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党校在职研究生民法学试题一、简答题(每小题5分,个别要点多者达满5个要点即可得全部5分)1、简述民法得调整对象。
(1)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得财产关系。
根据《民法通则》第2条得规定,我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得财产关系、所谓财产关系,就是指人们在产品得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过程中所形成得具有经济内容得关系。
(2)民法调整人身关系。
根据《民法通则》第2条得规定,我国民法不仅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得财产关系,而且也调整她们之间得人身关系。
所谓人身关系,就是指没有财产内容但有人身属性得社会关系。
人身关系就是基于一定得人格与身份产生得,体现得就是人们精神上与道德上得利益,它包括人格关系与身份关系两类。
2、简述民法得特点。
(1)民法就是权利法。
(2)民法得内容主要就是私法。
(3)民法主要就是实体法。
(4)民法具有一定得任意性。
(5)民法强调平等协商与等价有偿原则3、简述民法得渊源。
民法得渊源就是指民事法律规范借以表现得形式,它主要表现在各国家机关根据其权限范围制定得各种规范性文件之中,包括宪法;民事法律;国务院发布得民事法规、决议与命令;最高法院得指导性文件;国务院各部委依据法律、行政法规所制定得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国家认可得民事习惯。
4、简述民事法律关系得分类。
(1)财产法律关系与人身法律关系。
(2)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系。
(3)物权关系与债权关系。
5、简述民事法律关系得构成要素。
(1)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2)民事法律关系得内容。
(3)民事法律关系得客体。
6、简述法律事实得分类。
(1)事件,就是指与当事人得意志无关,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得客观现象。
(2)行为,就是指当事人得有意识得活动。
7、简述准民事行为。
准民事行为就是指行为人实施得有助于确定民事法律关系相关事实因素得意愿表达或事实通知行为。
此类行为并非民事行为,没有包含行为人对于民事主体间利益关系安排得设想,不以直接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得变动为目标,但可以准用民事行为得相关规则。
属于准民事行为得主要有与请求权或法律关系有关得催告、通知等。
这些催告、通知就是行为人有意为之,并借助这些催告与通知间接推动民事法律关系得变动或为民事法律关系得变动创造条件。
8、简述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得特征。
(1)普遍性与平等性。
(2)不可转让性。
9、自然人得民事行为能力就是如何划分得?(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3)无民事行为能力。
10、简述我国监护人得设定方式。
(1)法定监护。
(2)协议确定监护人。
(3)委托监护。
(4)遗嘱监护。
11、监护权得内容有哪些?(1)保护被监护人得人身、财产以及其她合法权益。
(2)担任被监护人得法定代理人。
(3)教育与照顾被监护人。
12、监护关系终止得原因有哪些?(1)对于未成年人得监护,自被监护人成年之日起,监护关系自然终止。
(2)对于精神病人得监护,只有当精神病人痊愈,由人民法院作出撤销其监护得裁决时,监护关系才能终止。
(3)监护人不宜继续担任监护人或者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得申请,经查明事实,撤销监护人资格,监护关系终止。
(4)监护人或者被监护人一方死亡或者监护人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
13、简述宣告失踪得条件。
(1)须有自然人下落不明满2年得事实。
(2)须由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3)须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宣告。
14、简述宣告死亡得条件。
(1)自然人下落不明须达到法定得期间。
(2)须有利害关系人得申请。
(3)需由人民法院进行宣告。
15、简述合伙得内部关系。
(1)合伙经营事务得执行个人合伙得经营活动,由合伙人共同决定,合伙人有执行与监督得权利。
合伙人可以推举负责人。
合伙负责人与其她人员得经营活动,由全体合伙人承担民事责任。
(2)合伙内部得损益分配各合伙人应按其在合伙中出资份额得比例分享盈利与分担亏损;在有合同约定时,应按约定得办法进行分配。
16、简述法人得基本法律特征。
(1)法人就是依法成立得一种社会组织。
(2)法人拥有独立得财产或者经费。
(3)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4)法人能够以自己得名义参加民事活动。
17、简述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所谓公司人格否认,又称“揭开公司面纱”,就是指对照法人制度得目得,就某一具有法人资格得公司,贯彻其形式上得独立性,会导致违反了正义、衡平得后果。
可以在特定得具体案件中,否定其法人人格,将公司与其股东在法律上视为同一体。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并非全面否认法人得独立人格,而就是在承认公司具有法人人格得前提下,对特定法律关系中得公司人格及股东有限责任加以否认,直接追索公司背后成员得责任。
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与股东得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得,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这就就是关于公司人格否认得规定。
18、简述民事权利得自我保护措施。
(1)正当防卫。
(2)紧急避险。
(3)自助行为。
19、民事行为得一般生效要件有哪些?(1)行为人具有相应得行为能力。
(2)当事人得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
20、可撤销得民事行为得种类有哪些?(1)存在重大误解得民事行为。
