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地球化学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在校友会版2017-2018地球化学专业大学排名中,地球化学专业排名第一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作为北京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地球化学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二。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京大学地球化学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地球化学专业培养具备地球化学和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球化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资源、能源、材料、环境、基础工程等方面从事生产、测试、技术管理等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地球化学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4个研究方向:070902 地球化学研究方向:01. 同位素地球化学02. 矿床地球化学03. 化学地球动力学04. 实验地球化学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1、初审我院根据申请人提交的纸质申请材料,进行初审。
根据初审结果,择优确定进入考核的候选人。
2、复试各专业/二级学科招生专家组对进入复试的申请者的科学素养和专业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核。
内容包括专业知识考查(笔试)与综合能力考查(面试)两个环节,对申请者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操作技能、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外语水平,以及申请人分析、解决问题以及进行创新的综合能力等进行考察。
笔试分数与面试分数所占权重,由各专业/学科确定,并在网上公布。
复试时间一般在三月下旬。
(1)以专业/二级学科为单位进行专业能力笔试各专业/二级学科自行命题,并组织考试和阅卷。
考生按报考专业答题。
笔试试卷为百分制,总分达60 分为合格。
(2)以专业/二级学科为单位进行综合能力面试重点考察申请人的科研素养、专业基础、创新能力、发展潜力及协作精神等。
每位申请人的面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30 分钟。
申请人须向各专业/学科招生专家组作报告(建议10-15 分钟),内容包括个人科研经历和成果介绍、对拟从事研究的领域的了解和看法、本人拟进行的研究工作设想及理由等。
面试评分为百分制,总分达60 分为合格。
(3)笔试、面试任何一门不合格不予录取。
对于合格考生,从中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四、申请材料1、北京大学2019 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请在报考院系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陆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网址:https:///applications/)进行网上报名,上传相关材料,并打印“北京大学2019 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
2、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报名时须提交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院或研究生部的证明信,录取后须补交学历和学位证书,审核通过后方可报到注册;只有学位证书而无毕业证书者,报名时须提交硕士或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持国(境)外学位证书者,报名时须提交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3、身份证复印件。
4、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论文目录等)。
5、毕业院校的正式成绩单原件。
6、个人陈述(含对报考学科专业的认识、拟定研究计划,3000 字左右,下载网址:https:///zsxx/bszs/bssqkh/index.htm)。
7、两封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副教授(含)以上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专家(包括硕士阶段指导教师)的推荐信(下载网址:https:///zsxx/bszs/bssqkh/index.htm)。
8、三年内(2015 年12 月-2019 年1 月)的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复试时携带原件进行确认(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三年内的英语成绩证明材料(至少达到以下条件其中一项):①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合格标准:60 分以上(2019 年1 月,我校将继续举行“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水平考试(PKU-GATE)”,具体安排见学校相关通知);②TOEFL 成绩 90 分以上;③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425 分以上;④国家英语专业四级、八级成绩合格;⑤雅思(A 类)成绩6.5 分以上;⑥在母语为英语的国家或地区获得过学位(仅此项有效期延长至2013 年12 月-2019 年1 月)。
其它语种申请人只包括学校规定的法语、德语、俄语和日语。
请事先咨询拟报考专业有关小语种事宜。
要求需达到以下条件中的一项:①提供三年内(2015 年12 月-2019 年1 月)国家级语言考试合格证明(中国举办或该语言国举办),由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评估和认可;②参加北京大学2019 年1 月组织的博士研究生小语种考试(合格标准另定,该成绩仅当次有效)。
9、申请全日制不转档攻读博士学位者(不包括联合培养博士生),必须同时提交1 篇已发表的本人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英文SCI 文章;五、考博分数笔试试卷为百分制,总分达60 分为合格。
面试评分为百分制,总分达60 分为合格。
