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料图设计规范
一.成品检验图:
1.重点尺寸(必检尺寸),需要用数字标号标示。
(一般包括外形,总厚度,补强
+面版厚度,底胶到四周外形边,FPC定位等尺寸)
2.英文需改为中文
3.有歧义需添加说明(如到面版边或到玻璃边,视窗边等)
4.对照工程图,注意版本的变更
二.面版下料图:
1.重点尺寸,需要用数字标号标示。
(一般为全部尺寸,R角可不标示数字序号,
可抽检)
2.外形尺寸公差一般为±0.1mm,视窗到边的尺寸公差为±0.1mm。
如客户特
别要求的需注意,对照工程图检查,其余尺寸为默认公差(一般为±0.15mm).
3.如果外形是弧形或复杂多段线,需标明末端尺寸和最大外形尺寸以及最大点
测量点
4.logo不清晰需放大示意,需清晰明了
三.上线凹槽检验图,下线(+PC)凹槽检验图,PC凹槽检验图。
1.重点尺寸,需要用数字标号标示。
(一般为全部尺寸,R角可不标示数字序号,可抽检)
2.四周银胶定位孔。
标注凹槽的大小以及间隙。
如果是下线和上线在同一位置开凹槽(压合处),需要形成0.3-0.5mm台阶以便插入FPC(此前提需满足此处凸台不会与客户机壳产生干涉)
四.PC板结构
1.不管采用大片还是小片工艺,PC板上的直角尽可能地倒圆角,用以避免由于直角重复镭射烧焦而引起面版不平整的问题。
2.如果单独PC凹槽需要用CNC下料,则需要增加四角的银胶圆孔定位(CNC 不能铣定位十字架)。
五.线路检验图:
1.重点尺寸,需要用数字标号标示。
(一般为全部尺寸)
2.线路尺寸取正公差时不大于面版外形取负公差时尺寸,另为避免线路与玻璃一样大组合偏差,线路会凸出玻璃。
故线路在玻璃的基础上单边内缩0.1mm,DST 宽度不足时可内缩0.05单边。
3.线路四周直角可适当倒角,如R0.5MM(开线路模具时四周倒角R0.5)
六.补强下料图:
1.重点尺寸,需要用数字标号标示。
(一般为全部尺寸)
2.PC补强生产一般用CNC下料,如果一款TP有俩个或者俩个以上的补强,需要分别作图,即一个补强一张下料图。
3.若是PET补强,镭射下料即可。
七.补强双面胶,底胶下料图:
1.重点尺寸,需要用数字标号标示。
(一般为全部尺寸)
2.补强双面胶外形和底胶外形分别在补强和承托板基础上内缩0.1mm。
(底胶有空间可内缩单边0.2mm),开模具再在此基础上内缩0.1mm,模具需注意设计低刀(底胶内框及撕手处等)
八.铣槽检验图:
1.重点尺寸,需要用数字标号标示。
(一般为全部尺寸)
2.如果是大片铣槽,建议在客户要求的尺寸上外扩0.5mm,.再CNC下料。
标示铣槽方向性。
如果是小片铣槽,则公差以工程图为准,深度和宽度公差一般为±0.1mm。
3.如果铣槽深度不一,需增加侧视剖面图
九.保护膜检验图:
1.重点尺寸,需要用数字标号标示。
(一般为全部尺寸)
2.对于单层保护膜,要求是5PCS每条。
带撕手(不对称)的正反面保护膜需要镜像开刀模下料,外形公差一般为±0.1mm
OCA,DST,FPC,强化玻璃都有单独的设计规范,在此不重复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