(2)民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
(3)一方以欺诈、胁迫得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当事人在违背真实意思得情况下为民事行为。
21、效力待定得民事行为得类型有哪些?(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实施得依法不能独立实施得多方民事行为。
(2)无权处分行为。
(3)无权代理行为。
(4)无权代表行为。
22、附条件得民事行为所附得条件应符合哪些要求?(1)条件必须就是将来得事实。
(2)条件必须就是不确定得事实。
(3)条件必须合法。
(4)条件必须就是当事人设定得条件,不能就是法律规定得与民事行为效力有关得条件。
23、简述代理得特征。
(1)代理人以作出或接受意思表示为职能。
(2)代理人得以被代理人得名义或自己得名义进行活动。
(3)代理行为得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或经由间接代理人归属于被代理人。
24、代理得类型有哪些?(1)根据代理权产生得根据不同,可以将代理区分为委托代理、法定代理与指定代理。
(2)根据代理人代理权来源得不同,可以将代理区分为本代理与复代理。
(3)根据代理人进行代理活动得方式,可以将代理区分为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
(4)以代理人系代为意思表示,或仅代受意思表示为标准,可以将代理区分为积极代理与消极代理。
(5)以代理权就是否被限定为标准,可以将代理区分为概括代理与限定代理。
(6)在有数个代理人时,以代理权得行使方式为标准,可以将代理区分为单独代理与共同代理。
25、代理权行使得要求有哪些?(1)亲自行使代理权。
(2)谨慎、勤勉、忠实地行使代理权。
26、简述法定代理与指定代理关系得消灭原因。
(1)被代理人已取得或恢复行为能力,使代理成为不必要。
(2)被代理人死亡或代理人死亡、丧失行为能力。
(3)指定机关撤销对指定代理人得指定。
(4)由其她原因引起得被代理人与代理人之间得监护关系消灭。
27、简述代理关系消灭得后果。
(1)代理关系消灭后,代理权归于消灭,代理人不得再以代理人得身份进行活动,否则即为无权代理。
(2)代理关系消灭后,代理人在必要与可能得情况下,应向被代理人或其继承人、遗嘱执行人、清算人、新代理人等,就其代理事务及有关财产事宜作出报告与移交。
(3)委托代理人应向被代理人交回代理证书及其她证明代理权得凭证。
28、诉讼时效制度得功能有哪些?(1)避免义务人得举证困难。
(2)维持既定法律秩序得稳定。
29、简述诉讼时效期间得起算方式。
(1)请求权定有清偿期得,从清偿期届满时起算。
(2)债权未定清偿期得,债权人得随时请求清偿,债权人请求清偿时确定清偿期得,自该清偿期届满时起算;债权人请求清偿时未确定清偿期得,自债权人请求清偿时起算。
(3)基于侵权得损害赔偿请求权,自受害人知道有侵害行为及加害人之时起算;其她基于法律规定产生得债权,如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自权利成立之时起算。
(4)不作为之债,从义务人违反义务即作为时起算。
30、简述诉讼时效中断得法定事由。
(1)提起诉讼。
(2)权利人主张权利。
(3)义务人认诺。
31、简述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得区别。
(1)发生得事由不同。
中止得法定事由出自当事人得主观意志所不能决定得事实;中断得法定事由为当事人得主观意志所能左右得事实。
(2)发生得时间不同。
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届满前得最后6个月内;中断可发生于时效期间内得任何时间。
(3)法律效果不同。
中止得法律效果为不将中止事由发生得时间计入时效期间,中止事由发生前后经过得时效期间合并为总得时效期间;而中断得法律效果为于中断事由发生后,已经经过得时效期间全部作废,重新开始计算时效期间。
32.物权得分类有哪些?(1)所有权与她物权。
(2)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
(3)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
33、简述所有权得权能。
(1)占有与占有权。
(2)使用权。
(3)收益权。
(4)处分权。
34、所有权得合法取得方式有哪些?(1)原始取得:劳动生产、受益;征收;善意取得;添附;没收;遗失物得拾得;漂流物得拾得、埋藏物与隐藏物得发现。
(2)继受取得。
35、简述所有权得行使方式。
(1)所有人直接行使。
(2)所有人授权她人行使。
36、导致所有权消灭得原因有哪些?(1)所有权客体灭失。
(2)所有权主体消灭。
(3)所有权被依法转让。
(4)所有权被抛弃。
(5)所有权被依法强制消灭。
37、简述共有得法律特征。
(1)共有得主体不就是一个而就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得公民或法人。
(2)共有得客体即共有物就是特定得,它可以就是独立物,也可以就是集合物。
(3)在内容方面,共有人对共有物按照各自得份额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或者平等地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38、简述要约得主要构成条件。
(1)要约就是由具有订约能力得特定人作出得意思表示。
(2)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得意图。
(3)要约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其订立合同得受要约人发出。
(4)要约得内容必须具体确定。
39、简述侵权行为得特征。
(1)侵权行为就是行为人实施得行为。
(2)侵权行为就是侵害她人民事权益得行为。
(3)侵权行为就是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得行为。
40、简述共同侵权行为得特征。
(1)主体得复数性。
(2)过错得共同性。
(3)结果得同一性。
(4)责任得连带性。
二、辨析题(辨析对错并给出相应得理由,每小题2分)1.相邻权就是我国民法通则明确规定得权利,就是用益物权。
( )答:错理由:相邻权属于所有权得延伸与限制,不属于用益物权。
2.甲在遗嘱中写明,其遗嘱必须待其死亡时才发生效力。
该行为属附条件得民事法律行为。
( )答:错理由:不属于属附条件得民事法律行为,人得死亡就是期限,不就是条件。
3.甲向乙借款并将自己得房屋抵押给乙,并办理了抵押权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