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1专题一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构造

01专题一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构造

第五节建筑物的防潮防水构造⏹防潮防水构造设计措施⏹地下室防潮防水构造⏹墙体的防潮防水构造⏹楼板层的防潮防水构造⏹浴室、游泳池防水构造第五节建筑物的防潮防水构造(一)建筑物防潮防水的原因和意义原因:地下水、上层滞水,土壤毛细作用所形成的地潮沿基础、墙基上升,导致室内抹灰粉化,脱落,生霉,起碱,使建筑物减少使用年限。

因此建筑物必须做防潮防水构造设计。

第五节建筑物的防潮防水构造(二)建筑物防潮防水的主要措施★避免裂缝★减少水源★疏导水源★堵塞漏洞第五节建筑物的防潮防水构造(一)地下室防潮防水设计原则★当地下室水位于地下室地坪以下时,地下室不受水的侵蚀,则地下室墙体应以防潮处理为主。

★当地下室水位于地下室地坪以上时,墙体受到地下有压水的侵袭,则地下室的防水设计必须考虑地坪及墙体的防水处理。

防水层的设防高度应高出室外地面500mm以上。

三、地下室的防水构造⏹《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地下室防水等级和设防范围⏹地下室的防水措施地下室的防潮构造⏹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厚度不应小于100mm,在软弱土层中不应小于150mm。

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注,宜留有施工缝和墙体水平施工缝。

地下室的防潮构造⏹卷材防水层卷材防水层应铺设在混凝土结构主体的迎水面上,并应铺设在结构主体底板的垫层至墙体上。

一般采用外防外贴和外防内贴两种方法。

防水卷材的厚度要求(见附表)地下室的防潮构造⏹涂料防水层涂料防水层包括无机防水涂料和有机防水涂料。

地下室的防潮构造⏹涂料防水层有机防水涂料主要包括反应型、水乳型和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多用于结构主体的迎水面。

无机防水涂料主要包括水泥基无机活性涂料和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多用于结构主体背水面和潮湿的基面做防水过渡层。

地下室的防潮构造⏹水泥砂浆防水层包括普通水泥砂浆、聚合物水泥砂浆、掺外加剂和掺合料防水砂浆等类型。

水泥砂浆防水层主要用于结构主体的迎水面。

地下室的防潮构造⏹金属防水层适用于抗渗性能要求较高的地下室。

金属板包括钢板、铜板、铝板,合金板等。

金属板防水有内防水和外防水之分。

地下室防水的细部构造⏹变形缝地下室防水的细部构造⏹后浇带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板(包括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

后浇带是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

设置后浇带的位置、距离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其宽度考虑施工简便、避免应力集中,常为800~1200mm;在有防水要求的部位设置后浇带,应考虑止水带构造;设置后浇带部位还应该考虑模版等措施内容不同的消耗因素;后浇带部位填充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须比原结构提高一级。

作用⏹1.解决沉降差。

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

设计时基础应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强度校核。

连成整体后的计算应当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

这种做法要求地基土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间内基本完成。

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调整措施:(1)调压力差。

主楼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并加大埋深,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较浅的十字交叉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

(2)调时间差。

先施工主楼,待其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

(3)调标高差。

经沉降计算,把主楼标高定得稍高,裙房标高定得稍低,预留两者沉降差,使最后两者实际标高相一致。

作用⏹2。

.减小温度收缩影响。

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

混凝土硬结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头1~2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

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

在施工中设后浇带,是在过长的建筑物中,每隔30~40米设宽度为700~1000毫米的缝,缝内钢筋采用搭接或直通加弯做法。

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用来抵抗温度应力,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

后浇带保留时间一般不少于一个月,在此期间,收缩变形可完成30%~40%。

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但应为正温度)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

地下室防水的细部构造⏹穿墙管(盒)地下室防水的细部构造⏹窗井、地坑、池第五节建筑物的防潮防水构造(一)防潮层⏹砌体墙勒脚部分的防潮处理⏹勒脚——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

一般情况下,其高度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

⏹1.对勒脚处的外墙面应该用强度较高、防水性能较好的材料进行保护。

2.为杜绝地下潮气对墙身的影响,砌体墙应该在勒脚处设置防潮层。

第五节建筑物的防潮防水构造(二)勒脚⏹砌体墙勒脚部分的防潮处理⏹勒脚——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

