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多诺

阿多诺


主要著作

阿多诺一生著述甚丰,涉猎广泛,主要 的哲学、美学著作有:《启蒙辩证法》 (1947)、《新音乐哲学》(1949)、 《多棱镜:文化批判与社会》(1955)、 《否定的辩证法》(1966)、《美学理论》 (1970)等。




1903年 9月11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 1919年 就读于法兰克福天主教学校,随伯恩 哈特· 涩克雷斯学习作曲,随爱德华· 容学习钢琴演 奏。 1921年 法兰克福大学学习哲学、社会学、心 理学、音乐。开始从事音乐批评研究。结识马克 思· 霍克海默。 1923年 结识马格雷特· 卡普鲁斯与瓦尔特· 本 雅明。 1924年 得到汉斯· 孔内力乌斯认可,以论文 《胡塞尔现象学对物体与意识的超越》取得博士 学位。结识阿尔班· 贝克。 1925年 于维也纳随阿尔班· 贝克学习作曲, 随爱德华· 施托儿曼学习钢琴演奏。 1927-1928年 返回法兰克福。预定为取得授 课资格的论文《先验心灵学说的潜意识概念》未 能递交。


在阿多诺那里,对启蒙精神的批判实质上 就是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 阿多诺通过对启蒙理性的分析,其真正的 最终的目的是釜底抽薪,彻底批判绵延几 千年的欧洲传统哲学,批判所有资产阶级 的哲学、第一哲学,他们所宣称的绝对权 力,在阿多诺看来,都是资本的统治权向 着思维的不可避免的渗透,是启蒙精神造 成的恶果。
阿多诺(1903.09.11- 1969.08.06 )
“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这是德 国哲学家泰奥多· 阿多诺在1955年出版的 文集《棱镜》中提出的名言。



西奥多· 阿多诺 (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 1903.09.11-1969.08.06), 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音乐理论家,法 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人物,社会 批判理论的理论奠基者。生于德国美因河 畔的法兰克福,晚年在瑞士维斯普度假时 猝死于心脏病。




1931年 得到保尔· 蒂厉希的认可,在法兰克福大 学以论文《克尔凯郭尔的审美建构》取得授课资 格。 1933年 发表《克尔凯郭尔:审美建构》。 1934年 流亡英国。在牛津大学梅东学院作进 修生与讲师。 1938年 流亡美国。作纽约社会研究所成员。作 “普林斯顿电台研究计划”的“音乐研究”项目 负责人。 1941年 迁居洛杉矶。与霍克海默密切合作, 撰写《启蒙的辩证法》。写作《新音乐理论》与 《最低限度的道德》。 1947年 与霍克海默合著《启蒙的辩证法:哲 学片段》。
二、资本的抽象同一性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 严厉批判了古典经济学直接从资本出发, 以一种非历史的直观方式去审视资本,因 此不自觉地屈从于资本的抽象统治所客观 形成的颠倒的世界,陷入资本拜物教,把 历史地形成的资本指认为一种从来如此的 自然存在。

20世纪以来,尤其是30年代以后,资本主 义出现了新的特征,法兰克福学派最终证 明:资本的抽象统治已经总经济扩张到了 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各个层面,实现 了自己在各个领域的唯一统治,社会由此 被整合为一个同质的总体。在此情况下, 文化批判和意识形态的批判都具有了与传 统的经济批判同等重要的意义。
资本的抽象统治——意识形态的 “同一性”



一、启蒙理性的“崩溃” 第一,启蒙精神始终在神话中得到自我确认。 第二,就确立主体对自然的主权来看,甚至可 以说神话已经是启蒙,启蒙蜕变为神话。 第三,神话之所以是启蒙,是因为神话中已经 蕴含着启蒙精神的主旨。
பைடு நூலகம்



霍克海默、阿多尔诺认为启蒙精神的确是 理性的狡诈。 第一,主体意识的获得是以压抑作为代价 的,但压抑并没消除欲望,它终以残暴方 式爆发。 第二,启蒙精神“是彻底而又神秘的恐惧”。 第三,自由走向了奴役。



1949年 返回法兰克福,担任法兰克福大学哲 学系编外教授,出版《新音乐哲学》。 1950年 出版合著《独裁性格研究》。重建法 兰克福社会研究所,任副所长。 1951年 出版《最低限度的道德:对受损害生 活的反思》。 1952年 出版《试论瓦格纳》 1954年 获阿诺德——勋伯格奖。 1955年 出版《棱镜:文化批判与社会》 1956年 出版《认识论元批判:胡塞尔与现象 学悖论研究》、《无调音乐:受控制的世界的音 乐》任职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哲学系教席教 授》。



1965年 出版《文学著述III》。 1966年 出版《否定的辩证法》。 1967年 出版《没有理想:小美学》。 1968年 出版《贝格:最小过门的大师》、 《即兴曲:新刊印音乐著述第二辑》。 1969年 出版泰奥多· 阿多诺与汉斯· 维· 埃斯纳 合著《为电影作曲》、《提纲:批判模式II》、 《启蒙的辩证法》;《德国社会学中的实证之 争》。8月6日在瑞士突发心脏病去世。






1958年 与霍克海默共同担任社会研究所所长, 出版《文学附注》。 1959年 出版《音乐形象:音乐著述I》。 1960年 出版《马勒:一份音乐心理分析》。 1961年 出版《文学附注II》。 1962年 出版《音乐社会学导论:十二篇理论 讲座》、《社会学研究II:马克思· 霍克海默与泰 奥多· 阿多诺言论与讲演。 维· 1963年 任德国社会学学会主席。获法兰克福 城市歌德奖章。出版《黑格尔研究三则》、《介 入:新批评模式》、《忠实的钢琴演奏者:音乐 实践教程》、《准幻想曲:音乐著述II》。 1964年 出版《音乐的因素:新刊印的19281962年论文》、《本己的行话:论德国意识形 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