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前景

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前景

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前景
过去在玉米生产中,一直存在的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致使玉米的产量和种植面积的扩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通常农民把这些问题归结为两个字—“四难”。

所谓的“四难”是指:“难种”,“难管”,“难收”,“难藏”。

“难种”:这于玉米本身的生长特性有关,因为玉米是一种稀播形的作物。

要求植株间必须间隔一定的距离,如果密度过大,就会影响通风透光,从而影响植株的个体发育及玉米的产量形成。

这就不同于小麦、大豆,在当时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人工撒播,因为小麦、大豆是密植作物,而玉米在当时只能靠人工点播,采用人工刨埯抓把粪,这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而且进度还慢,耽误农时。

所以每年春季种玉米时,男女老少齐动员,提出的口号是“烟囱站岗、锁头把门”,一切服从春播。

“难管”:主要体现在中耕除草上。

由于玉米是高秆作物,如果中耕季节抓不住农时,玉米迅速拔节,就会造成机车下不去地,给中耕带来困难。

另外,以前玉米地除草主要是靠人工除草,所以又造成铲地难(夏季天气比较热,影子多)。

“难收”:随着玉米籽粒灌浆成熟,气温也逐渐下降,而玉米籽粒水分散失得越来越慢,所以,在收获季节玉米籽粒含水量很大,给机械收获带来很大困难,如果直接用康拜因收获,那么造成破碎粒和褒粮损失极其严重,所以,只能靠人工下棒收获。

因此说玉米难收。

“难藏”:因为玉米籽粒含水量较大,所以不能够在下棒后及时脱粒。

即使脱粒,烘干设备也不配套,所以,收回来的玉米棒只能堆放在场院,晒场,由于水分过大,很容易霉烂。

因此,玉米在贮藏上也比较困难。

以上介绍的就是玉米生产上存在的所谓的“四难”。

这四个影响玉米大面积种植的因素,是由于玉米的自身的特性决定的,除此之外,影响玉米大面积种植的,还有其它一些因素。

过去种植玉米基本上是自产自消,也就是谁种谁吃,所以绝大多数农民都不愿种玉米,从而,限制了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导致了玉米种植面积不稳定。

但是近年来,玉米的种植面积大有发展,这其中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主观上,多数农民自愿多种玉米。

因为近几年来在国营农场的畜牧业有了很大发展。

尤其是奶牛数量连年增加,购买饲料成本较高,所以就促使养牛户多种植些玉米,来解决饲料问题。

另外,从客观上看,玉米生长中存在的四难问题,到目前已经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首先,在播种上,已经不存在以前的那些困难。

现在普遍采用机械播种,进行精量点播。

应用的排种器主要有圆盘排种器和气吸式排种器。

在管理上,广泛应用上化学除莠剂,既能争得农时,除草效果又好,而且也节省了劳动力。

收获上,已经采用了机械收获,现在已经有了玉米收棒机。

而且现在经过对玉米进行品种调整后,也可利用康拜因直接收获,现在新型机械都配有玉米收割台,如果水分实在太大
了,还可采用人机辅助的办法。

人工扒皮晾晒,然后机械收获,或者有的地方采用人工放铺晾晒,然后用康拜因捡拾。

种种方法,都可以解决玉米收获上所存在的问题。

在贮藏上,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带穗储藏。

这种贮存的关键在于保证通风。

所以,现在有的农场建造了现代化的玉米楼。

通风条件良好。

玉米楼的壁都用铁丝网焊制,造价较高。

二、脱粒贮藏,多数农场目前都采用这种方法,将玉米脱粒后,上烤干机烘干后贮藏。

但是这种方法必须严格控制温度,不能温度过高。

如果温度高,玉米籽粒会迅速脱水,籽粒变形,收购时就要降低等级。

(目前农大农机系研制的小型烘干机,效果较好)。

近年来。

玉米生长中存在的问题都逐步得以解决,致使玉米种植面积有了很大发展,另外,这其中还存在着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近些年来人们对玉米的认识提高了。

过去曾有人把中国人的食谱划分为三个阶段:
Ⅰ、粮豆瓜芽在粮食中玉米占有一定的比例,<1/4。

Ⅱ、果蛋糖油:(果除外)
Ⅲ、鱼肉奶油:鱼饲料中玉米的成分应不少于50%。

由此我们便可以分析出玉米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第一阶段,玉米所占比例<1/4,比重较小,但在第二、第三阶段,玉米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世界上玉米的种植面积也随之提高。

目前美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亿亩,全国单产水平平均900斤/亩,我国现在种植玉米3亿亩,单产500多斤/亩;苏联2亿亩,单产水平比我国还低。

从单产水平不难看出,在我国的玉米产量水平与美国相比,还比较低,说明我国的玉米生产中还存在很大的生产潜力。

现在世界上存在这样一种趋势,就是以一个国家玉米的种植面积、单产水平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

在我国影响玉米生产发展的因素还存在着产值低的问题,目前国家排价玉米的价格低于小麦、水稻,所以也影响了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

另外,前些年玉米易发生病害,虫害影响产量。

但是近年来我国已经突破了对玉米大、小斑病的研究,限制了玉米螟的发生,使玉米生产以有了很大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