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说明书(2013届)课程名称纺织品设计学学生姓名包玲俐学号 **********班级纺工0901指导教师李旦填写日期 2012.9.18目录1 概述 (1)1.1 课程设计的任务和目的 (1)1.2 课程设计的内容 (1)1.3 课程设计的意义 (1)2 织物分析 (2)2.1 概述 (2)2.2 目的 (3)2.3 仪器 (3)2.4 步骤 (3)2.5 原料确定 (3)2.6 细度计算 (3)2.7 捻向、捻度的确定 (4)3 织物设计 (8)3.1 纺织CAD辅助设计 (8)3.2 小样试织 (11)3.3 目的 (11)3.4 实验仪器 (11)3.5 实验步骤 (11)4 结论与感想 (14)1概述1.1 课程设计的任务和目的收集衬衫面料,设计用作衬衫面料的条各织物的配色,男、女各2款,并设计合理的小花纹组织与之配套。
要求我们在织物分析测试的基础上,用纺织CAD系统进行仿制设计、改进设计乃至创新设计,使其能对织物进行全面、正确地分析并组织上机,掌握具体的设计方法,积累必要的实践经验,初步具有仿制、改进设计产品的能力。
1.2 课程设计的内容1、要求掌握织物测试分析和试制打样等常规实验的操作规程。
2、要求分析测试织物实样一块,按实验报告形式写出测试分析报告一份,附织物规格表和所测试织物原样,织物原样要求大小为8㎝×8㎝,大循环织物要求大小至少为一个循环。
3、将织物测试分析的结果作依据,仿制(或改进或创新)设计织物一块,制定相应的小样织物规格表,运用纺织品CAD设计系统设计打印出织物仿真模拟纸样(一个系列,三套色),选择其中一款色系,在试样机上织出织物小样一块,要求大小为10㎝×10㎝,大循环织物要求大小至少为一个循环。
4、测试分析和设计过程要求独立完成,产品打样要求相互合作完成。
1.3 课程设计的意义使学生对《纺织材料》、《织造学》、《织物结构与设计》等课程内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以及编写技术文献的能力;具有纺织品设计和纺织工艺设计的基本技能,掌握纺织工程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纺织品生产技术。
2织物分析2.1 概述为了生产、创新或仿造产品,就必须掌握织物组织结构和织物的上机技术条件等资料,为此就要对织物进行细致的分析,以获得正确的分析结果,如织物组织、纱线的排列、纱线的原料及线密度、纱线的捻度及捻向等,将这些分析结果作为设计、改进或仿造织物的重要依据。
进行织物分析的目的是为进一步掌握织物分析的内容和顺序、进一步掌握织物分析的各项测定方法和计算方法、进一步掌握织物分析中各种仪器的操作方法、为仿制(或改进或创新)织物提供必需的原始数据。
传统的衬衫面料以轻、薄、软、爽、挺、透气性好较理想,可以分为多种常用的面料。
(1)百分之百纯棉面料纯棉面料的衬衫穿着舒适,柔软,吸汗,极易皱,易变形,易染色或者变色,一件高品质的衬衫至少应该是纯棉的。
(2)混纺面料这种面料是棉和化纤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中高档衬衫纺织而成的。
这种面料既吸收了棉和化纤各自的优点,又尽可能地避免了它们各自的缺点。
(3)100%化纤面料它是利用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纤维的纺织品。
它们共同的优点是色彩鲜艳、质地柔软、悬垂挺括、滑爽舒适。
它们的缺点则是耐磨性、耐热性、吸湿性、透气性较差,遇热容易变形,容易产生静电。
(4)亚麻面料衬衫面料中的贵族,穿着舒适,柔软,吸汗,极易皱,易变形,易染色或者变色。
(5)羊毛由纯羊毛精纺而来的面料具有保暖,厚,视觉效果好。
但是易皱,易变形,易虫蛀,易缩水。
(6)真丝面料真丝面料是纯桑蚕白织丝织物,是全球公认最华贵的衬衫加工厂面料,浑然天成地散发著美丽光泽,高克重的真丝面料一直都是顶级奢华衬衫的面料。
2.2 目的1、进一步掌握织物分析的内容和顺序2、进一步掌握织物分析的各项测定方法和计算方法3、进一步掌握织物分析中各种仪器的操作方法4、为仿制(或改进或创新)织物提供必需的原始数据2.3 仪器扭力天平、捻度仪、显微镜、镊子、剪刀、钢尺、照布镜、分析针、烘箱实验消耗材料:织物样品、火柴、有关化学药品等2.4 步骤1、确定织物的正反面、经纬向。
2、鉴别各类织物所用的原料(混纺短纤纱要求测出混纺比)、细度,测定纱线的捻向、捻度,确定出织物的经纬组合。
2.5 原料确定我们小组各成员拿着自己的衬衫面料在纺材实验室显微镜下观察到:截面是不规则的腰圆形,中有空腔,纵向呈天然转曲。
用打火机燃烧后发现有烧纸味,且燃烧后有少量灰白色灰烬,由此我们得到我们所用的原料是棉。
2.6 细度计算/L*9000=0.0295/(0.05*50)*9000=106D经向:D=GKS=5247/106=50S纬向:D= G/L*9000=0.0292/(0.05*50)*9000=105DKS=5247/105=50S2.7 捻向、捻度的确定经向为股线,纬向为单纱,测得其白纱捻度为780T/m,青色纱捻度为980 T/m,绿色纱捻度为780 T/m。
分析织物的经纬密度、组织:用密度镜测得成品经密为120根/inch,成品纬密为100根/inch。
根据分析数据,推导并计算织物规格表要求的所有内容。
如计算织物的经丝数、筘幅、筘号、重量,设计穿入数等,填写织物规格表。