六、导师介绍姓名:刘树文职称:教授专业及研究领域:地球化学专业(前寒武纪地质学、岩石地球化学、构造地球化学方向)教育经历1978.10--1982.07 学士长春地质学院1985.09--1988.07 硕士长春地质学院1988.09--1991.07 博士长春地质学院工作经历1982.08--1985.08 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教师1991.08--1993.07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1993.08--2000.07 北京大学地质系,副教授2000.08--至今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1998.10--2001.10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副系主任承担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530207):华北克拉通东部太古宙壳幔作用与地壳生长研究(主持人,2016-20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472165):冀东南部-辽宁南部地区太古宙地壳生长方式研究(主持人,2015-2018)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2209):辽北-吉南太古宙壳幔作用与地壳演化(主持人,2013-2016)4.国家矿产调查专项(1212011085534):秦岭成矿带柞水-山阳地区成矿潜力与找矿方向研究(主持人,2013-2015)5.国家地调局项目(1212011121070):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早期岩浆活动的构造背景及成矿效应(主持人,2012-2014)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072143):冀东遵化-青龙早前寒武纪壳幔作用与地壳生长(主持人,2011-2013)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872120):承德-阜新变质地块地质事件序列与早前寒武纪动力学(主持人,2009-2011)8.国家支撑项目(2011BAB04B05)赋矿斑岩体组成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环境研究(主持人,2011-2015)9.国家支撑项目(2006BAB01A11)西秦岭多金属成矿及相关地质作用的年代学(主持人,2006-201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472096),“冀北太古代-古元古代单塔子-红旗营子变质杂岩形成与演化”(主持人,2005-2007)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40420120135):“华北克拉通中部带古元古代造山带形成演化的动力学”(主持人,2004-2006)获奖情况2016年毕业博士生王伟毕业论文被springer公司选中作为优秀博士论文免费英文出版2014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02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1993年获得地质矿产部科技奖三等奖(第三完成人)2015、2014和2005年分别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入选Elsevier2014和2015年度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CitedChineseResearchers)榜单姓名:朱永峰职称:教授专业及研究领域:矿床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教育经历1982.09--1986.07 学士长春地质学院1986.09--1988.12 硕士长春地质学院1988.12--1993.05 博士莫斯科大学,俄罗斯工作经历1993.05--1995.07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博士后1995.08--2004.04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副教授1999.10--2002.02 日本早稻田大学(Visitingprofessor)2004.10--2005.02 德国Stuttgart大学(德国DAAD项目)2004.04--至今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博导)承担项目目前主持的科研项目:新疆萨尔托海石英菱镁岩及相关金矿成因研究(No.41372062,NSFC);新疆萨尔托海豆荚状铬铁矿矿床成因及其变质改造工程研究(No.41672047,NSFC)。
环巴尔喀什-西准噶尔大型矿集区预测合作研究(2010DFB23390,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该项目成果入选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2016年5月31日-6月7日,北京展览馆)。
出版教材和学术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SCI引用1900多次,连续3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CitedChineseResearchers)榜单。
获奖情况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侯德封”青年科学家奖(199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1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5年)学术及社会任职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2008年-现在)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及成矿专业委员会委员;《矿床地质》副主编;《GeoscienceFrontiers》、《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新疆地质》编委。
七、考博经验一、考博首先要确定院校和意向博士生导师1. 为了保险起见,目标院校一般最多选择三个,太多了你也没精力应对。
选择的原则是考试时间不冲突、距离相近、参考书目相似的院校。
2. 你是愿意去研究所还是去高校呢?一般来说,研究所的科研氛围较浓厚,但生活有些枯燥;而高校相对活跃,掺杂着科研和教学,氛围稍淡。
其实,不管你选择高校还是研究所,关键看你愿不愿意静下心来做事情,这才是最重要的。
3. 选择什么样的导师?导师对于你读博期间能否能做出成绩至关重要,好导师让你向往科研,差导师让你厌恶科研,这就是差距。
自己寻找导师很盲目,犹如大海捞针。
一个捷径:征求你的硕导或身边的导师的意见,让他们帮忙推荐一下。
如果你早就有考博意愿,还可以通过参加讲座、学术会议的时候遇到一些导师,比如在会议茶歇的时候可以有礼貌地向他们请教科学问题或者询问考博事宜,借此给导师留下印象。