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2019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导论)系(部) 物联网工程
教研室(实验室)
授课班级
主讲教师
职称
使用教材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XXXXXX学院教务处制
二○一八年八月
教案(首页)
注: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实验课、公共选修课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课程教案
3.物联网体系架构
分为三层:即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分为四层:即感知层、传输层、服务管理层(也称智能层)和应
用层。
本质上讲这两种分法都是一样的。
4.关键技术
(1)感知与识别技术
(2)通信与网络技术
(3)云计算技术
(4)中间件技术
7.物联网的应用
三、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上网了解物联网框架结构的相关知识。
预习下堂课的容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对物联网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能够知道物联网的框架结构。
课次7,8 课时 4
课型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
实验课(√)习题课()
其他()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传感器采集实验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人体感应传感器的操作方法;
掌握人体感应传感器采集程序的编程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编写人体感应传感器采集程序
教学基本容方法及手段1. 人体感应传感器介绍
采用基于人体热释传感原理的人体感应传感器模块。
开关信号输
出,当有人靠近时,输出高电平,无人靠近时输出低电平。
2. 人体感应传感器的接口电路
人体感应传感器的接口电路如下图所示。
通过CC2530 的IO 口,采集人体感应传感器的开关输出状态,从而感知是否有人靠近。
人体感应传感器接口电路
R12 和R15 组成分压电路,将人体感应传感器输出的5V 高电平信号分压到CC2530可接受的3.3V 电平标准。
案例讲解、多媒体讲解
课次9 课时 2
课型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
实验课()习题课()
其他()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3章物联网网络层技术(3.1)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物联网网络层的基本概念
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了解移动通信网技术发展
5G与NB-IoT技术发展对物联网的影响
教学重点及难点:
物联网网络层的基本概念
教学基本容方法及手段
1.回顾上节课容,介绍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2.新课教学(讲解法、提问法、示法)
从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物流系统网络结构中分析物联网网络层的基本功能案例讲解、多媒体讲解
讨论及总结
课次12 课时 2
课型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
实验课(√)习题课()
其他()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传感器无线传输应用实验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 学习如何读取传感器数据并将其通过无线发送到网关。
2.学习如何修改Z-Stack 协议栈程序以实现传感器数据读取及发送功能。
教学重点及难点:
读取传感器数据并将其通过无线发送到网关
教学基本容方法及手段
1、基本原理
Zigbee 是基于IEEE802.15.4 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协议。
根据
这个协议规定的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
其特
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高数据速率、低成本。
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
对于Zgibee 的应用其关键技术就是通过zigbee 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上位机程序与zigbee 节点上的传感器之间的数据通信。
我们简化其通信模式如下:
2、程序功能介绍
本实验基本流程:协调器建立Zigbee 无线网络,终端节点自动加案例讲解、多媒体讲解
讨论及总结
入该网络中,然后终端节点周期性地采集温度数据并将其发送给协调器,协调器收到温度数据后,通过串口将其输出到用户PC 机。
无线温度实验流程图如图:
3、工程代码分析
本章SensorApp工程可以使用HelloApp工程修改而来。
由于我们要采集节点板上的传感器数据,需要我们在修改好工程后添加传感器数据采集代码。
我们在SensorApp工程source目录下添加sensor.c和sensor.h文件,用IAR打开工程将这两个文件添加进App 目录下并编辑代码
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书中练习
教学反思:
学生的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多思考用物联网能够解决哪些问题。
课次16 课时 2
课型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
实验课(√)习题课()
其他()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传感器网络传输实验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各种传感器相关知识。
2.掌握传感器数据传输流程与原理。
教学重点及难点:
1. 编程使用各种传感器模块,完成不同传感器数据读取。
教学基本容方法及手段(1)只保留一个子机节点比如1 号子机,将其余2 个子机
(记做2 号和3 号子机节点)节点电源关掉。
(2)将要使用的子机节点(1 号子机节点)的wifi 模块拔掉,
以便进行传感器类型配置,打开物联网实验平台电源,给其供电,
将子机节点的USB 通过miniUSB 线连接到PC 的UCB 口;(3)插入USB线后,在我的电脑—属性—硬件—设备管理器—端口下查看其虚拟的串口,例如图中的COM3:
(4)打开配套传感器配置软件,如图:
(5)双击配置软件,其运行界面如下:
(6)先选择匹配的串口通道,如本例的COM3,然后点击“连接”按钮,应该提示“连接成功”字样:
(7)将地址设为0001,传感器类型号选择振动传感器,点击“设置”,提示“设置成功”字样:案例讲解、多媒体讲解
讨论及总结
课次17 课时 2
课型
(请打√)
理论课(√)讨论课()
实验课()习题课()
其他()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6章物联网应用(6.1~6.3)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我国物联网应用的重点领域
了解物联网在智能工业等领域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了解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趋势
教学重点及难点:
智能工业,农业,交通
教学基本容方法及手段
6.1 智能工业
6.1.1 工业4.0的基本概念
工业4.0改变了传统的工业价值链,标志着工业已经从土地、
人力资源等要素驱动,转换为科技型创新驱动工业4.0带动了制造业的全面转型
6.1.2 工业4.0涵盖的基本容
1. 工业4.0的特点
2. 智能工厂案例讲解、多媒体讲解
讨论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