一般情况下,其高度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

⏹1.对勒脚处的外墙面应该用强度较高、防水性能较好的材料进行保护。

2.为杜绝地下潮气对墙身的影响,砌体墙应该在勒脚处设置防潮层。

规范⏹6.3.2 地下工程防水应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J108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地下工程的防水,宜采用防水混凝土自防水结构,并根据需要可设附加防水层或其它防水措施。

对防水有特殊要求时,宜采用防、排结合方案;⏹2 地下室应在一处或若干处地面较低点设集水坑,并预留排水泵和排水管道;⏹3 地下管道、地漏、窗井等处应有防止涌水、倒灌的措施。

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6.9.2 墙身防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砌体墙应在室外地面以上,位于室内地面垫层处设置连续的水平防潮层,室内相邻地面有高差时,应在高差处墙身的侧面加设防潮层;注:地震区防潮层应满足墙体抗震的整体连接。

2 湿度大的房间的外墙内侧应设防潮层;3内墙面有防水、防潮、防污、防撞要求时,应按使用要求的高度设置墙裙;规范⏹ 6.9.3 地下墙体防水、防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地下室应采用外围形成整体的防水做法,但当设计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0.30m~0.50m,且基地范围内的土壤及回填土无形成上层滞水可能时,可采用防潮做法;2 地下室应在一个或若干个地面较低点设集水坑,并预留排水泵电源及排水管路;3 窗井、穿墙管沟、埋件、变形缝及墙身角隅等处,无论地下室采用防水或防潮做法均应有严密的防水措施;4 地下管道、地漏、窗井等处应有防止涌水、倒灌的措施。

第五节建筑物的防潮防水构造(一)有浸水可能或有给水设备的楼板层的防水构造★楼板层应采用不透水材料和防水构造。

采用现浇混凝土。

楼面设置找坡层。

第五节建筑物的防潮防水构造(一)有浸水可能或有给水设备的楼板层的防水构造★设计中应注明排水坡度和最低处标高。

最低处标高即地漏表面或排水沟盖板表面的标高。

第五节建筑物的防潮防水构造(一)有浸水可能或有给水设备的楼板层的防水构造★坡度一般为1%,不应小于0.5%,水应排向地漏。

防水层在墙、柱部位翻起高度应不小于100mm。

第五节建筑物的防潮防水构造(一)有浸水可能或有给水设备的楼板层的防水构造★有地面积水的楼面标高,一般应低于相邻房间或走道20mm或作挡水门槛。

第五节建筑物的防潮防水构造(二)卫生间的防水构造★第五节建筑物的防潮防水构造(一)浴室的防水构造(二)游泳池的防水构造游泳池规范6.5 厕所、盥洗室和浴室⏹ 6.5.1厕所、盥洗室、浴室等卫生用房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物内的公用厕所、盥洗室、浴室等卫生用房不应直接布置在餐厅、食品加工贮存、变配电等有严格卫生或防潮要求用房的上层;住宅卫生间不应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和厨房的上层(本套住宅内除外)。

2 卫生用房使用面积及卫生洁具的配置应符合有关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

3 卫生用房宜有天然采光和不向邻室对流的自然通风,无直接自然通风的卫生用房应设自然通风道,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通风换气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装置。

严寒和寒冷地区卫生用房宜设置自然通风道。

规范⏹ 6.5 厕所、盥洗室和浴室⏹ 6.5.1厕所、盥洗室、浴室等卫生用房应符合下列规定:4 楼地面、楼地面沟槽、管道穿楼板及楼板接墙面处应严密防水、防渗漏。

5楼地面、墙面(或墙裙)面层应采取不吸水、不吸污、耐腐蚀、易清洗的材料。

6楼地面应防滑,并应有坡度坡向地漏或水沟,防止积水。

7 室内上下水管和浴室顶棚应防冷凝水下滴,浴室热水管应有防止烫人措施。

8 公用厕所应设前室,并采取遮挡视线措施。

本章结束课后思考⏹建筑物进行防潮防水处理的条件⏹建筑物各组成部分处需要进行防潮防水处理的节点构造⏹小调查——1、身边建筑物的防潮防水构造2、高层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构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