甲醛物质的量比的影响 (4)反应介质pH值的影响 (5)催化剂与反应产物的关系
几种酚醛树脂
为线型结构,分子量较低,具有可溶可熔性,并具有 较好的流动性和湿润性,能满足胶接和浸渍工艺的要 求,因此一般合成的酚醛树脂胶粘剂均为此阶段的树 脂,通过粘度控制反应终点。 是甲阶酚醛树脂进一步缩聚得到含支链的、不溶但可 熔的聚合物,可部分地溶于丙酮及乙醇等溶剂,并具有 溶胀性,加热可软化,可拉伸成丝,冷却后即变成脆性 的树脂。 是乙阶酚醛树脂继续反应缩聚而得到的最终产物。此 阶段的树脂为不溶不熔的体型结构,具有很高的机械 强度和极高的耐水性及耐久性。
MPa
• 缩二脲:不应超过0.8%。 • 游离氨:能提高缩聚反应初期阶段及补加尿素再缩聚阶段 的介质PH值;但当含量高于0.015%时,树脂的固化时间延 长和贮存稳定性降低。不应超过0.015%。 •※甲醛杂质 •甲醛浓度:对反应速度有明显影响。一般工业用甲醛浓度 37±0.5%。 •甲酸和甲醇含量:甲酸——影响pH值(2.8-3.8),其含量
值调至中性或弱碱性贮。
※强酸-碱工艺:尿素与甲醛自始至终在强酸性介质(pH = 1~3)中反应
(4)树脂液的浓缩
脲醛树脂胶粘剂的调制
概念:在UF树脂实际使用时需加入固化剂 (亦称促进剂,有时也有例外,如木材酸性 较强时,可以不加)使UF迅速固化,保证 胶接质量;此外,为了改变UF的某些性能 (如增加初粘性、提高耐水性及耐老化性、 降低游离醛等),还需加入某种助剂。以上 过程称为UF的调制(简称为调胶)。
精(95%):120。配方中,尿素与三聚氰胺与甲醛的 摩尔比为1∶0.172∶2.04。 (二)合成工艺 将甲醛加入反应釜中,依次加入尿素、三聚氰胺、六亚
甲基四胺;30min内将内温升至(70±1)℃(注意观
察内温达60℃时反应液开始透明,此时PH值应为7.78.0);保温30min后加入酒精,然后再升至(70±1) ℃,保温1.5h,冷却至40 ℃放料。
(二)反应介质的PH值
(三)原料质量
※尿素杂质
• 硫酸盐:不应超过0.01%。
3.0 胶 合 2.6 板 胶 接 2.2 强 度 ( 1.8 ) 1.4
1
2
4
3
20 10 30 40 50 60 贮存时间(d) 硫酸盐含量不同的树脂其贮存期与胶接强度的关系(U: F = 1: 1.66) 1. 硫酸盐含量为0.0%; 2. 硫酸盐含量为0.02%; 3. 硫酸盐含量为0.035%;4. 硫酸盐含量为0.05%。
NH2
※活性:6个官能度,氨基上的全部氢原子都显
活性——每个三聚氰胺分子可与6个甲醛分子
反应。
※
H H N C N H
N C N
H※ C N H※ N H※
※
※
(一)配方(质量份) 尿素(100%):100;三聚氰胺(100%):36.6;甲
醛(37%):277;六亚甲基四胺(100%):14;酒
7-3 氨基树脂胶粘剂
氨基树脂:是指尿素、三聚氰胺等氨基化合物与 醛类反应所生成的合成树脂的总称。主要用于胶
接木质材料。
特点:无色透明,耐光性好,毒性较小,可室温
或加热固化,工艺性良好,价格便宜;但耐水性
差,性能脆,强度较低。
脲醛树脂胶粘剂
脲醛树脂胶粘剂(Urea-Formaldehyde Resin Adhesives):是尿素与甲醛在催化剂(碱性或酸性 催化剂)作用下,缩聚而成的初期脲醛树脂;在固 化剂或助剂作用下,形成不溶、不熔的末期树脂。
★应用领域
木材胶粘剂
纺织品、纸张、乐器等的粘接 涂料
★产品状态
液状(糖浆状或乳状):水溶液,人造板胶粘剂最常用,
液状UF一般可贮存2-6个月。
粉状:开始应用较多,性能稳定,贮存期可长达1-2年。
脲醛树脂胶粘剂特点
强度较高、较好的耐水性和耐腐蚀性
主要问题 游离甲醛释放
脲醛树脂的合成
作业
1、影响PF树脂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 2、降低脲醛树脂中的游离甲醛有哪些 方法?
脲醛树脂的制备工艺
(一)原料计算
例1:某脲醛树脂合成配方为 U/F摩尔比为1/2,尿 素加入量为100kg(尿素纯度为98%),请计算需 加入多少甲醛水溶液(浓度为37%)?
答案:需加入甲醛水溶液264.86kg。
(二)工艺类型的选择
(1)缩聚次数的选择
目前,为了将树脂中的游离甲醛降低到最 少的程度,采用三次或四次缩聚工艺来合 成脲醛树脂。
不应高于0.05%-0.1%。
(四)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
在反应体系中,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既有单独作用又有联合其 它因素共同作用。
反应温度:70-100℃
反应时间:关系到树脂的聚合度、游离甲醛含量、粘度及树脂
的力学性能等;过短,反应不完全,固体含量低、粘度小、游 离甲醛含量高、树脂机械强度低;过长,聚合度过高、粘度过 高、树脂水混和性下降、贮存期短。应考虑反应时间与其它条 件的共同作用。120~150min。
(2)耐水性:尿素与甲醛的摩尔比是影响耐水性的一个主 要原因。 摩尔比过高,即甲醛过量过多,将导致残留较多的羟甲基 (亲水基团),树脂的耐水性下降;相反,摩尔比过低,即 甲醛不足或过量甚微,将导致亚氨基增加或树脂交联度降低, 同样,树脂的耐水性下降。 (3)固化时间:随尿素与甲醛摩尔比的增加而缩短。 注意:尿素的分次加入(改变各反应阶段的摩尔比),对树 脂的反应速度、树脂结构、质量等都是密切相关。 好处:①降低游离甲醛含量;②改善UF质量;③延长树脂 适用期;④提高树脂贮存稳定性。
原料:
1、尿素
*别名:脲,学名碳酰胺
*分子式:CO(NH2)2
2、甲醛
*分子式:CH2O
★甲醛危害
浓度0.15-0.3mg/m3:刺激眼睛和呼吸道粘膜 浓度2.4-3.6mg/m3:刺激呼吸道粘膜、皮肤,灼伤 严重中毒:失去知觉、死亡
我国规定:一般空气≤1.0mg/m3:生产车间≤3.0mg/m3
4.尺寸稳定性好; 5.电绝缘性能优良。
缺点:
1.脆性大;
2.固化时间较长,固化温度高。
酚醛树脂的合成原理
在酚醛树脂的合成中,根据原料的化学结构、酚和醛 的用量(摩尔比)以及介质的pH值的不同,所生成的树 脂有两种类型,即热塑性酚醛树脂和热固性酚醛树脂。
热固性酚醛树脂是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苯酚与甲醛以 摩尔比小于1的情况下反应制成。 热塑性酚醛树脂是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苯酚与甲醛以 摩尔比大于1的情况下反应制成。
脲醛 树脂 氯化铵 (20%) 氨水 (25%) 混合 固化剂 面粉 豆粉 树皮粉 花生壳 粉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