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风险评估评分原则

4风险评估评分原则

风险评估评分原则
一、评分原则
1、危害后果分类
按危害后果的相对严重度区分为四类:
(1)灾难性的——引发严重药害事件,人员死亡、完全残废,特殊药品流弊,存在无证经营行为,造成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

计4分。

(2)危险的——引发药害事件,人员部分残废,特药、医疗用毒性药品、处方药销售管理混乱,企业质管人员不在岗履职,严重违反GSP要求,存在制假售假行为,造成一定的社会不良影响。

计3分。

(3)边缘的——部分药品发生不良反应但无严重病例,存在销售使用过期药品等劣药行为,存在较多违反GSP要求行为,管理人员业务不熟练,未达到规定要求。

计2分。

(4)可忽略的——有少量违反GSP要求行为。

计1分
2、危害发生频度(自身发生的可能性)
按危害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分为四类:
(1)频繁的——频繁的感觉到或很可能频繁地发生。

计4分。

(2)中等的——感觉到几次或可能发生几次。

计3分。

(3)偶然的——有时被感觉到或有时发生。

计2分。

(4)罕见的——极少被感觉到或可能发生。

计1分。

3、危害发生可测性(被发现的可能性)
按可被发现可能性的大小分为四类
(1)极难的——极少被发现或隐蔽性极强的。

计4分。

(2)较难的——较少被发现或容易逃过检查的。

计3分。

(3)难的——被发现次数尚或隐蔽性不是很强的。

计2分。

(4)容易的——隐蔽性不强或每次均能发现的。

计1分。

4、风险等级
根据危害发生后果、可能性及可测性,采用多因素相乘综合分析模型,将风险等级确定如下(X=危害后果得分×发生频率得分×可检测性得分,X为风险得分):
(1)极高——X≥48分。

(2)非常高——48>X≥36分。

(3)高——36>X≥24分。

(4)中等——24>X≥12分。

(5)低——12>X≥4分。

(6)微小——4>X≥1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