筘号=(经密*内幅)/(筘内幅*穿入数)=120/2.54*145/(167*2)=21齿/cm 经纱数=筘内幅*筘号*筘齿数=167*20*2=6680根总经根数=6680+2*42=6764根经织缩率=纬密*织物组织系数/√纬纱平均支数=98*0.6948/√50=9.7%该织物坯布时的经纱重量=总经根数*(1+经织缩率)*(1+浆伸率)*5247/Ne/9000=6764*(1+9.7%)*(1-1%)*5247/50/9000=85.65g/m纬纱重量=上机筘幅*坯布纬密*(1+纬织缩率)*5247/Ne/9000=168*38.5*(1+3%)*5247/50/9000=77.68g/m总重量=经纱重量+纬纱重量=85.65+77.68=163.33g/m上机纬密=坯布纬密-0.5=38.5-0.5=38根/cm织物原样:织物规格表3织物设计3.1 纺织CAD辅助设计根据收集的面料,针对性的发散思维,据织物紧度不变原则,设计织物经纬密度。
通过对每一块织物花型的分析,再结合自己的创新思路与想法,针对休闲的衬衫风格进行组织设计。
由于这次设计必须四块织物为同一穿综,使花型设计有所限制,只能根据同一穿综方法,设计不同的四种组织,首先第一块织物的设计思路为格型再添加一点小提花,使织物呈现一种休闲风格,休闲居家衬衫,场合:居家、散步、游玩。
品质:舒适的竹棉面料,健康环保。
选型一定要宽松,同时把好质量关,因为休闲不等于随便。
第二块为条形凸起处是根据打乱斜纹的效果来体现的,利用蓝、白色纱线的间隔形成宽窄不同的条子织物,可以显示精明干练的个性,织物经密远远大于纬密,正面由经面缎纹形成明亮的条纹,纬面缎纹形成较暗的部分,表面明暗相间,构成风格独特的缎条府绸;此种设计织物柔软.光泽好,浮线较长,耐磨性较差。
第三块是在第一块的小提花上改变纹板组织,采用两色纬纱交织,形成一种方格效果,第四块是根据条形与格型的基础上变化花型,改变两种纬向色纱。
织物规格表3.2 小样试织小样机试织也称试小样,是纺织品设计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在经过织物构思设计、织物组织结构设计、产品规格设计后,必须通过试织来检验。
通过小样机试织,能看到实物效果,可验证原料、组织、密度、捻度等的选择和配置是否适宜,样品的外观、手感、厚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暴露设计产品在内在质量和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或其它意想不到的问题,通过规格的修正,获得准确、合理的生产工艺。
通过试制与工艺调整,可提高规格设计和组织设计的精确性,进一步提高设计水平,使设计与实践有机地相结合。
3.3 目的1、进一步掌握全自动试样机的使用方法。
2、验证所设计织物的规格数据、上机工艺、组织工艺等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3.4 实验仪器全自动试样织机、整经用绕纱框架、小样织机配套工具一套、剪刀实验消耗材料:各色纱线、各式钢筘3.5 实验步骤1、在织物分析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初步设计织物的规格和织物组织。
2、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经纬原料,纬纱准备,经纱整经。
3、根据穿综规律,用穿综钩逐一将经纱穿过综丝。
4、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好钢筘;根据穿筘规律,用插筘片分别将经纱穿过钢筘。
5、根据上机图,将纹板规律输入全自动试样织机的控制电脑。
6、调整好经纱张力,进行试车织造。
7、检查织物与预期结果是否相符,并要求找出原因。
8、在上机穿综时,可将经纱分为两部分,分别采用不同的穿综方法。
9、在保证试制织物宽度和不改变穿综的情况下,每一种纹版,可同时织出平行排列的两块织物,改变纹版规律和纬纱原料和排列方式,可试制出多块外观风格不同的织物实样,提高试织效率。
织物规格表4结论与感想通过这次纺织品设计学课程设计,我们从开始去面料市场或公司收集面料到设计,这些过程都需要团队的相互协作,我们在收集的这些面料有很多不知道的成品规格和坯布规格,需要自己去纺材实验室测试,对织物进行细致的分析,以获得正确的分析结果,如织物组织、纱线的排列、纱线的原料及线密度、纱线的捻度及捻向等规格,将这些分析结果作为设计、改进或仿造织物的重要依据,但是这些都是有存在误差的。
在设计时,因为一些组织较为复杂,在翻样时可能由于机房的软件存在一定的限制,我们在设计组织时存在两种组织之间没有很好的排列好,有空隙存在,需调整两种组织的纹板图的排列。
在进行织物设计时,由于须在同一穿综不同纹板,可能设计思路就有点狭隘,没有做到最好,所设计的织物没有特定的组织,因此没有精确的组织系数,我们就根据面积最大的那块来定,根据紧度不变原则结合实验室所有的筘号估计确定经密及筘号、纬密,这个或许存在的误差会比较大。
我们设计时是用棉纱作为经纬向纱线,但是实验室纱线比较容易断经及断纬,所以我们选择120D的FDY作为色纱,与预想的手感及色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进行小样试织时,比我们设想的问题要多很多,首先在穿棕上由于纱线不容易缕直,易缠结,容易造成断经,我们经过两次穿棕最后总结了穿棕的方法并顺利进行,但是在所有都可以了,启动机器后,发现经纱张力不够,边处总是会掉下来一些,我们进行多次尝试寻找问题的原因,多次调整张力都不行,后来发现是上下调整的杠杆没在固定的位置上,调的太高,使综框被提起时,经纱会松散,所以我们织的布样可能在紧密度上会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